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10295000000007

第7章 中医养生功

第一节 旋转健身功运动养生法

旋转健身功的益处

物理学认为,宇宙间存在四种力,分别是强力、弱力、电磁力、重力。人类在日常生活与锻炼中也常常受到它们的影响。实际上锻炼是一种强化和提高人体电磁力、电磁场的过程,通过运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生物磁场的质量,进而保证人体的健康。旋转健身功正是利用了强力、弱力、电磁力、重力这四种力的作用,进行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据太极图可推断出,宇宙万物的变化皆由运动、阴阳和旋转三部分构成,这三个因素都包含着一个内容,那就是“平衡”。旋转健身功也是在此基础上,在“天人合一”观点的指导下产生的。

此外,旋转健身功也是一个极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运动养生法,因为它集治疗、保健、康复和锻炼为一体。持之以恒练习旋转健身功,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和大脑。脑为髓海,当大脑得到锻炼,便可促进人体各大系统的平衡,而脏腑的和谐同样可以保证人体各种功能的正常。同时,旋转健身功也是一种通经活血、强化骨骼的运动养生方法,长期坚持练习可有效促进骨骼健康生长、健壮肌肉和通畅人体血脉。

锻炼方法

转 头

站于地上,或是坐在椅子上,收腹挺胸,头稍稍低下。首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此法可以锻炼颈部的肌肉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可向头部提供充足的血液,还可以有效防治失眠、神经性头痛、颈椎骨质增生、颈肩综合征、颈项强直等疾病。

转 腰

站于地上,收腹挺胸,双手叉腰,双腿微分开,四指在前并拢,拇指在后按压住腰眼。先将腰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这样可以锻炼腰部的肌肉关节,并使其坚强有力,还可以防治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风湿性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转 腿

站于地上,并拢双腿,双腿弯曲,身体向下蹲。两手扶住双腿膝盖。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两腿1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此项锻炼可以增强膝关节和腱部肌肉的力量,防止腿部先衰老,除此之外,还可以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小腿抽筋等疾病。

锻炼要点

许多人都认为,旋转时会让人产生眩晕感,同时伴随站立不稳、恶心,甚至有可能出现呕吐的症状,因此,有部分人排斥旋转健身功。然而事实上,经常练习会逐渐缓解以上这些症状,并且最终消失,坚持练习还可以提高人体各种机能。

练习过程中,双脚分别作前后运动,若是顺时针旋转,则迈左脚,退右脚;若逆时针旋转,则退左脚,迈右脚。在这个过程中,有向前的动作,也有向后的动作,一前一后的动作可分别提高心肺功能和肾功能。前后动作相结合就会出现人体能量场的运动,而人体形体运动和能量运动出现了速度差就会引发眩晕,坚持练习会使二者趋于一致,达到人体的平衡与健康。

第二节 太极拳养生法

强身健体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强身健体、调和阴阳的传统养生法,对脏腑的和谐、经脉的通畅都有积极的作用。虽然太极历史悠久,也有很多流派,修炼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它们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太极拳的中医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太极拳既可以防身又能够健身,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氧运动,同时也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与运动系统完美协调的养生运动。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连贯圆活。长期坚持锻炼可通经活血、营养五脏、调和气血、强身健体,除此之外,还可有效防治冠心病、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等疾病。

太极拳结合了导引和吐纳的功法,着重注意结合意守、调息和体态。此外,太极拳运用中医经络学,以意行气,以气打通任督二脉,以实现全身经络的通畅。

太极拳——通经活血

太极拳按人体经络通络行气,所以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进而间接地保护了心脏。

太极拳——强肾

太极拳中强调“腰为主宰”“丹田内转”“两肾抽提”,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有助于锻炼腰部,提高肾脏功能,达到填精补肾的功效。

太极拳

太极拳——强肺益气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应采用腹式呼吸。不仅应气沉丹田,同时还应做到深、长、缓、匀,调息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锻炼肺部的过程,持之以恒进行锻炼就会达到保护心肺、调和五脏的功效。另外,长期练习太极拳,还可深刻领悟其内涵,具有陶冶情操、怡情养性的作用。

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堋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攻。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左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口诀: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第三节 五禽戏养生法

五禽戏

五禽戏,又被称作“五禽操”“百步汗戏”。中医认为,五禽戏可增加食欲,强健脏器,还有补肾强身的显著功效,同时五禽戏以中医理论为主体,有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功效。五禽戏是一种内外兼修、易行有效的中医养生法,它讲求“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尤其适合于男性进行练习。

