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对其教学工作非常重要。
实施教育的前提就是师生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
要想提高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教师就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其人格,培养其自主意识,以高洁的品质、正直的节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挖掘学生的潜能。
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首先与学生做朋友,才能让学生接受自己。
而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呢?
(1)主动和学生沟通
只有了解学生,教师才能谈得上和他们做朋友。
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事实上,有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对学生的了解非常不够,这样的话,又怎么能够和他们做朋友呢?有很多种方式都可以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式是多问、巧谈。
多问,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问学生。
问的内容很多,比如问他们希望怎样度过这一学期,希望教师怎样教学;问他们学习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问关于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
碰到家长,时常和他们聊天,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行为等。
此外还可以向其他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询问,力求全面客观深刻地了解学生。
巧谈,是指教师有技巧地与学生交谈。
与学生交谈的场合一般不需要限定,什么场合都可以交谈,只要不影响别人,课堂、办公室可以,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可以。
不管什么场合,教师态度都要和蔼,学生一般是比较怕老师的,如果你板着面孔,严肃,冷漠,谈话是很难进行的,结果可能是你一个人说,而你也得不到什么实质的效果。
另外,谈话要善于找话题,要找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来谈,这样才能让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从而说出他们的心里话。
(2)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教师要学会做学生忠实的听众。
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给他们发表意见的空间,敞开心扉,师生快乐而自由地沟通。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自由、轻松、快乐的氛围,让他们畅所欲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当问题提出后,教师先询问学生,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问题就在大家的发言中逐渐变得清晰、明朗,此时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并对学生的发言做出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的不合理的发言,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而要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提醒、引导。
(3)尊重和宽容学生
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
懂得尊重和宽容学生是教师以一个朋友身份所应该做到的。
我们应该表现出耐心,对于他们的想法、意见有尊重和宽容的肚量,不管那些想法和意见是正确、独特还是幼稚、荒谬。
让他们感受到自由想象的快乐和尊重、宽容的温暖。
(4)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由于年龄和时代的差异,师生之间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必然存在很大的思想差异。
所以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对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
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和修养,在处理问题时才能充分理解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
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教师就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在交往中没有拘束,自由自在。
虽然师生在情感、兴趣、思维、个性等方面有差异性,但也有相似性,所以教师应该求同存异,利用彼此的相似性,和学生交流、互动、分享,那么师生之间就可以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变成一个“学生”,同苦、同乐,融进他们圈子之中,那么他们就会向你倾诉学习、生活中的烦恼,从而你也会更加理解他们。
(5)赏识你的学生
古人言:“士为知己者死”。
一个人能够为赏识自己的人去死,足见赏识的可贵和重要。
人人都渴望被赏识,成人如此,学生更是如此。
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难得到这样的关怀,因为应试教育,他们只能委屈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就只是在培养书呆子,培养高分低能的庸才,所以,至今很难出世界级的人才。
事实上,也并非没有杰出的人才,但是,那些杰出的人才却不是在学校表现最优秀的学生。
这一现象恰好证明了应试教育的制度是多么陈旧和不合理。
(6)像朋友一样交流
因为是朋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手势,甚至一个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
交流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教育如溪水般自然流淌进他们的心田。
教师可以在作业本或试卷上写下朋友般的建议、祝福、期望;学生可以在作业本或试卷上写下朋友般的问题、烦恼、意见。
师生互评,互相打分。
如此这般,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关系也就自然更加亲密了。
当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怀,温暖的呵护,宽大的包容,体贴的理解,他们也必然会投桃报李,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品德回报给老师。
(7)信任你的学生
要促进师生间感情交流,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就必须得信任他们。
以朋友的身份相信每一个学生,包括对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不鄙视,不歧视,不带有色眼镜,拉住他们,不让他们掉队,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以产生自信、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创造成绩。
教育教学要取得成功,教师就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通过个人刻苦努力,能够在品德、学业上取得进步,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犯了错误能够认识和改正。
面对问题和疑惑,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智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他们学会合作,齐心协力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多思多问;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说错后重说;允许他们对老师批评,指正错误。
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勇气,让他们在老师面前可以大胆地跳舞,从而使师生一起迎接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