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女孩是娇出来的
10269600000036

第36章 让爱心伴女孩成长

在父母的眼里,有时女孩的爱心是幼稚的,但是父母不要嘲笑、打击她。因为如果女孩的爱心遭到父母的质疑,她就可能会放弃“爱”。父母要在女孩爱心萌动的时候,给予她鼓励、引导,让女孩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

生活中,有的父母会抱怨:自己对孩子疼爱有加,而孩子却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说过:“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刚出生时就具有善良和同情的天性,如果后天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那么,孩子善良与同情的天性就会消失,也就不会有爱心了。所以,女孩是否有爱心,关键在于父母能否对她正确地引导与培养。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1.父亲要尊重并爱护女孩的母亲

父母是女孩的首任“爱”的老师,她正是从父母彼此相爱、忠诚相待那里感受到家庭之爱,并且学会爱别人。父亲要尊重、爱护妻子,并教育女孩热爱并尊重她的母亲,因为女孩正是从爱母亲开始扩大到爱老师、爱他人、爱科学、爱祖国。

父亲对女孩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女孩对母亲的态度。从父母恩爱、彼此尊重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女孩,她对家人温和亲爱,对外人也谦让有礼。

每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总要让人在校门口挂上大幅红字标语:“孩子,请爱你的母亲!”因为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感情就是母爱。爱妈妈是女孩“爱”的萌芽,“善”的开始。

父亲要告诉女孩尊重自己的妈妈,不要对妈妈高声大嚷,不要嫌弃妈妈的唠叨——因为这也是妈妈的爱;教女孩关心自己的妈妈,体贴妈妈的困苦,在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刻,站在妈妈的身旁说:“妈妈,不怕,有我在这里。”让女孩感谢妈妈,感谢妈妈为了她付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宝贵的一生。时间一长,就会使女孩拥有爱心。

2.鼓励女孩表达自己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玩女孩喜欢的游戏来培养她对爱的表达能力。比如,在“过家家”的游戏里,娃娃生病了,该怎么办呢?父母可以引导女孩给娃娃吃药、帮娃娃盖好被子休息,轻轻地和娃娃说“乖,我陪着你”。

父母还可以和女孩进行“换位游戏”,女孩扮演“妈妈”或“爸爸”,父母扮演“孩子”。让女孩想想父母是如何爱自己的,并通过装扮尝试表达爱。在女孩表现出爱的言行时,父母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更能激发女孩去表达自己的爱。

3.通过点滴小事培养女孩的爱心

父母要成为女孩爱心的发现者和讲解员,不失时机地对女孩进行爱心教育,及时进行爱的传递,让爱心从小在女孩的心中萌芽、成长。

一位母亲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她带女儿去公园玩,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她给女儿买来一些果冻。这时,她注意到身旁有一个小女孩,也坐在那里休息,女孩的妈妈可能有点事儿暂时离开了。她看到女孩用渴望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女儿吃果冻,于是,她就对女儿说:“宝贝,给这位小妹妹吃点果冻好吗?”“不,我要自己吃。”女儿不同意。她只好继续耐心地对她说:“宝贝,要是妈妈有事情不在你身旁,而这位小妹妹在吃果冻,你想不想吃呢?”“想。”女儿毫不犹豫地说道。“这就对了,现在你把果冻给这位小妹妹吃,等到下次妈妈不在你身旁的时候,那位小妹妹也会把东西给你吃的。”女儿想了想,终于拿了一些果冻给那个小女孩吃。这位母亲不失时机地对女儿进行了爱心教育,使女儿学会了体贴别人,关心他人。

4.拓展女孩的交往范围

父母如果总是把女孩关在家里,是培养不出她的爱心的。因为在家里,女孩属于“弱势群体”,理应享受很多“特权”和“优惠”,父母总是不知不觉地让着孩子。父母应该把女孩带出去,与小区里的人照面,与同龄小朋友交往。这样,父母才会发现女孩在没有“特权”和“优惠”的情境下,能不能识别他人的好意,能不能回应别人的好意,如果出现了不顺利的情况,女孩的应变能力怎样。这些都能反映女孩“爱心情商”的高低,这样,父母就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女孩表达爱心的能力。

5.多与女孩进行闲谈式的情感交流

女孩一旦养成任性自私的习惯,就会“我”字当头,自我情感体验(高兴、不高兴)意识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说理教育会令她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父母要用闲谈的方式与女孩交流,即父母尽可能创造或利用与女孩相处的机会(吃饭、旅行、逛街等),不失时机地与女孩进行闲谈。父母可以谈些女孩感兴趣的事情,缩小彼此的距离,并适时地抓住谈话中某些可以“抒发情感”的内容,真诚地道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给女孩创造一个了解父母情感世界的机会。女孩会由此对父母产生亲近感和朋友式的信任感,而建立在这种关系下的爱心教育也易于被女孩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