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隔代教育须注意的100个细节
10308000000027

第27章 说话一定要算数,规范言行

在隔代教育中,我们在孩子心中拥有权威,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祖父母却不懂得树立权威的方式,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权威的误区。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权威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言行不一,说话不算数,肯定不利于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更严重的是,我们这种言传身教,势必会让孩子学会不守信,严重的话,可能会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负面影响。

案例再现

文轩上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很好,期中考试的时候,他考了全班第5名。爷爷为了鼓励他,便给他买了一本漫画书,并对他说:“如果你期末考试能考进前3名,你想要什么,爷爷就给你买什么。”

文轩高兴地说:“当真?”

“爷爷怎么会骗你呢!”

“那我想要一个滑板,到时候就可以和同学一起玩了。”

爷爷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了。

后来,文轩果真考进了全班前3名,并高兴地向爷爷要滑板。爷爷思量了一下,担心他因为有了滑板而肆无忌惮地玩,便对他说:“文轩,爷爷想了想,决定不给你买滑板了。”

顿时,文轩指着爷爷说:“爷爷说话不算数,是个大骗子。”

爷爷解释道:“爷爷不是不想给你买,而是怕你因为有了滑板而不好好学习了。这都是为了你好,知道吗?”

“不知道,我就知道你骗我了。”说完,文轩就生气地跑去找奶奶了。

感悟反思

为了让孩子听话或努力学习,我们有些老人总会像文轩爷爷一样,口头承诺给他某种奖励。孩子为了能得到奖励,总会按照我们所说的去做,并期盼着我们能够早点兑现承诺。如果我们因种种原因食言了,不仅会令他感到失望,还会让他认为我们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久而久之,我们不仅会失去孩子的信任,还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经常言行不一,说话不算数,孩子很可能会产生一种“说话不算数是很正常的事情”的想法,从而模仿我们的做法,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人,这当然包括我们自己,那我们岂不是“自食其果”吗?

另外,当我们再对孩子说什么,或者是答应他某种要求的时候,他还会相信吗?可能不会。因为他可能会怀疑:“爷爷(奶奶)说的是真的吗?这次会不会又在骗我?会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呢?”果真这样的话,我们就真的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资格。

方法引导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随口说说的话,都会让孩子牢牢记住。因为,无论我们对孩子说了什么,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承诺。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诚信的好榜样。

第一,不用哄骗的方式让孩子听话。

相信很多祖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面对孩子的纠缠不休,我们总会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招数去哄骗他,从而让他乖乖就范。但是,当孩子按我们的要求做了并进而要求我们履行承诺的时候,我们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推脱。久而久之,他也会学着我们的样子,用哄骗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一定不能用哄骗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要坚持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如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冷处理等方式,让他变得真正听话。如果我们曾哄骗过孩子,那么我们宁可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去纠正过去的错误,也要说到做到。

第二,兑现对孩子的承诺。

凡是答应孩子的事情,哪怕只是随口说说的话,也要尽力去兑现。如果我们确实有不得已的原因而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也要主动向他说明原因,请求他的谅解,并寻找机会弥补这次缺憾。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

第三,不要轻易对孩子承诺。

《弟子规》曰:“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意思是说,对于不合宜、不妥当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答应他人。如果我们轻易地作出了许诺,到时候就会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就像文轩的爷爷,兑现对文轩的承诺,可能会让他因贪玩而耽误学习;不兑现对文轩的承诺,就会落下一个“说话不算数”、“骗子”的罪名。如果爷爷能在文轩提出买滑板的要求时,就指出这个要求无法答应,并明确告诉他不能答应的原因,从而引导他换一种合理的要求,也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

因此,我们要慎重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要急于答应或拒绝他,而是要认真考虑他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利于他的成长,还要认真衡量自己有没有能力兑现对他的承诺。凡是不合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要求,凡是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决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