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10304900000066

第66章 放弃是一种必要的智能

人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顾及,放弃是一种必要的智能。

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崔琦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勇于放弃。杨振宁于1943年赴美留学,受“物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科学理论”观念的影响,他立志搞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于是,由费米教授安排,他跟有“美国氢弹之父”之誉的泰勒博士做理论研究,并成为艾里逊教授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成为艾里逊实验室流行的一则笑话的主人公:“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承认自己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在泰勒博士的关怀下,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杨振宁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毅然把主攻方向调整到理论物理研究上,从而踏上了物理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假如他一条道走到黑,恐怕“杨振宁”至今也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名字。

而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别人眼中就是个“怪人”:远离政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沉浸在书本中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他研究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划完成。如果要发电子邮件,就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放弃了世人眼里炫目的东西,为他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也就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能。只要能得到你想要得到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精彩”,你并不会损失什么,而在放弃的背后也正意味着得到更多。

从前有个孩子,伸手到一只装满糖果的瓶里,他用尽所能地抓了一把糖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这时一个旁人告诉他:“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只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为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智能一词并不是一时可以解释清楚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满腹经纶,幽默诙谐”等词条都是智能的表现,但你决想不到“放弃”也是一种智能。

多数人对放弃的理解是丢弃,并且是懦弱的表现,那它怎么会是智能呢?尽管你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如把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塞进嘴里,塞得太满,不仅肠胃消化不了,连嘴巴也冒着被挣破的危险,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这样我们才能选出适合自己的食品,然后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到完全吸收,才会有更充沛的精力。

然而,世界上真有放弃吗?如果在放弃之后,烦乱的思绪梳理得更加分明,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摇摆的心铸就得更加坚定,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世上没有绝对的放弃,只有永远的放弃。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也就要做出一些放弃,要学会选择,首先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调整自我,准备良好的心态向目标靠近。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重。于是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变得“贪心”,追求得愈多,其失望得也愈深。所以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要像那个为了拿到更多糖果而哭泣的孩子一样,因为毕竟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了!

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别忘了,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智能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