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10304900000100

第100章 对欺软怕硬的人显示自己寸步不让的决心

一个农庄的庄主,拥有不少的黑奴。有一天下午,这个庄主与自己的儿子在磨坊里磨麦,正当他们磨得辛苦的时候,磨房的门静静地被打开了,一名黑奴的孩子走了进来。

庄主回头看了看,语气恶劣地问他:“什么事?”

那男孩子稚声稚气地回答:“我妈让我向您要5毛钱。”

“不行!你这个黑奴崽子,穷鬼,滚回去!”

“是。”男孩答应着,可是一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庄主只专心埋头工作,根本没察觉他还站在那儿。后来再抬起头,看到男孩还静静地站在门口。庄主火了,大声赶他:

“我叫你回去,你听不懂啊!再不走,我让你好看!”

男孩依旧应了声:“是。”却仍然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

这可真把庄主惹恼了,他火冒三丈,重重放下手头的一袋麦子,顺手抓了身边一把秤杆,怒气冲冲地朝男孩走去。然而,那个男孩毫无惧色,不等庄主走去,反先迎着他踏前一步,眼睛眨也不眨地仰视着凶恶的主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妈说无论如何都要拿到5毛钱!”

庄主一下愣住了,细细地端详男孩的脸,缓缓放下了秤杆,从口袋里掏出5毛钱给了男孩。

原本怒气冲冲的庄主为什么会向一个黑人小男孩妥协?因为小男孩不被他的气势所吓倒,反而以硬对硬,挫败了他那不可一世的霸气。

黑人男孩获胜的法宝是什么?其实就是他寸步不让的硬气。

常言道:柿子只找软的捏。欺软怕硬是人们的一种常见的心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首相张伯伦对贪婪残暴的希特勒妥协,对之实行了荒唐愚蠢的绥靖政策,试图以牺牲一个捷克斯洛伐克来满足希特勒的侵略欲望,却不料希特勒更加趾高气扬,将此举看成是对方软弱与恐惧的表现。随后,希特勒采取了更为大胆的行动,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结果让5000万无辜的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对于整个人类,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对于每一个公民,这也是值得铭记在心的教训。

有一座庙宇,整个建筑虽不高大,但里面装饰得却非常华丽。庙里供奉着各路神仙鬼魅,有木雕的,有泥塑的,个个刷金抹银,神气活现。庙前有一条水沟,水有些深。

一天,有个路人经过这里。面对庙前的水沟犯愁了,因为他跨又跨不过去,涉水又深了些。没办法,回头见庙里竖着许多不知名的菩萨,这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搬了一座大些的木雕神像便横搭在水沟上,当作桥,走了过去。

一会儿,又走过来一个人,看到神像搁在水沟上给人当桥踩,不停地叹息着说:“这是谁干的呀?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神像,竟敢这样冒犯神仙啊!”说着,他赶紧把神像扶起来,用自己的衣服将木雕上的尘土拂拭干净,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神像抱回庙中,安放到原来的位置上,并且对着神像一拜再拜后,方才离开。

晚上,庙里的鬼神们愤愤不平地议论开了。一个小鬼说:“大王,您住在这里作为神灵,享受着本地百姓的祭祀、膜拜,可是现在却遭到愚顽百姓的侮辱,您为什么不施加灾难惩罚他们呢?”

那个被踩的神像大王说:“是的,是应降灾惩罚他们。你说降灾给哪一个呢?”

小鬼说:“当然是那个拿大王当桥踩过去的人,因为那人真是太可恶了!”

神像大王说:“不,应当把灾祸降给后来的那个人。”

小鬼奇怪地问:“前面那个人用脚践踏大王,再没有什么比这种冒犯更严重的了,您却不降灾给他;后来那个人,对大王十分敬重、虔诚,您却要降灾给他,这是为什么呢?”

神像大王说:“这你就不懂了。前面那个人早已经不信奉鬼神了,我已无能为力降灾难于他了。因此我的魔法只对那些信奉我的人有效。”

看来,鬼神也怕恶人啊!

为人处事,和睦友好相处是原则,不过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相处的对方也是一个渴望和平友好、有理智、讲道理的正常人。

如果对方原本就狂暴、粗俗、不讲道理、欺软怕硬,你大可不必为了与之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一味地退让,更不能对他低声下气。那样,只会使他傲气冲天,得寸进尺,更加不把你放在眼里。

欺软怕硬是人们的一种常见心理。为人做事,力求与人友好相处。不过,如果对方原本就狂暴,不讲道理,欺软怕硬,你大可不必一味退让,更不能对他低声下气。反之,你应该寸步不让,以硬气予以回击,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维护自己的利益,对方最终会屈服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