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10304900000050

第50章 随时缓解紧张气氛,避免无端的消耗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处理错综复杂的国之大事,还是解决烦琐细微的家之小事,如果能够合理恰当地运用妥协手段,不仅能收获成功、分享快乐,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处世态度。

妥协是一种生活艺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相互之间盘根错节、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能够缓解紧张气氛,避免无端消耗,而错误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则可能导致矛盾升级,关系恶化。成功地运用妥协的手段不失为解决矛盾的一条佳径。

家庭生活中繁杂琐事很多,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磕磕碰碰、争争吵吵在所难免,以相互体谅的方式看待之、处理之,则心情和畅、家庭和睦、生活和美;而矛盾双方针锋相对、互不妥协,则心情不畅、家庭不睦、生活不美。生活需要妥协,妥协更强调从对方角度出发看待问题,积极换位思考,正确认识问题,主动作出合理的让步,为矛盾的化解创造有利条件。妥协其实是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剂润滑剂。

社会就像一张网,错综复杂,在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误会或摩擦,我们是选择锱铢必较、睚眦必报,还是选择礼让三分、一笑泯恩仇呢?善待恩怨,学会尊重你不喜欢的人,我们会发现不仅少了一份怨恨,多了一份快乐,甚至还会赢得更多的尊重,收获更多的友谊。

我们都知道“负荆请罪”的故事。

赵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心怀不满,认为自己作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略地之大功,而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动动口舌却位高于他,叫人不能容忍。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为了不使廉颇在临朝时列于自己之下,每次早朝,他总是称病不至。有时,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就索性引车躲避了。这引起了蔺相如门客的不满,蔺相如解释说:“强秦与廉颇相比,虎狼般的秦王相如都敢当庭呵斥,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这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如果我们相斗,就如两虎相伤,没有两全之理了。我之所以避他,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治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耐人深思。他们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互不相让,互不服输,为了权力,钩心斗角,势必两败俱伤,赵国也会加速灭亡。

蔺相如始终能从大局着想,他的再三躲避、退让最终感动了廉颇,使其认识到了错误,负荆请罪,化敌为友,以至传为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