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
亨利·谢拉德在底特律中学教希腊语。他有财产,本来不必教书,只因为喜欢这一行,才坚持做这份工作。从里到外,他都是一个古怪的人。他身高6英尺4英寸,不修边幅,红褐色的头发粗密、蓬乱,脸骨和牙齿不协调的布局构成了他的面容,上面闪着一对目光锐利的眼睛。皱乱的衣服上沾了厚厚的一层粉笔末。他骨瘦如柴,活脱脱一个会走路的稻草人。
谢拉德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总是跟教育部门和其他教师过不去,因为他不肯妥协。在教育上,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些理想的方式,总是像一个铁匠锤打铁砧一样严格教育每一个学生,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都要按照自己的路去走。
他最喜欢用的教学方式是威吓、使人丢脸,给人一个意想不到的难堪。当然,他会先给受罚的学生以充分的机会,去达到谢拉德的要求——100%的正确。倘若再犯错误,他就不客气了。
开讲的第一天,谢拉德严肃地注视了学生很长时间。然后,他用极温和的语调说,“这么说,你们想学希腊语了?当然,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愿望。但是我希望你们知道你们面临的是什么。我有言在先:我可是一个不满足于一般好的人。
“我不是在开玩笑。我不喜欢好的学生,只喜欢最优秀的学生,我不喜欢较好的译文,只喜欢最好的译文。
“你或许知道某事,或是不知道,或是能做一件事,或是不能做。我将尽心尽力教你们希腊语,我也要求你们尽心尽力来学它。
“现在说说学习步骤。你们每天的学习成绩必须达到最优,发音必须达到最准确,翻译必须达到最佳。
“为了使你们在学习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我要求你们把每一个纠正过来的词在黑板上写10遍。如果做了如此纠正后,你们又犯这个错误,就必须把纠正过的词写上100遍。现在我们开始学习。”
在谢拉德所教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叫勃特的,这个孩子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的这位老师,老师的讲话已经激起了他的兴趣。他觉得老师的讲话很有道理,倘若一个人能达到完美的程度,甚至连一件小事也不放过,其他的事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做得尽善尽美。等到他在许多事上都做到了尽善尽美,那将是十分了不起的。
勃特的心里一直坚持着这个信念,在上课的时候自然轻松了许多,他看着其他的学生战战兢兢地去上课,然后这些学生像被扔进狮子笼的灾难者一样,被谢拉德肆意地玩弄着。有时,像发疯的狮子一样,谢拉德会突然走向勃特,勃特立刻站了起来,并且完全正确地说出了答案,谢拉德只好咧嘴笑了笑,转身走向讲台。
就这样,勃特总把任何事情做得都比谢拉德所要求的更完美,有时,谢拉德为了纠正一个重音上的错误,让他写满一黑板句子,但他写完后,自己全部擦掉,再重写一遍,这使得谢拉德目瞪口呆。想想吧,别人被迫写10遍的东西,他却要主动写20遍。在回家的路上,勃特也常常在许多包装纸上抄满希腊句子,他就是要斗垮谢拉德的那些把戏。
勃特一直坚持着他的战斗态势,做任何事情都超出谢拉德的期望。在第二年攻读《荷马史诗》的时候,谢拉德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准确无误地背下5行,若发音上稍有错误,就得全部从头开始,而且必须重读200行。对于散文或诗歌来说,这些要求更是难以达到的,但是,亨利·谢拉德还是逼着学生一行一行地读完《伊利亚特》的头两卷,并像对英语那样,完全掌握了它。
当勃特总算对付完这些事情的时候,谢拉德并没有拍着他的肩膀说:“干得好,小伙子。”因为他要你继续追求。
谢拉德对完美的追求是一丝不苟的,这也影响到了他所有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这些学生都很出色,并且学会了像他那样要求其他人。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次受到一个疯狂追求完美的人的影响。只有这样,常人才能认识到自己身上惊人的潜力。观察一个完全献身给崇高理想的人,胜过受一番教育。一个人因为热爱完美,所以才视“一般好”为仇敌。懂得这一点,你才会去憎恨一知半解、一技半能、三心二意,才可能在你心中点燃起追求完美的热情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