据说五禽戏是由汉代名医华佗所创制,《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到,华佗对其弟子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乐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套强身健体的理论,即“五禽配五脏”。虎戏主肝,可活络舒肝;鹿戏主肾,可强肾壮腰;熊戏主脾,可益气健脾;猿戏主心,可强心健脑;鸟戏主肺,可宽胸补肺。长期坚持练习五禽戏,可强壮身体,耳聪目明。

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

完坚。”由此可见,五禽戏的健身功效自古就已被 猿 鸟实践证明了。五禽戏是通 虎

过模仿虎、鹿、熊、猿、 熊

鸟的活动特点,再结合人 鹿

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

能特点,进而创制出的一

总而言之,练习五禽戏中的任何一戏,均能强健身体相应脏器,此外还可以兼顾其他脏器,以使五脏和谐,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五禽戏功法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五禽戏是一种舒活关节、强健肌肉的保健体操。在练习时,可带动全身360多个关节,使全身都处在运动状态,以此促进和加固了人体关节与骨骼的生长发育。除了带动全身关节运动之外,练习五禽戏还可以有效提高心脏功能,和其排血力,进而保证人体和大脑对氧的需求。此外,五禽戏也可有效防治哮喘、高血压、神经衰弱、肺气肿、消化不良,对腿脚不便者而言,练习五禽戏可增强他们的代谢功能,促进其血液循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练习五禽戏时,应当遵循中医养生原则,如下:

第一,练习五禽戏应注重形神合一,以保证意气相随,要做到全神贯注,摒除杂念。五禽戏分虎、鹿、熊、猿、鸟五种,每种戏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在练习中应做到动作形象。虎威猛,所以要着重表现其刚柔并济;熊沉稳,就要注意表现其彪悍稳重;鹿温驯,就应注重表现其温和恬静;猿轻灵,则应表现其灵活敏捷;鸟轻翔,则要表现其舒展。着重注意好这些动作细节,才可以形象生动地表现好,并达到形神的统一。

第二,练习五禽戏时,应注意合理调息。呼吸均匀才可以保证血脉的通畅。为更有利于调和五脏,五禽戏一般都采用腹式呼吸。

第三,五禽戏的练习过程中,完全放松身心才可以达到气顺经通。

下面是一些练习五禽戏的指导口诀,可以帮助初学者:“五禽之戏,意蕴深长,吐故纳新,动诸关节,引气导体,除疾强身;起而作之,神明自清,伸缩之际,舒放自如,心静体松,意气合一;

劲由意发,意随形走,气充神注,形神兼备,心属五禽,不着外相;熊经鸟伸,鹿敏猿捷,汗如微雨,内强脏腑,外御邪气,惟寿而已。

五禽戏动作要领

五禽戏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练习过程中应配合调理好气息,每种动作左右对称各做一次。

虎戏——“虎戏者,四肢距(据)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如图1)。

鹿戏——“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

返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如图2)。

熊戏——“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辟地七,右亦七,蹲地,图3:熊戏以手左右托地”(如图3)。

猿戏——“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如图4)。

图4:猿戏图5:鸟戏

易筋经

中医认为,“筋” 神

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有书籍云:“且云易筋 精

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而 变强壮 气

受之,有筋弛者、筋挛

者、筋靡者、筋弱者、筋

缩者、筋壮者、筋舒者、

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

一,悉由胎。如筋弛则

鸟戏——“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如图5)。

第四节 易筋经养生法

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由此可知,“筋”对壮外养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如若长期坚持练习易筋经,可强化精、气、神,并有滋养脾胃的作用,同时还有补肾强肝的功效。

易筋经是一种刚柔并济、强身益体的中医养生功法,对男性而言,易筋经可补肾填精,增强男性体质,也是调和阴阳的最佳养生功法之一。虽然易筋经有显著的健身功效,但是在练习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医养生法的原则。《易筋经》中指出:“将欲行持,先须闭目冥心,握固神思,屏去纷扰,澄心调息,至神气凝定,然后依次如式行之。”因此在易筋经的练习过程中,“必以神贯意注,毋得徒具其行,若心君妄动,神散意驰,便为徒劳其形,而弗获实效。初练动式,必心力兼到。”

练习易筋经注意事项

易筋经练习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想在练习时达到更舒适的效果,最好穿宽松、富有弹性的衣服,这样也有利于规范各种动作。因为易筋经的练习难度比较大,因此在练习之前应先将身体预热,可做压腿、踢腿等活动,以此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筋骨损伤的现象。

