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10282900000058

第58章 占有欲

孩子在刚刚出生到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喜欢使用所有能用的身体部位,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

那个时候的心理就是一种自发的本能,这种本能是为了将自己内心的渴望变成现实。

但是,这种行为只是在本能的支配下进行的。例如,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既不会说自己饿了很久,也不会说自己必须吃东西,否则就会饿死等话语。

在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忍受不了自己挨饿,这是身体上的一种病痛。所以,我们必须要吃到东西才行。这跟孩子的内心渴望是一样的。只有找到了可以填满内心的东西,孩子才能存活下去。

这种对于内心世界吸取营养的渴望是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我们会对我们的生活表现出浓厚的热情。

可是,这种热情也不是一直存在的,它就像是心脏的悸动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所以说,这种心理就是一种助推力,孩子们能够向世界注入自己的热情,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将其变成支撑我们身体的能量。

所以我们对于健康孩子的定义是:“他们所在的世界是他们自己所追求的世界。”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就不能生活在自己想要的世界里,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成年人的孩子,会变得过度依赖,喜欢幻想,智力不高。

除了这些,如果孩子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自己的热情,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对不好的事物感兴趣,并且希望自己能做到。

我们都知道,把一个东西拿起来扔掉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孩子的健康心理也是如此,他们的心理活动也会很简单地就偏离轨道。

举个例子当孩子们看到金灿灿的手表时,如果有一个孩子渴望拥有它,另外的孩子即使不知道这个表的用途,也会抢着占有这块表。

为了得到表,孩子们暴力相向,假如在打斗中表被破坏了,他们也不会心疼,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想要得到拥有的东西,只能用这样的方式。

在我看来,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成长方向正确与否,要看他是付出爱心,还是他想要自己的利益。所以,如果他们选定了自己的方向,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孩子们对待周围物品的占有欲,就好似是乌贼用自己的手去抢食物一样,假如他们没有抢到,那么谁也别想得到。所以,孩子们会表现得像抓住生命一样,抓住自己渴求的东西。

在这场抢夺大战中,谁的力量强大,谁就能获得胜利。孩子们因为想要拥有的物品一样,所以这种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就让他们变得不近人情并且残暴。

我们千万不能听任孩子不断冲突,因为如果这种冲突发生得太过频繁,那么孩子们的心理就会失衡,孩子们也就不会沿着正常的轨道前进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干涉就晚了。

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学会重视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那种财富、利益要让他们学着漠视。

假如说,我们周围的孩子已经陷进追求利益的泥潭中,那么他们的心理就会支配他们,让他们利用别人的力量得到利益。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求往往让我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不止是力量强大的孩子,那些身体瘦弱的孩子也会出现这种渴求的心理,当然,在冲突中,他们只能是失败者。

在观察他们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不去直接进行竞争,他们更愿意悄悄地收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觉得这跟艺术鉴赏家很相似。可是,他们的收集能力很差,许多东西都杂乱无章地放置着。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我们翻看一个人的衣兜,我们总会找到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可以说,收藏已经变成一种本能。

可是在我们看来,孩子收集东西再正常不过了,假如有人也看上了他们的藏品,那么就要通过争斗,来决定藏品的归属权。

我们在对这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认同了阿德勒的观点,他说,人类之所以在长大后有那么浓重的欲望,是因为在孩提时期就充分表达了的情绪。

假如说,孩子们喜欢那种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的物品,并且一直收藏着,那么这些东西可能会成为孩子偏离轨道的引导者。

但是,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们的这种习惯却被当成一种好的习惯,家长们觉得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也是这个社会的需求。所以说这种习惯在家长的眼中是被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