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辉煌:将杰出进行到底
10299200000057

第57章 盯着一只羊追

对于那些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的人,非洲猎豹的做法不失为一个榜样。

在非洲的马拉河,河谷两岸青草嫩肥,草丛中一群群羚羊在那儿美美地觅食。一只非洲豹隐藏在远远的草丛中,竖起耳朵四面旋转。它觉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后悄悄地、慢慢地接近羊群。

越来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觉,开始四散逃跑。非洲豹像百米运动员那样,瞬时爆发,箭一般地冲向羚羊群。它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直向它追去。羚羊是跑得飞快的,非洲豹更快。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头又一头站在旁边观望的羚羊,但它没有掉头改追这些更近的猎物。它一个劲地直朝着那头未成年的羚羊疯狂地追。

那只羚羊已经跑累了,非洲豹也累了,在累与累的较量中,比最后的速度和坚持力。终于,非洲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绊倒了,豹牙直朝羚羊的脖颈咬了下去,一动也不动,喘着粗气。

可以说,一切肉食动物都知道在出击之前要隐藏自己,而在选择追击目标时,总是选那些未成年的,或老弱的,或落了单的猎物。在追击过程中,它为什么不改追其他显得更近的羊呢?因为它已很累了,而别的羊还不累呢。其他羊一旦起跑,会有百米冲刺的爆发力,一瞬间就会把已经跑了百米的豹子甩在后边,拉开距离。如果丢下那只跑累了的羊,改追一头不累的羊,以自己之累去追不累,最后一定是一只也追不着。

动物世界的这种普遍现象,也许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本能。但它启发人类仿效,在一切追逐目标的过程中,都要借鉴这种智慧。

那些著名的画家,是不是也从非洲豹追羊这儿学了几招?齐白石盯着画虾,徐悲鸿盯着画马,郑板桥盯着画竹,他们都成了大名家。唐朝的韩愈在他写的一篇文章《师说》中说过一句话:“术业有专攻”,看来他是悟了此道的。

比韩愈还早,有个荀子,他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智慧,正是非洲豹追羊的推广。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紧盯目标,锲而不舍,集中一切力量向目标靠拢,那么成功就会对你展现迷人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