练习易筋经时,一定要做到全神贯注、精力集中,慢慢的让自己的心理活动由复杂至简单,眼随手动,以达到真正的入静状态。易筋经的练习讲究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因一时的急躁影响了练习的效果。易筋经中的许多动作和姿势都有一定的难度,暂时无法达到的动作,可适当放宽要求,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

另外,练习易筋经的场所最好在安静、空气新鲜的地方,吵杂的环境很容易惊吓练习者,空气质量不好的地方也比较容易影响练习者的心肺功能。结束练习后,一定要注意进行收功调息,使气归于下丹田,不然可能会影响练习的效果。

易筋经练习方法

预备势:身体立正站立,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舌抵住腭,牙齿闭合;全神贯注、放松全身、平静内心,鼻息平缓。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原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原诀:足指(趾)拄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原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腿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第四势——摘星换斗势原诀:双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平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原诀: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第六势——出爪亮翅势原诀: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原诀: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第八势——三盘落地势原诀:上腭坚掌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弩。两掌翻齐起,千筋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第九势——青龙探爪势原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第十势——卧虎扑食势原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其形也卫生。

第十一势——打躬势原诀: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脐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第十二势——掉尾势原诀:膝直膀伸,推手至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收功——握固盘坐,调息至动意平定,呼吸平静后起立。

第五节 八段锦养生法

八段锦

八段锦是在我国传统医学与武术遗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养生功法,中医认为,八段锦具有协调脏腑、强筋健骨、养气壮力的功效,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男性体弱多病、肾虚力疲等状况。八段锦是由八种不同的动作组合而成,所以被称为“八段”。又因为八段锦的全套功法,动作优美舒展、编排精致,因此将其喻为“锦”。人体经络内同脏腑相连,外同肢体、关节相通,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八段锦的每部分均注重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和配合,特别是上下肢。通过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即可实现调和五脏六腑、疏通人体筋脉的作用。整套八段锦动作都是缓慢而柔和的,有动有静、有松有紧,在毫不费力的前提下,既可实现内练精、气、神,又可以外练筋骨皮。而且八段锦对器械和场地均没有特殊要求,既省时又简单易学,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练习,具有促进脉络通畅,调和气血,精力充沛,延年益寿之功效。

八段锦练习要点

现代医学认为,八段锦是一项较适合人们练习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各个关节与肌肉,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按摩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

练习八段锦时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习练时保持自然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也不要过于急促的呼吸。动作尽量舒展大方,如果身体柔韧性比较差,可适当放宽对动作要领的要求,不要使暗劲、内劲和拙力,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循序渐进地练习。练习要持之以恒,坚持早晚各一次。

练习八段锦时须注意下面几点:

身体尽量保持直立

练习时要全神贯注、用心专一,摒除一切杂念,不可以边练习边谈笑。动作应正确,尽量保持身体直立,脚踏实地。气入丹田,呼吸要和动作相互协调,以轻松自然的姿态进行。练完一节后,如果感到体力不支,可以适当休息一会,呼吸调节均匀、肌肉适当放松后,可以继续练习下一节。在练习前后,或是练习过程中短时间内不要进食。

八段锦练习方法

坐式八段锦口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以喉口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站式八段锦口诀

站式八段锦包括: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力气,两手攀足固肾腰。

具体的练习口诀如下:

站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势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势,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势还原。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势双掌回丹田。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势,收势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势,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势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势还原。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第六节 养心功,功效大

习练养心功法有益心脏健康

心脏位于人体胸腔中,心主血脉,可以向人体提供全身所需的血液,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同时还可以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因此,心、血、脉三者的关系密切。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而心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看出来,这就是“其华在面”的意思。

此外,心主神志,并与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本神篇》中记载到:“ 所以任物者谓心”,“任”是担任、接受的意思,即所谓的接受外来事物而发生的思维活动,这是心功能的一种表现。所以在各脏腑功能活动中心居于重要地位,因此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养心功法

1.于胸前两手成莲花状,在大脑中意想心脏是一朵盛开的红莲花。呼气时,两手分开,即莲花开放;吸气时,两手微合,即莲花闭合。红色归心,意念随着呼吸想象莲花的开合,并用双手配合导引,这样有利于打通心脏的关窍,促进心脏气血的运行与流通。

