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这才是战争
10279500000028

第28章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怎么会发生的?对此我很有疑问,史书均称韩国申不害为相后,国力富强,诸侯不来侵扰,可马陵之战就是发生在申不害相韩期间,韩国被魏国攻打,眼见着就要灭国了,向齐国求救,才有了马陵一战。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称:齐宣王二年(此处为误,应为齐威王十六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于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

《史记·魏世家》称:“(魏惠王)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

《史记·赵世家》称:“(赵肃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称:“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战国策·齐策·南梁之难》称:“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愬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田婴北面而朝田侯。”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结合以上的资料,我个人认为:所谓“申不害相韩,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估计又是太史公采纳了战国时纵横家们专门溢美诸子百家风云人物的虚构夸大之词。战争起因应该是桂陵之战后战败的魏国在申不害眼里成了纸老虎,在上次的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时,申不害就极力鼓动韩昭侯救援赵国,为韩国争取了利益。为了进一步图谋韩国利益,申不害又策划了赵韩两家联合攻魏,结果却被魏将庞涓各个击破,赵军先败;魏国怨恨韩国策划联合赵国攻打它,是主谋是坏分子,在击破赵军后对韩国实施穷追猛打,战败后的韩国才向齐国求救。

齐国虽然答应救韩,却一直坐山观虎斗,除了史书中的说辞外,原因也很好理解,魏国是当时的强国,韩国经过申不害变法后国力也大大加强,都是齐国向东发展、争霸中原路上的劲敌,现在两强相争,必有一伤,对齐国来说是一举削弱这两个竞争对手的大好机会,齐国乐得坐享其成。

果然不出齐国所料,得到齐国口头出兵保证的韩国胆子翻了几番,连着和魏军干了五仗,可惜虽然经过了申不害变法,但实力还是不济,韩军五战五败。齐国明白,再不出手,韩国就要完蛋了,于是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再次进攻魏国,目标和上次一样,还是大梁。现在一般认为齐军进军路线为:临淄→曲阜→亢父,由定陶进入魏境。我觉得不妥,这样走是要经过鲁国和宋国的,没准宋国就会认为齐国扬言攻魏,其意却是灭我,此乃假道灭虢之计,说不定就会和齐军干上一仗。二来,齐军后来撤退又是从魏国东郡一带走,要是开始没从这走,那此地的魏军肯定保持完整,退军时势必会和魏国东郡的守卫部队发生遭遇,哪里能这么轻易撤退到马陵。所以我认为齐军的进军路线应该是:临淄→东阿→甄城→定陶→外黄,利用魏军主力攻韩之际,攻破了魏国的东郡,然后兵锋直指大梁,是原路来原路回去。

虽然桂陵战后,孙膑以德报怨,释放了战败被俘的庞涓,但庞涓并不领情,估计这老小子日日夜夜都想着要报仇。现在机会来了,齐国再次干涉魏国内政,干预三晋之间的内部矛盾,对齐国恨得牙痒痒的魏惠王和庞涓一致认为应该给齐国这个整天想当“国际警察”的流氓国家以颜色。

对于魏国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战胜齐国那是相当地有把握,魏国武卒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战士,魏国东征西讨,全凭这支部队。魏惠王和庞涓对自己的部队是相当地有信心,荀况甚至说:“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在这个认识基础上,魏惠王定下决心,在本土集中主力部队和齐军会师决战,从而一举彻底解决纠缠了他几十年的齐国问题。于是他命令庞涓迅速从韩国回师,并集结在首都大梁的精锐卫戍部队,让儿子太子申带领,待庞涓到达后,两军合为一军,在外黄与齐军决战。

然而齐军的军师孙膑可不打算和魏军硬碰硬,他的血管里流承着的是孙武的基因,凡是能以智取胜的,绝不会像莽夫一样去角力,更何况齐军单兵战斗力本来就不是魏武卒的对手,就算是对手也犯不着去死拼啊。于是在闻知魏军主力已在大梁集结,正要向外黄前进后,齐军主将田忌在孙膑指导下,向齐国退兵了。

