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10282900000032

第32章 成年人有责任帮助孩子

孩子对暗示很敏感,这可以看作是他内在敏感性的表现。这种敏感性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很有好处,我们称其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

儿童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一个模仿者,在观察的过程中,会被成年人的一些行为所吸引,并会自然地去模仿这些动作。

在这方面,成年人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感。成年人可以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鼓舞,因为对孩子而言,成年人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儿童可以通过看书学会自我引导。

成年人若想让自己的指导是正确的,就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缓和的心态来慢慢地行动,这样儿童才能清楚地看到成年人行动的整个过程。

若是成年人拒绝这样做,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行动,这样就不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到任何作用。成年人会用自己的节奏来代替儿童的行为节奏,将自己的快节奏或标准施加给儿童。

暗示针对的主要是感官,只要是事物对儿童有强大的吸引力,儿童的感官就会感觉得到,这种感觉会转化为内心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会激发出儿童潜意识里的各种行为活动。

即使是刺激感官的对象,只要儿童认为它们有吸引力,也能得到一种强有力的暗示,从而让儿童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

莱文教授用电影记录了一个心理学实验,这部电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儿童对一些相同的物品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用以区分有问题的儿童和正常的儿童。

实验对象是我们学校的孩子,他们年龄差不多,生活环境也类似。实验道具是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和玩具,包括教具。

我们开始看电影中的画面,第一组孩子走进教室的时候,好像对桌子上的所有物品都很有兴趣。他们站在桌子旁边拿各种东西玩,玩得都很开心。

每个儿童都欣喜地拿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玩着,玩了一会儿后,就换别的东西再玩。玩完了这个玩那个,就这样一直重复着。

接着,我们看见第二组孩子走进了教室。这组孩子和上一组孩子明显不同,他们的脚步非常缓慢,并会停下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对于桌子上的东西,他们很少拿起,只是在一旁观察着,一点也不主动。电影的下半部分一直是这种情况。

那么这两组儿童中,哪一组是有缺陷的儿童?哪一组又是正常的儿童呢?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有缺陷的是第一组。他们兴致勃勃地玩着每一样物品,显得活泼开朗。

可是,其他看电影的人的看法好像和我们的看法截然不同。

在人们正常的情感和以往的经验中,成年人会认为活泼积极的孩子是反应敏捷且聪明的孩子。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正常的儿童在长到一定的阶段后,会变得安静和理性。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二组孩子在长期凝视一样东西,并且站着不动,他们在认真地沉思。孩子可以以理性的方式安静地活动,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认真地思考,这是正常儿童的表现。

显然,这个实验的结论和成年人早已认同的其他观点相冲突,因为大家都普遍地认为,只有聪明的孩子,才会像电影里第一组孩子那样活动。

可是我们在学校经过大量的观察后发现,正常儿童的行为和平时我们说的并不一样。他们的行为伴随着思考和沉思,他们在行动的时候会受到理性的控制和指导。这样的儿童同样会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会对有兴趣的东西反复研究并且利用它,这种自我控制是难能可贵的。

儿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要能控制自己的运动器官,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理性约束,而不是无目的地到处乱跑。

对一个人来说,可以用审慎且沉思的方式行动,这是很正常的。这表现了一个人有着自律意识,外在也很有序。

如果儿童没有这种内心的控制力,就很难自控,那么外来的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取代自身的意识,就像没有航行方向的船,只能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

外界的意识不能使一个儿童做出正常的行为回应,因为外在的东西永远也不会为儿童的行为提供引导。

一个真正受外界力量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就和人格分裂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情况在儿童的身上体现出来时,儿童就会因此错过很多的发展良机。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儿童看成一个成年人,这个成年人乘着热气球到了沙漠里,突然,热气球被风刮走了,成年人就独自待在了沙漠里。他放眼望去,沙漠里没有一件东西可以代替热气球,他被困住了。

这样的情况会在成年人身上发生,也会在儿童的身上发生。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儿童就会和成年人产生冲突。可是儿童的心理机制不健全,表达方式也不清楚。这样就会使儿童成为某些因素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