2.左手的拇指与食指相扣成环,放在丹田下方,右手掌照在心脏部位。想象着右手掌发红光照射在心脏处(即红莲花),红莲花此时放出红光,慢慢充满全身,慢慢充满宇宙,想象着宇宙充满了红光,思想慢慢入静。再意想着渐渐将红光收回到全身,直至红光归到莲花,即心脏处。此法有利于推动血液运行充遍全身,感到红光充满宇宙时,可达到心与宇宙之气合为一体,有增强心脏功能之功效。

3.一只手的中指点按另外一只手的内关穴,左右各36次或是1分钟。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可治疗心动过快或过慢、心绞痛、心律不齐、休克、无脉症、恶心呕吐等作用。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2寸,小臂正中。

第七节 强肾功——不老的秘诀

强肾的重要性

肾位于人体腰部位置,左右各有一个,所以称“腰为肾之腑”。肾开二窍于耳及司二阴,其华在发,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肾在五行中属水,并为阴中之阴脏,与膀胱相表里。在藏象学中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被称为“先天之本”。除了是指肾的实质脏器功能之外,还包括其他系统和组织器官的很多生理功能。

肾可藏精,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先天之精,另一个是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组成生命机体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源自饮食,是通过脾胃运动功能所化生的,而且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互相利用。因此肾的主要功能是主管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其功能的广泛性,和作用的特殊性,被古代医药学家称之为“生命之根”。

另外,现代医学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肾脏功能。在生活中,人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向体外排出。而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就是肾脏,还有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强肾功法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所以需后天进行养护。而人体命门为肾阳,其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因此五脏之阴气需要肾为其进行滋补,五脏之阳气也同样需要肾为其发散,五脏六腑“元精”皆需借命门之火进行温养。

练习功法:

1.搓热两手,轻轻放在两肾上,以温补肾气。

2.

以命门为中心,从命门向上,由两肾向下,以弧形按摩命门与两肾36×3次。

作 用:肾阳为命门,肾阴为两肾。按摩命门和两肾,可以调节和补充肾阴肾阳之气,还可以命门之气温养身体五脏六腑。

3.

两脚开立,两手分别放在两肾处,从左向右以顺时针方向旋腰36×3次。

要 点:旋腰时,脚趾应稍稍下扣,以使脚心涵空。因为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通过涌泉穴采集地气以补充人体所需肾气。两脚趾扣地,通过旋腰(顺时针),可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足三阴足三阳(三阴为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三阳为足厥阳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六条经络的疏通。

作 用:腰是人体的中枢,旋腰活动有利于疏通人体的带脉。

4.站桩,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肩井与涌泉相对,两掌放在两肾处。

要 点:想象自己站在湖水之中,水面微波荡漾,好似在洗涤自己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身各部及五脏六腑都随着湖水而微波荡漾。或者想象天上降下了甘露,并从头顶流入了体内,冲洗着自己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病气也由涌泉穴排出体外。

作 用:肾属水,借“水”可补肾气。

5.收功:连续做3次降气势。

要 点:吸气时两手由身体两侧捧气,呼气时两手由体前放下,并将全身的气机与经络皆疏通开。

第八节 健脾功,助养生

脾胃作用大

脾居中焦,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主升,脾主运化,即主管消化吸收,包括运化水谷精微与运化水湿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吃的东西进入胃后,经过脾胃的消化作用,其中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而流散到全身,使五脏六腑和各个组织器官得到营养;运化水湿,是指脾除运输水谷精微之外,同时还会把水液输送到各个组织中去,让人体的各个组织得到充足的水液并得以滋润。由此可知,脾和胃相表里,脾胃同为“后天之本”。

现代解剖学认为,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并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并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脾脏切除则会致使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进而影响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在五行中,脾属土,是阴中之阴脏,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可以减少人体正气受到邪气的侵袭。这正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之一。

老年健脾功法

1.

以心口为中心,左手掌沿着肋缘向下进行摩擦,左右各一遍为一次,共做36次。

2.

左手拇指与食指成环相扣,余下三指自然伸直,放在下丹田处。右手成掌,大拇指按在鸠尾穴,劳宫对中脘穴,顺时针方向揉搓胃部。进行揉搓时,手掌不要在皮肤上滑动,而是以手掌牵动皮肤进行“揉”的动作。

作 用:促消化、增加胃部蠕动。揉胃时放松全身,可达到聚气补气的作用。

备 注:鸠尾穴为任脉络穴,可治疗胸中满痛、呕吐、呃逆、反胃、胃痛等病痛。鸠尾穴位于剑突下、脐上7寸处。中脘穴是胃经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按摩中脘穴,可有效治疗溃疡、胃痉挛、炎症呕吐、食欲缺乏等胃肠疾患。中脘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

