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伸出钢铁的臂膀
10276500000005

第5章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中国民主革命者。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以通俗的说唱体著作《猛回头》、《警世钟》等,宣传革命思想,影响甚大。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未成,逃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编辑。同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他于12月8日在横滨海湾愤而投海自杀,留下绝命书,鼓励同志誓死救国。有《陈天华集》。

以身殉国,唤醒同胞

陈天华于1875年出生在湖南新化,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个书生,家里穷,他在家里设教,教孩子读书识字。为了生计,陈天华去给别人放牛,弄一碗饭吃。直到15岁那年,家境有所好转,陈天华才进了私塾。

陈天华读书的时候,对乡间的民俗文学感兴趣。他小时候喜欢民间流传很广的传奇小说。他还用那种通俗语言写小故事、小笑话、山歌小调等。他成了一个运用通俗语言进行写作的聪明学生。由于生活在劳动人民中间,陈天华深深体会到了人民大众生活的困苦和艰辛。他感到这个社会不公平,便立志长大以后改造社会,为人民大众的幸福创建一个崭新的天地。

在陈天华的家乡,有人仿效省城梁启超任教的时务学堂,办起了新式学堂。陈天华就人了当地的新式学堂继续学习。

陈天华的老师是个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在课堂上,经常宣扬梁启超、谭嗣同的变法维新主张,陈天华日益受到新思想的感染。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志士的鲜血染红了那个令人悲痛的年代,同时也唤醒了一批知识分子。他们认识到,改良维新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革命,才能有出头之日。中国才有希望。

陈天华参加考试,取得了官费留学的资格。在去日本之前,陈天华担心到日本之后,读不到中国的书籍,就制订了一个读书计划,大量阅读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陈天华被选为留日学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家乡,这在当时是受到众人羡慕的。

1903年春天,陈天华到达日本东京。陈天华刚到日本就投入到由留日学生掀起的拒俄运动中去。他积极参加了“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等爱国组织,开展爱国活动。

他被爱国激情所冲动着,给家人写信,信中大谈他在日本的爱国活动和一些革命的思想,没有儿女情长,也很少提及思乡之心。

一天晚上,陈天华刚刚参加爱国活动,回到宿舍,思绪既热烈又愤懑。他咬破指头,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指刷出了五个血字:“敬告湖南人”,接着将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倾泻到纸上。

陈天华给家乡父老写完信之后,又给湖南各个学校写信。陈天华写出了几十封血书。湖南的许多人都收到了他的血书,人们都为他的爱国激情所感动。

就在这年冬天,陈天华和黄兴被爱国同学推举为归国革命运动员,回到湖南开展革命运动。

1904年2月,陈天华和黄兴、宋教仁等湖南爱国志士在长沙组织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但起义失败了,陈天华又到了日本。他意识到,革命就要先做舆论工作。起义失败,主要原因是人民大众还没有被发动起来。所以到日本后,他大力宣传革命的道理。

从1903年夏天起,陈天华就开始写宣传革命的文章。最有名的是《猛回头》和《警世钟》两篇,这两篇文章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初稿。他回湖南发动起义之际,就将这两篇文章印成了两本小册子,在学校和新军中广泛散发。

两本小册子很快在学生、军队和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一连被印刷了十几次,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革命书籍。同时,这两篇文章使清王朝感到了末日的来临,他们将其列为“禁书”、“逆书”,严禁流传。但两本小册子却越来越广泛地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就连伟大革命领袖毛泽东也说,他青年时代是读了陈天华的两篇文章之后,才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

人们尊敬地称他为“革命党的大文豪”。

1905年,孙中山从欧洲到了日本,陈天华与孙中山相见了。孙中山一见陈天华,就对陈天华的《猛回头》一文中的观点赞不绝口,并分析了革命形势和他的主张。

陈天华十分敬佩孙中山,他表示要站到孙中山的大旗下,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伟大的民主革命事业。

他写了许多战斗性极强的文章,又在同盟会里担任组织工作。

但是,随着学生革命行动的日趋激烈和明朗化,清朝反动政府勾结日本政府对学生运动进行镇压。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益投降了清政府。陈天华非常悲愤,他决心以死抗争,留下绝命书,激励同志救国。

敲响警世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险。为了救亡图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但又相继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纲领,并为传播和实现这个革命纲领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陈天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1903年,陈天华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他夜以继日地开展革命斗争,写文章进行革命宣传。他还写下了几十封血书,陈述民族之危机,亡国之惨痛。字之血,声之泪,以唤起人们的觉悟。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陈天华担任书记部工作。他起草著名的《革命方略》,并写许多革命著作《猛回头》、《警世钟》、《国民必读》、《中国革命史论》、《狮子吼》等。

清政府惊恐失措,对革命运动残酷镇压,对革命者大肆逮捕和残酷杀害。但是革命党人照样在街头演说宣传。

反动的清政府为了扼杀革命党人在海外、特别是在日本的活动,就暗中勾结日本政府,企图进一步加以迫害。1905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项对中国留学生所谓“取缔规则”。这个反动措施激起了全体中国留学生的极大愤怒,8000多人罢课表示抗议,革命党人更是大力展开爱国主义的鼓动和宣传。日本政府十分恐惧,便通过《朝日新闻》等报纸,诬蔑中国留学生的正义行动是“乌合之众”,“放纵卑劣”。陈天华当时对日本政府“剥我自由,侵我主权”的反动行为是极为愤概的,但他对斗争前途没有信心,怕这个斗争“不能持久”。他又看到留学生中“有为之士固多”,而也有“求利禄”的人。因此他忧心重重,不能自拔,就决定以自杀的行动来激励人们“有所警动”,“共讲救国”。这一年的12月8日,他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在日本的大森海湾投海自杀,其时才30岁。

陈天华的崇高的爱国热情,激励了许多中国留学生,他们组织敢死队,向中国公使、日本政府一再提出强烈抗议。纷纷离开日本,先后罢学归国的就有2000多人。陈天华的《绝命书》,表现了他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和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先烈的血没有白流,中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人只有为国家做有价值的事,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