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哭着过不如笑着活
10294500000175

第175章 给心灵放假

有一位考古学家,千里迢迢来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

他雇用了一些当地的土著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进发。

那些土著人的脚力确实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的行李和器材,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考古学家先喊着需要休息,所有的土著人才只好停下来等候他。

考古学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一偿平生宿愿,好好地研究一番古印加帝国文明的奥秘。

到了第四天,考古学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着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翻译却说,土著人拒绝行动,令考古学家恼怒不已。

经过详细地沟通,考古学家终于了解,这里的土著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考古学家对这项习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通过翻译询问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部族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很庄严地回答考古学家的问题,说道:“那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考古学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许久,终于展颜微笑。他心中深深地认为,这是他这一趟考古旅行中,最有价值的一项收获。

我们总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于是经常看到人们匆匆地赶路。充斥着我们四周的现代世界,越来越像一部千螺万杆,轰轰作响的巨型钟表,而我们就像一个个元件被上紧了发条般随着运转。但你可曾真切地感到过,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还有一个自由的自己,他真正地洞悉我们人生的来龙去脉,他真正地懂得我们心中的梦想和宿愿。他——就是我们的灵魂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匆匆赶路,好像也是为了一些目标,但千万别忘了经常分出些时间,让我们的灵魂跟上,让他引导我们的方向,让他重新勾勒我们真心的渴望,让他给我们的努力注入乐趣、意义和幸福。谁能协调好灵魂的步调,谁就能拥有自由而充实的人生。

我们总是需要一点时间,把生活的重担暂且放下,让灵魂的脚步跟上。不管多忙,偶尔也该给你的心灵放放假。

构筑精神“战壕”

弗兰克是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尽了折磨。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于纳粹之手,惟一的亲人是他的一个妹妹。当时,他本人常常遭受严刑拷打,死亡之门随时都有可能向他打开。

有一天,他在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就客观环境而言,我受制于人,没有任何自由;可是,我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我可以自由地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弗兰克发现,在外界刺激和自己的反应之间,他完全有选择如何作出反应的自由与能力。

于是,他靠着各种各样的记忆、想象与期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他学会了心理调控,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他的自由的心灵早已超越了纳粹的禁锢。

这种精神状态感召了其他的囚犯。他协助狱友在苦难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回了自己的尊严。

弗兰克后来这样写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作和使命,他人是无法取代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只有一次……归根到底,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在向你提出质疑,它要求你回答:你存在的意义何在?你只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一问题。

在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在弗兰克精神行将崩溃的临界点,他靠自己的顿悟,靠成功的心理调控,在自己内心深处构筑了一条防御能力极强的“战壕”,将那种最恶劣、最残酷的打击拒于身外、心外,不仅挽救了自己,而且挽救了许多患难与共的生命。

其实,在我们的精神活动领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我们的事业中,在我们渴望成功,甚至正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会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应该像弗兰克那样,通过心理调控去战胜自我,战胜环境,使自己安然地度过危机。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适当的心理调控使我们战胜一切挫折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