3.自然站立,左手捏诀,并放在下丹田处,用手掌照胃,想象着右手掌发出黄色的光,照射到胃部。

作 用:此动作可调动宇宙之气,补充人体脾胃之气的功效,还可以促进脾胃之气。

第九节 理肺功,强化肺健康

经常理肺很重要

肺位于胸腔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并与大肠相表里。《素问·五藏生成篇》中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可见,肺对人体的重要性。肺主气,司呼吸。人通过肺吸入清新的空气,呼出浊气;主宜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位于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同时可使上焦的水液通过三焦经肾而下输膀胱,保持小便的通利。同时,肺又有“脾主行水”“肺为不之上源”的说法;肺主宜发,外合皮毛,由于脾气的推动,使水谷精微散布全身,内面五驻外雨肌内皮毛,无处不到。

肺和宗气密切相关,宗气是由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之气相结合而成,积在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通过“肺朝百脉”而布全身,保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理肺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再加上肺与支气管组织总会出现病理性变化,导致肺功能的逐年降低。据医学观察,老年人练习理肺功时,肺部会吸入很多的氧气,然后再由心脏血管送到全身各部分,尤其是正在运动中的肌肉中去,使老年人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强。所以老年人常理肺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吸氧能力,改善身体缺氧状况。

理肺功法

第一步:以膻中穴为中心,沿两肺划横着的8字,共108次。再沿膻中穴横划8字,经过肺经募穴中府穴和手太阴肺经云门穴,此法对肺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作 用:膻中穴是八会穴之一,气汇膻中可治疗胸闷、咳嗽、哮喘等疾病。第二步:擦臂。由手臂内侧(即手太阴肺经)向下擦,然后翻转手臂,再由外侧向上擦,左右各做108次。作 用:此势有疏通肺经的作用。 第三步:站桩。两手掌以指尖相对,手掌心照肺部,想象着手掌发出白色的光照肺。作 用:可调动宇宙之气补肺,也可直接调理肺部,强化肺部功能。

第四步:叩齿、涮口、吞津。津液有滋润、涵养之功效,并被称为“金津、玉液”,可润泽皮毛、肌肤,滋养脏腑经脉,补养骨髓、脑髓,润滑眼、鼻、口等口窍。还可以滑利关节,也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 用:可滋补肺阴和滋润全身之效。

第五步:收功。

第十节 舒肝功,调畅肝的疏泄功能

肝主疏泄

现代医学将肝比喻为人体内的“巨型化工厂”。肝位于右肋处,主疏泄,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肝主疏泄,可调节人的情志,情志是“神”的表现,而神则是依托于精、气、血等物质为基础的。只有精气充盈、气血调和、气机调畅,肝气才可以条达,情志才可以舒展爽朗,使人既不抑郁也不亢奋,即所谓的“心平气和”。

在消化方面,胆汁是由肝脏微胆管不断分泌而行成的,而胆汁又直接关联着食物的消化,因此肝主疏泄可直接影响水谷的消化。同时,肝还可调畅气机,协助脾胃的升降适宜,只有在脾气主升,胃气和降的情况下,清气才能够上升,浊气才可以下降,水谷精微也才可以输布全身。由此可知,肝可以维持脾胃正常的消化功能。

在血液运行方面,《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中记载:“运血者即是气。”气行则血流,肝气则条达,气机则调畅,血行则不怠。如果疏泄失调,出现气机紊乱或气滞不畅的症状,则血疲不行,见刺痛和掇痕积聚等。此外,如果气乱无序,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导致各种出血症的出现。

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使三焦、经脉通利无阻。反之,则三焦不利,水道不通,可能会导致水肿、腹水等病症。经常练习舒肝功,能够加强肝对全身的气机、血液、水道、津液的疏通、宣泄功能,以上功能的加强可以反过来调畅肝的疏泄功能。

舒肝功法

1.

左手拇指与无名指相扣成环,余下三指自然伸直,放在丹田下,右手掌按摩肝部,顺时针方向做108次。

作 用:无名指属肝,拇指与无名指相扣,则气血通于肝,用右手按摩肝部,可直接调节肝部气机。

2.

