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和我们心灵相通的朋友,不仅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伙伴,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使我们人生完整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十几岁的时候,是最喜欢交朋友的,因为一旦进入到30几岁,有了稳定的职业,对于人生的价值和取向也趋向平和了,那时候,对于朋友的界定会越来越鲜明。二十几岁的时候,对于朋友没有特定的要求,三教九流,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朋友多是面子嘛,至少能证明自己人缘好。
俗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年轻的时候,多交朋友,能令我们见多识广。从不同的朋友身上学习到不同的东西,加深我们的生活阅历,但是朋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我看未必。
二十几岁的人往往迷信于朋友越多越好,以为朋友多就是路子多,就是人脉广。实际上,人脉太广了也是一种浪费,也许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结识不同的朋友,也获得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见解,但是如果这些花费了时间去获得的见解,与你的工作或者生活都不搭边,就会成为一种人际泡沫。看上去光鲜亮丽,实际上一捅就破。
很多二十几岁的人,身边朋友无数,但是仍会惆怅地感叹:真心的朋友真是少啊。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心境,是千帆过后的深刻认识。因为你可能会认识很多人,但真正交心的人却并不多,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身边朋友多,但却知己难求的原因。
至于坏朋友,我想,每个人都有可能遇上,只要遇上一个,就不想遇上第二个。朋友有好有坏,在人的一生中,未必幸运地不遇到一个坏朋友,所以在结交朋友的时候,要认清楚对方的言行是不是对自己有益,不能不分好坏地都讲义气,不计后果地为朋友担当责任,或者两肋插刀。
结识二个朋友,要认真地去了解对方,和对方沟通,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所以,在茫茫人海中,如何对朋友下定义、做取舍,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还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力。
也许有人会说,有目的地去结识朋友太势利了,朋友之间应该是没有任何利益条件的。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和一个人交往,不一定非得从对方那得到什么,但是最起码的,彼此的信任要有吧,有什么话题也能聊到一块去吧,总要弄清楚对方的来路,不能只要是个人都做你的朋友呀,如果无论好或者坏,统统都是你的朋友,那么,周围人又会怎么看你呢?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上进心,是不是有思想,不用抓住他一个人研究,只要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如果他周围的朋友都是善良正直、成熟稳重的,那么,他应该也不会是内心阴暗的人;如果他周围的多数朋友都是心术不正、游手好闲的,他多多少少也会沾惹一些坏习惯,如果不加引导和制止,还有可能会变坏。
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成长的朋友,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交朋友时应该注意的事情,年轻的时候,一旦交友不慎,将会引发很多麻烦,更有甚者,还会因为朋友的教唆和自己判断力、人生阅历和定力不够,而一步走错,误入歧途。
也有人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每个朋友都有可能给你指引一条路,但是路太多,你走哪一条路好呢?所以,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哪怕再好的朋友给你的建议,也只能作为参考;更不能听取了朋友的建议,但是转头又后悔了,而把这些过失都归到朋友的身上去。因为,—切的决定,都来自于你的内心,是你自己的选择。
朋友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那么一两个朋友,能够和你心灵相通,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而你也需要懂得,不必将自己的生活和个性都设为透明。为人处世,不需要把自己的全部事情告诉每个人,如果你将自己的全部,通透地放在所有朋友面前,受伤害的几率也很大。
二十几岁的人,切莫为了数量的多寡去无限制地结交朋友,要为了自己生活的质量去认识对你有益的朋友。一生中,能认识三五个对你能起到正面引导和积极思维的朋友,无论任何事情都会给予你最好建议和帮助的朋友,已经是幸运。
今天,当你打开电话本,你能找到这几个对你的人生有益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