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根本的处世之道
10274900000006

第6章 言行如一事可成

魏文侯派吴起担任西河的太守,西河西边就是秦国,秦国有个城池靠近秦魏边境。驻守这个地方的秦国十兵经常来西河骚扰边民,西河百姓久受其害,对秦国士兵恨之入骨。因此,吴起一来,就决心要将这座秦城攻下。

可是,吴起手下兵力不足,临时征兵又很难征到。怎么办呢?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一天,吴起叫人把一根车辕子搬到北门外面,并把它斜靠在北门的一侧,旁边贴着一张告示:“如果有人能将这根车辕子搬到南门外面,本太守将赏给他良田二十亩,上等住宅一套。”落款处是吴起的亲笔签名,并赫然盖着西河太守的大印。

消息很快传开了,许多人围着车辕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可就是没有人动手去搬。

一直到傍晚时分,北门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看了看告示,又看了看车辕子,将信将疑地问那负责监守的士兵:“这是真的吗?”

“你没看见太守的大印吗?”那士兵回答。

小伙子心里还有些狐疑,但他决定试一试。于是,他扛起车辕子,迈开大步,穿过繁华的闹市区,一直送到南门外面。小伙子身后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一方面嘲笑小伙子白日做梦,想得到飞来的横财,另一方面也想看看事情的究竟。

负责监守的士兵看见车辕子被送到了指定地点,就领着小伙子进了太守府。不一会儿,小伙子出来了,他满心欢喜,手里拿着太守赏给的田契和房契。看热闹的人见了,眼红得不得了,后悔这么简单的事,当初自己为什么就没有试一试呢。

第二天,吴起又叫人把一石豆子放在东门之外,出告示说:“假如有人把这石豆子送到西门外面,本太守将像昨天一样给予奖赏。”落款处依然是吴起的亲笔签名和西河太守的大印。

这一次,人们都争着去搬豆子了。搬运的人同样得到了赏赐。自此以后,西河百姓人所共知:新来的太守言出必行,很守信用。

吴起发现时机已经成熟,就出了第三张告示:“本太守明天将领兵攻打秦国的那个城,为西河百姓除害。现在大量征收壮丁,希望大家积极参军。攻城时,首先攻上去的,将封为国家的大夫,并赏给上等的住宅和田地。”落款处当然还是吴起的亲笔签名以及西河太守的大印。

百姓见了告示,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军,不一会儿就征集到了足够的兵丁。第二天,吴起率领人马向秦国那个城发起猛攻,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势不可当,仅仅一个早晨的时间就把秦国那个城拿下来了。

赏罚分明,言出必行。虽然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如果没有诚信为基石,赏虽重矣,少有勇夫。由此可见,讲究诚信是执政者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