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淬炼金牌优秀员工:职场制胜的88个要律
10283600000061

第61章 要律61 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实现自我增值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除了生命之外,我们还有一样东西不能放弃,那就是学习。”可是,在职场里,不少平庸的员工总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每天不断地给自己“充电”,那只是在学校里的事情。现在毕业了,该是工作并取得成就的时候了。在这种潜意识的引导下,他们的眼睛只盯着薪水、职位转,而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事实上,你的文凭和经历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地有计划地给自己“充电”,你才能每天都有所改变、有所进步,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你被提拔的事情才会成为一种可能。如果你不去有计划地给自己“充电”,那么,你将很快会落伍,甚至被这个职场所抛弃。

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是否已经感觉到多年的工作经验可能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你是否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弱,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可能也越来越小了?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说过:“‘充电’是防止‘人才贬值’的最好方法。”要知道,静止都是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任何静止的东西都会迅速“贬值”,如果我们不想“贬值”,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徐春霞和曾婧的事例证明,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实现自我增值。

两年前,徐春霞和曾婧同时被一家化妆品公司录用为推销员。两年后,徐春霞被提拔为公司的销售总监,月薪由最初1000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000元左右。而曾婧还是原地踏步,每月拿着10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为什么差别如此大呢?

原来,曾婧从来不喜欢给自己“充电”,也不愿意进一步提高自己。而徐春霞就不一样了,她进入职场之后,看到有的老员工每月可拿4000元左右的薪水,羡慕得不得了。于是,在做好工作之余,她就思考更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通过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她不想永远都做一名普通的推销员,她要改变自己,要不断提升自己。为此,徐春霞牺牲了所有的周末,阅读在各大书店购来的销售方面的书籍。从这些书籍中,她学到了许许多多销售方法和技巧,并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她还多次参加销售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徐春霞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

一年后,徐春霞被提升为区域销售经理。两年后,她又顺利地被提拔为销售总监。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她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达到了自我增值的目的。

以上这个事例说明: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在职场里,只顾眼前的一切,不考虑长远的因素和打算显然是不行的,不断给自己“充电”,使自己每天都有所进步,是永葆竞争不败之地的最佳方法,也是你晋升的最佳途径。一点点进步并不引人注目,可就是这一个个“不引人注目”终将助你托起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就。

事实上,只有那些经常给自己“充电”的员工,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只有那些经常给自己“充电”的员工,才能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可以说,如果我们不“充电”,我们就无法取得工作所需的知识,就无法使自己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充电”,别说是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了,可能连现有的工作都会保不住。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现代社会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激烈到了你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掉的程度。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如果高薪者不学习,不到五年就会变成底薪者。就业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迅速折旧,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如果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证书,那么他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但如果10个人中有9个人都拥有了这一证书,那么原有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说,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充电”是我们职场人士不可缺少的必修课。要知道,今天不“充电”,失去的可能就不仅是暂时的工作,也许还有我们的整个明天。

那么,怎样给自己“充电”才能达到自我增值的目的呢?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时应做好职业定位。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也有差异,因此想拥有什么样的才能和达到何种程度的工作水平,在学习之前就要好好斟酌。

第二,合理选择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如果平时工作量大,有时还要占用业余时间完成工作,最好选择周末和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学习。如果工作时间相对稳定,业余时间也相当充裕,可以选择平日的晚上和周末进修。

第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结合当前的工作,认真分析自身的优缺点,针对自己的不足做出学习计划,只有消除掉自己的不足,我们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第四,要有长远学习的计划。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可见,终身学习、长远学习是我们在工作中增值的一个必需要求。在学习中,我们要制定好长远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避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相冲突。

第五,不要盲目“充电”。在这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知识倍增的时代,给自己“充电”很有必要,但并不是说什么形式的“充电”都是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胡乱“充电”不仅得不到益处,还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充电”应有针对性。

“要律箴言”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因此,要想保住自己的职位,并谋取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自我增值,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