书城经济中国历代经济简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0900000022

第22章 魏晋马均发明的翻车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工具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尤其是农业灌溉工具的改革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其中翻车的发明在农业工具的发展史上尤为重要。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翻车能大量引水,开中国水车历史之先河,这在1800年前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的伟大发明。毕岚所创造的翻车,虽未直接运用于农业生产,但“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故对于国计民生也是有一定贡献的。

汉灵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在位时宦官继续专权,贪污腐化成风,公开实官鬻爵,天下田亩增税十钱,大建宫室等等。阶级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因而毕岚的发明创造就只能用于宫廷游乐,根本不可能用于发展生产力。到了曹操统一北方后,魏国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要求当时的科学技术也能够适应生产的需要而有所发展,这时马钧便发明了很多生产工具。

三国马钧对翻车加以完善,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此外,行道板的上下,都系有龙骨板。大轴置于岸上,而大轴的两边各自连接着有着四根柄状小木棍的拐木,只要人依靠架子,踏动小木棍,就会踏动拐木,而踏动拐木的同时则会带动龙骨板,这时龙骨板就会绕着行道板而转动,藉此刮水上岸。中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马钧在前人创造用来吸水洒路的翻车的基础上,设法加以改进,制造了既轻巧又便于操作的翻车。这种翻车,连小孩都能转动,且能连续提水,可见有很大改进,所以很快流传民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后来逐渐推广使用,提高了抗旱能力,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作用。

延伸阅读

马钧改进织绫机

三国时,仍然是五十根经线的织机五十,六十根经线的织机六十,非常笨拙。马钧看到工人在这种织机上操作,累得满身流汗,生产效率很低,就下决心改良这种织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于是,他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机。新织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原来的织机五十根经线的五十,六十根经线的六十,马钧统统将其改成十二。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广大丝织工人的欢迎。新织机的诞生,是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中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中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