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10306200000083

第83章 瞎子阿炳与《二泉映月》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阿炳雕像

阿炳(公元1893~1950年)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阿炳是他的小名。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抑郁而死。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其父去世后,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岁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3年之久,经过3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1950年12月4日阿炳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

高档老杉木伏羲式古琴

《二泉映月》是一首用变奏、衍展手法写作的作品。开始有一个像是感怀、叹息般的引子,几小节后出现的主题具有叙述、倾诉和感慨万千的情绪。这个主题在全曲出现多次,随着后央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深刻地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后来在乐曲高潮处,二胡的强有力演奏更是表现了阿炳内心积愤的尽情迸发。这首作品后来曾被改编为四重奏,弦乐合奏。

《大浪淘沙》是阿炳演奏的一首琵琶曲,在合奏曲牌中虽然有《大浪淘沙》,但调式不同,旋律丝毫没有相似之处。阿炳本人讲,此曲原是道家音乐《梵音》的合奏曲牌,是他后来在琵琶上弹奏,并加进了琵琶的技法。他在琵琶的指法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他能把弹挑、双弹、滚指、轮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运用自然。同音重复时,同音异弦的对比弹奏造成强弱的不同变化,很具感染力。《大浪淘沙》这首琵琶曲所用的指法并不多,也并不复杂,但此曲对演奏功夫却要求非常过硬。如“弹挑”的音色、音量及“弹挑”、“轮指”的音头感、动作的快慢、手指入弦的深浅,甚至在弦上停留时间的长短都是很讲究的。

阿炳“三不穷”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就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士无不叫好。故人称他有“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