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答应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其中的美国人爱抽烟,他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喜欢浪漫,于是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要了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到了出狱的时间。第一个冲出牢房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带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的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地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所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开创自己的未来。
别做“完美主义者”
不要等到所有的情况都完美以后,才动手去做,那样的话你有可能一事无成。
在我们的周围,你会发现一些人,他们的智力很高,才智过人,很聪明,工作能力也很不错,而且又非常勤奋,一工作起来常常什么都有可能忘了。但是,他们却就是出不了什么成果,眼看着比他们在各方面都差一些的人成果都十分显著了,而他们却依然默默无闻。
寻找这类人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才华虽然说不上盖世,但比起我们常人却超出了一截,他们的脑筋也很灵光,工作也够勤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有可能是个“完美主义者”。
你可能要说:“完美主义”不好么?回答是:不好。如前所说,这些人之所以不能取得成绩,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不是他们缺少能力,而是他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能克服自己追求完美的痴情与冲动。他们想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这当然是可取的,但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想使客观条件和自己的能力也达到绝对的完美程度,然后才去做。因而,这些人的人生始终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之中。他们没有做成一件事情不是他们不想去做,而是他们一直等待所有的条件成熟,因而没有做,他们就在等待完美中度过了自己不够完美的人生。
比如,他想写一篇某一方面的论文,他首先会在尝试几种、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案之后才去动手写。这么做当然是好的,因为他可能在比较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案。但是,在他开始写的时候,他又会发现他选择的那种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够完美,多多少少还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缺点,都不是尽善尽美,而他却非得要找出一种“绝对完美”的方案来。于是,他就将这种方案又重新搁置起来,继续去寻找他认为的“绝对完美”的新方案,或者,将这一论文的选题又放下,又去想别的事情。
实际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他要寻找的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这种人总是不愿出现任何一种失误,担心因此而损害自己的名誉。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寻找的烦恼中度过,结果什么事情也没能做成。
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你可能从你的人生档案中找出你拖延着没有做的事情,没有完成的项目或者课题,这样的事情你可能也会找出一大堆:搬了新家窗帘还没有装,所以没有请朋友来家里玩;这篇文章的构思还不是非常成熟,所以还没有写;这只现价30元的股票原想等掉到5块钱再买,但它一直掉不到5块钱,所以就一直未买;等等。归纳一下你会发现,你一直在等待所谓的条件完全具备,你好将它做得尽善尽美。
可是,你可能会发现社会上同样的事情有些人的方案或者条件还不如你的成熟,但他们的成果已经问世,或者已经赚了一大笔钱。你又会因此而烦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你也患上了“完美主义”的毛病。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表面看起来相当精明能干的人,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颇多,进退维谷。
所以,在人生中,无论是对待工作、事业,还是对待自己、他人,我们不妨做一个适度的妥协主义者,而不要做一个完美主义者。因为完美主义者有可能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而妥协主义者却会多多少少有些进展。
请记住:不要等到所有情况都完美以后,才动手去做。如果坚持要等到万事俱备,你就只能永远等待下去了。同时,对待自己也要宽大些,不必追求自己永远绝对完美。这样,你不但少了许多烦恼,同时,你会发现,你的工作、事业在一个较短时间就会有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