两手捧手,沿着肝部循肝经而下,想象着宇宙的绿色元气进入到肝部,并将肝部冲洗干净,将浊气由右腿内侧的肝经向下从大敦穴排出体外,共做36次。

作 用:绿色归肝,引导宇宙之气补充肝之气,有疏通肝经的作用,大敦穴是肝之井穴,并将温差气由大敦穴排出体外。此功法可补肝气、疏通肝经。

3.站桩:左手捏诀,放在丹田下,右手掌照住肝部,想象着绿色的光照耀着肝部,意守双足之大敦穴。

作 用:左手捏诀,外通宇宙,内达人体肝脏,借助于宇宙之气归于肝之气,可调节肝部气机,补充肝气。右手掌照肝,有内气向外发、外气疗浊的功效。想象着绿色的光照肝,而意守大敦穴,则有通经、排浊之功效。

备 注:大敦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趾背上,外侧趾甲根和趾关节之间。

第十一节 想长寿就练回春功

长寿回春功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长寿回春功是武当长寿二十四大法中的其中之一,回春功的主要作用是可防病治病,可以让白发变黑发、齿落重生,强健身体,延缓衰老。此外,习练长寿回春功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机能,改善性荷尔蒙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器官和泌尿器官的功能;还可以使肠胃和泌尿器官通达舒畅,祛病延年的功效;有利于气血和经络的畅通,有祛邪扶正的作用。

功法中的提肛缩肾、全身弹性抖动及转左右肩、躯体牵引内分泌腺有关部位等动作非常重要。许多中老年人出现“心肾气衰,发堕齿槁”的情况,但通过习练以上功法,可起到肾气和盛、肾精充沛,达到延缓衰老之功效。

长寿回春功的动作并不复杂,但如果想取得显著的效果,则一定做到动作准确无误。一般每日练习2次,每次5~10分钟,不要超过20分。初练此功时,可能会不习惯或者没有掌握动作要领,也可能会产生有某种不适症状,但只要认真坚持下去,待掌握要领后,就会初见成效。

长寿回春功练功法

此功法是通过导引,以使人体功能旺盛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强大的回春效果。并且回春功对此作了四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次:以服气导引的形式,和“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方法进行,通过任督二脉进行小周天运行。第二层次:以虚静形式,和“放松入静,清寂无为”的方法进行。第三层次:以抖动形式,及激发气海(下丹田)鼓荡,元气贯注全身。第四层次:用肢体导引,以进一步疏通手、足三阴经三阳经和任督二脉。以这样多层次的锻炼,便可以渐渐地达到经络畅通、赔补元气、活血化淤、扶正祛邪、增强体质、舒筋活络、利通关节的作用。长寿回春功功法:预备姿势:身体自然直立,并拢两脚,前伸两臂,掌心向上,并水平展开呈侧平举,两臂上引吸气,同时抬脚。两臂举到头顶时,双手合掌向下经过腹部,然后分到身体两侧,两腿分开,双脚距离与肩同宽,两手臂自然下垂,放松全身的肌肉,眼睛平视前方,思想入静。

第一节:深呼吸。采用腹式呼吸法,先吸气,后呼气。吸气时,提起足跟,鼓起小腹,展开胸部,并尽可能地多吸入新鲜空气。初学者也可用鼻子吸气,待动作熟练后可用口鼻同时吸气,利用意念吸入天地之精华;呼气时,微收小腹,双膝顺势前屈,足跟落地后,也使肺部、胃部的浊气由嘴中排出,这样连续呼吸16次。(如图1)第二节:抖动全身。深呼吸后,静静站立1分钟,放松全身,并保持身体正直,双手垂于身体两侧,双膝微屈,之后整个身体做上下弹性颤动。此时,男子阴囊在腿根空当中前后稍稍摆动,女子阴户放松,自然启开。手指微微弯曲,伸直时会有胀感。以此抖动1分钟,约164次,抖动时,双乳、全身肌肉、牙关和体内脏腑器官都有震动感,动作才是正确的。(如图2)第三节:左右转肩。抖动后休息1分钟,然后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将身体重心放于前脚掌上,微屈两膝,放松全身,嘴自然张开,自然下垂双臂,头颈保持正直,转动肩头成划圆姿图3

势。转肩时,左右肩头需交替进行,肩头的转动方向是先提起左肩,再由前向上、向后、向下划一圆周;同时右肩从后向下、向前、向上划一个圆周。左右两肩交替协调进行转动,每边8次,一共16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转肩时,要用身体带动肩部,再由肩部带动手臂,以使上体不停地扭动,挤压身体的五脏六腑,有助于进真气而排浊气。(如图3)

§§第三篇 情志养生

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且情志活动也属于人的正常心理现象,它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而且有益于身心的健康。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也叫做情绪。同时情志养生也是中医养生学里非常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