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有考生
10299300000018

第18章 向高考尖子学经验

有人说,经验是成功的导师。没错,它是别人的实践和经历换来的,非常有价值。无论试题难易,总会出现“第一”,高考也是如此。每年总有一批高考状元诞生。那么你平时关注过高考尖子在考前是怎样复习的吗?下面就是他们向媒体和学弟、学妹们谈及的自身体会。既然是经验之谈,大家务必认真听取,虽然他们的复习方法可能不完全适合你,但起码有可取之处。

·往届的一名理科高考状元这样认为,高考复习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精雕细刻”阶段

在此期间,老师会把整个高中课程的重点和一些易错的细节部分从头至尾讲一遍。老师说的都是他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可谓句句是金,一定要认真听。同时要把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逐一巩固,力求理解每一细节,避免掺入“夹生饭”。

第2阶段:“把握全局”阶段

也就是把阶段复习掌握到的零散知识,通过分类、思考、综合,将其串联起来,以求全面系统地有所把握。这样所学知识也就能记在头脑中了。

第3个阶段:“查漏补缺”阶段

做题是高考复习时不可缺少的环节。由此可以巩固知识、积累经验,也可以发现问题。假如模拟题做错了,或没能做出来,说明自己在这方面欠缺较多,就要多花费一些精力和时间,进行查漏补缺。

·另一位往届文科状元也赞同将高考复习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适宜安排在高三上学期,要着重于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此阶段要力求掌握好各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牢固了,以后复习就能得心应手,才不会有下轮复习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为此,必须多做习题。在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的考查几乎占4/5.所以,打好基础,复习好基础知识最为重要。

高三下学期的头几个月,适宜定为第2阶段复习。

这期间题量可适当减少,找些参考书看。通过看书、做题,把薄弱环节巩固加强一下。

第3阶段在考前的最后一个月。

此阶段一定要精选习题,整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即可。不可以把自己搞得太紧张,要设法放松下来。

·有位进入清华大学的高考尖子主张:

复习应该先制定一个计划,计划越详细越好,宜每月、每周、每天都有,复习什么和预计要达到的目标都要写好。不能什么时候想学习,就随便抓起一本书,东翻翻,西翻翻。只要坚持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还有一位考入北大的尖子生指出:

无论看教科书还是看参考书,都要眼到、手到、心到。只有这三“到”,才能把书读懂。看书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心思考;不仅用心思考,还要多加练习。只求看书速度,没有做到三“到”,复习效率不会太高,学习要重“质”而不贪多。多做练习对知识有巩固的作用,因此不能不动手。做题时还要思考:能否一题多解?能否多一个或少一个已知条件去解?哪一种解题方法最简便?如果能想到这些,并尝试去做,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会更加透彻。

高考专家指出,弄懂原先没有弄懂的地方,才是复习的重点。特别是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如果有的同学重起炉灶,什么都从头来学一学,都是大错特错。对于巩固性复习,要看一下《考试说明》中每一科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概念,对照梳理一下,不理解的地方要重点复习。不懂的地方最好和同学讨论一番,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路,有相互启发的作用。

关于“题海战术”观念是否正确时,高考尖子达成了共识,习题要做,但不可滥做。他们说:“要想成绩好,做题不可少。”不同类型习题的量没有保证,知识面就会受到限制,就不会有对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做题对巩固所学知识和应用所学知识是有益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所做习题的题型重复,题目类似,那时间就会白白浪费掉。每位高考成功者都不赞同做偏题、怪题,认为这容易导致钻牛角尖的毛病。他们的观点是:不能一题不做,也不能整天都做题,要学会为了补充自己的不足而做题,千万不可因做题而做题。

地黄乌鸡

“用料”

雌乌骨鸡1只(重约1000克),生地黄、饴糖各150克。

“制作”

将乌鸡宰杀,去毛、内脏,洗净,备用;生地黄洗净,切成条状,加饴糖拌匀,装入鸡腹内;将鸡仰置瓷盆中,隔水用文火蒸熟即成。分两日食用,吃肉喝汤。

“专家提示”

此菜属于民间药膳方,有填精补脑、益智健身功效。适宜于用脑过度、耳鸣、记忆力减退、腰膝酸痛、神疲气短等考生食用。但感冒发热或湿热内蕴而见食少、腹胀、便溏的考生,均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