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10304900000039

第39章 合作远远比竞争更重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竞争与合作是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两股力量,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于合作,去发挥合作和整体的力量,就能想出办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于合作,因为谁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日本人流行一句话:一个中国人可以干得过一个日本人,但三个中国人却干不过三个日本人。这话是说虽然中国人有个人竞争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于集体协作。就拿国家男排、男篮、男足来说,论高度,我们比日韩队员高得多;论集训时间,我们也在他们之上。为什么在一些关键的比赛上,我们却往往输给日韩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发挥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们好。可见,无论做什么事,对于善于合作的人来说,都可以在共同的努力下取得成功。

而竞争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恶化,使人变得更自私、更狭隘。也使许多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失常。因此,合作比竞争更重要,更能使文明进步。

首先,合作能促进人更好地生存。社会日趋复杂,大家只有携起手来,互相合作,才能渡过难关。

其次,合作比竞争培养出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应培养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等良好的心理品德。

再次,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展。我国的“神州”飞船的研制成功不正是许多科研人员共同合作的成果吗?

最后,合作比竞争更能促进社会稳定。抗击“洪灾”、“非典”、“禽流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抓住合作是竞争的基础,竞争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任何竞争都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合作,就没有竞争力。万事基础最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地基是不行的。所以合作高于竞争。

第一,合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性的合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性”凸显,而相互遏制、消耗,以争胜为目标的竞争则是人“兽性”的表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是生物学的概念,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人。人的社会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要在这个星球上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循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也只有这样基于人类发展意义上的合作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是合作让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相反地,是对土地、人口和生存空间的竞争让流血和屠杀的惨剧一次次上演;是社会的资源共享和分工合作让社会创造出无穷的财富,而又是对世界霸权的向往和相互之间的遏制和无聊竞争让追求和平的人类承担起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社会倒退!竞争,必须是良性的合理的基于社会福利的竞争,在这个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仅仅是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社会进步的速度而已。所以,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合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第二,合作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从合作定义的角度讲,社会形态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资源共享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日益改善。合作的存在是社会分工细化的要求和结果,也是推动社会分工进一步合理化的重要依据,而竞争,尤其是不以合作为前提的恶性的极端化的竞争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胜者为王、弱肉强食,是吞并、垄断,是一言堂、家天下。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倡的经济、政治、精神文明的要求,与国际经贸的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多级化发展趋势无疑都是相悖的。

第三,竞争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相互遏制和消耗,造成有限资源的挤占、浪费。而合作则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竞争是把双刃剑,没有合作这只有力的手,最后受伤的将很可能是自己。

竞争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抹杀着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一些东西,当我们为了竞争不惜工本、不择手段还要冠之以推动社会进步之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有那么一天,我们在竞争中大获全胜而不再竞争,同时也无从合作的时候,我们将会何等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