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机会看到那些天分颇高的青年,一生只做些平凡的事情,他们的天分虽高,却没有受过充分的训练、培植。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或退步,他们熙来攘往,所看到的只是月底的薪水以及领到薪水以后的几天中的快乐时光,结果他们的一生总是微不足道的。
人们只能利用其一小部分的天赋以从事事业,而不能尽其教育与训练全部的天赋才能,所以他们在事业上一定要受很大的挫折。本来足以领导人的人,因为没有受过相当的教育与训练就不得不降为受人领导了。
一个人愈能储蓄就愈易致富,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财富的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和后农业社会,财富的源泉是土地。而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财富的源泉转为劳动力。到了20世纪末,随着铁路、电话和电报等的出现,财富越来越以资本的形式出现。而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财富和资本就是知识。
你愈能求知,则你愈有知识。你能多储存一分知识,就足以多丰富你的一分生命,多了一分别人无法拥有的财富。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可以使你在日后大有收益。知识可以使你更为充实、丰富,可以使你更能应付人生。
在生活竞争日趋剧烈,生活情形日益复杂的今天,我们必须具有充足的学识,接受充分的教育训练以作为我们的胄甲。
我们大多数人的问题,就是希望在顷刻之间学得所有,并成其大事。然而任何事情都是要渐渐形成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知识宝库,渐渐地推广我们知识的地平线。
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等于一所没有窗户的房子。小孩子常常接触书本,则自会培养出读书的兴趣,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摄取其中的许多知识。时至今日,几乎每个家庭都不可能没有书籍。家庭的藏书在古代是一种奢侈,在现代却已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学生在学校时最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就是熟悉各门学科的相关书籍的能力。在图书馆中,要从汗牛充栋的藏书中,挑出几部最有价值的书本以供阅览,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他的一生,是最有用的。许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很聪明,就考了他很多问题,比如:光的速度是多少?美国铁路有多长?爱因斯坦却回答说:“这些我都不知道。”看到人们惊愕的样子,他微笑着说:“这些只要翻书一查,不就全知道了吗?”正是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仿佛是一个人在选择适当的工具以从事知识开拓,以利于今后的人生。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最主要的生活训练的地方。在家庭中,我们养成习惯,形成志趣,而这些习惯、志趣,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穿褴褛的衣服、破旧的鞋,这都不要紧,但千万不要在购买书籍上过分节约。即使你不能使你的子女受高等教育,你就应供给你的子女以必要的书本,这将可以把你的子女从现有的地位提举到较高一级的地位上去。
要记住,知识和技能才是惟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对于这一点,犹太人体会可谓是最深刻的,因为这是由血与火锻造成的经验。
公元70年,犹太人悲惨地失去了国家,从此流落他乡,过着漂泊动荡的生活,他们深感自己是“没有祖国的人”,一切财产随时都有被夺走的危险,只有知识和技能是可以携带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犹太人在父亲和老师一起被海盗抓走时,如果所有的金钱只能赎回其中一个,那么他就会先把老师救出来。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箴言就是: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段妙语:“如果把我身上的衣服全都剥光,一个子儿都不剩,然后把我扔到大沙漠去。这时只要有一支商队经过,那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他为什么如此自信,因为他拥有知识与能力这种无尽的财富,同时他也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知识这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累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永远也不会消失。所以尽可能多的拥有它吧,你的命运也就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