现在说到马陵之战一般都是说孙膑的“减灶之计”,当然这绝对是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在这节里讲的是其他因素。首先要看到,在孙膑指导下齐军退军的时机把握得比较好,这样就和魏军保持在一天行程——大梁到外黄的行程——大约50千米,这个距离肯定就是孙膑心中设定好的安全距离。第二,撤退途中的每日行程亦把握得相当好,始终和魏军保持大约一日的行程。这个行军速度是很有讲究的,既不能快,快了魏军追不上你,说不定魏军就不追了;也不能慢,慢了会在非计划作战地域被魏军追上,那就只能被迫和魏军主力决战了。所谓的“减灶之计”必须在这样的行军速度基础上实施,不然就没有意义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来,齐军第一天行军40千米,魏军第一天行军40千米,在庞涓看到十万灶的地方,魏军和齐军还是保持一日行程相距约50千米。齐军第二天又行军40千米,魏军第二天还是行军40千米,在庞涓看到五万灶的地方,魏军和齐军相距还是保持50千米。看到齐军只剩下五万灶时,庞涓势必会加快行军速度,那么孙膑肯定会考虑这一点,所以第三天齐军加快速度行军50千米,魏军也一样行军50千米,到了庞涓看到三万灶的地方,魏军和齐军之间还是相距50千米。

这50千米的距离是必须保持住的,齐军的单兵战力不及魏军,正面交战胜利把握太小。兵法曰:“敌则能分之。”现在两军兵力大体相当,都是十万人,齐军想要战胜魏军唯一的机会就是分割魏军,各个击破。但庞涓在战国诸将中也是一把好手,两军正面对垒的话,齐军想要突破分割魏军谈何容易,反而是被魏军吃掉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孙膑想出来的分魏军兵力的计划就是让魏军奔袭,使魏军快速部队和较慢的重步兵分开。而这个计划成功的保证就在于,一是让庞涓相信齐军士卒逃亡,兵力大大减弱,也就是“减灶之计”,只有齐军兵力下降的情况下,庞涓才敢于实施奔袭。二就是这个50千米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在“减灶之计”上再加的一个保险,超过这个距离庞涓也不会奔袭,因为一天的急行军是赶不上齐军的,反而把自己弄得疲敝,陷入危险境地;不足这个距离,一来齐军自己有被魏军提前追上的危险,二来就算魏军不能提前追上,但其前后两军到达的时间就会很接近,时间不足以让齐军歼灭突前的奔袭魏军。可以看到,光谈“减灶之计”,而不谈两军间的行程不是正确研究马陵之战的方法。

现在魏军还是距离齐军50千米,庞涓看到齐军灶台减为三万灶后,胆子壮了很多,认定齐军怯战,于是决定奔袭。齐军第四天又行进了20千米,4个小时后在将近中午时分到达马陵,一边布下埋伏,一边养精蓄锐准备战斗。对庞涓来说他的奔袭距离就是70千米,以每小时8千米多点计算,大约比齐军晚4个小时到达马陵,参与奔袭的应该是战车部队和骑兵,人数不会超过两万,更有可能是一万人;这时魏军的重步兵——魏武卒和庞涓相距应该在30千米左右。

其时正是一月,下午四五点钟时天色已开始慢慢变暗,当魏军成一列急速通过道路狭隘的马陵道时,遭到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的突然袭击,齐军以“拦头截尾”的战法,万箭齐发,在这样狭隘的地形魏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以十打一,战斗在一两个小时内结束,庞涓自杀,奔袭部队被全歼。在这段时间内就算魏军的后队得到消息,也开始全速奔袭,至少也得小半天才能到达战场,更何况当时没手机,后面的部队是不会得到消息的,他们还认为庞涓将军肯定已经打败齐军,自己只是过去捡战利品的。歼灭庞涓的前军后,齐军整顿队列,以战斗队形向后面的魏军步兵靠去,只要在阵前高高挑起庞涓的首级,魏军士气就会大降,军心大乱的魏军是无法作战的,而且两军接战时一个是以战斗队形,一个还是行军队形,魏军明显要吃大亏。最后魏军主将太子申在混战中被俘,主将被俘、副将被杀,魏军彻底大败。

这就是马陵之战,孙膑对两军行军速度和距离进行了精密的计算,并利用“减灶之计”,使得魏军自动分割成两部分,送上门去给齐军各个击破,堪称利用敌军的奔袭作战以形成分割敌军的战场态势之经典战例。庞涓能够正面使用魏武卒的精锐战力而称雄诸侯,可在更善于用脑子打仗的孙膑面前却一败涂地,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