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女孩是娇出来的
10269600000014

第14章 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可见,如果父母能够和女孩坦诚沟通,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就不容易产生矛盾与隔阂。

随着女孩年龄的增大,她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并开始有了和父母不一样的想法。于是,有的父母就开始反对制止,有时,女孩的一些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在他们制止的同时熄灭了。其实,父母应该坐下来听听女孩的想法,给予正确的指导,多站在女孩的角度去看问题,多体验一下她的感受。

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是对她的尊重,也是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避免和减少女孩对父母的戒备和猜疑,弱化和消除对话过程中的不愉快,能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女孩,从而使对话朝着期望的方向进行。反之,如果父母事事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么,亲子关系就会非常糟糕。

张含是一位心理医生,最近,她接待了一对水火不容的母女。女儿凌莎说:“我妈回家我就进卧室,吃饭做作业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早上等她上班了我再上学,一天下来基本上可以不说话。”母亲和凌莎就像陌生的房东和房客,按凌莎的话说就是“相敬如宾”。

在凌莎的印象中,她和母亲之间的交流似乎从来就是三句话不到就开始吵架了。就连偶尔的一次三人坐在一起吃晚饭、看新闻的机会,也会由母亲看电视时不时感慨的一句“你看人家的孩子多懂得上进……”变为母亲怒目指责,凌莎为自己辩解,父亲在两边忙着劝架的“家庭大战”。

凌莎的母亲说:“我好面子,说话有口无心,不愿意向孩子低头。其实,我们母女俩哪有什么深仇大恨,我说她也是为了她好,但她倒把我当成仇人、陌路人。”而凌莎说:“我上小学时,妈妈总是说‘去,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赶快做作业去,这次再考差了,看我怎么收拾你’;到了中学,妈妈的口头禅就变成‘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还学会顶嘴了’,我已经习惯了对妈妈那套‘我是家长,我说什么你得听着’的理论。像现在这样,大家互不干涉也挺好。”

听过母女俩的讲述,张含对凌莎的母亲说:“你们母女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沟通,这也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站在凌莎的角度看问题,就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你们之间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凌莎的母亲听后,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中,有的父母只是把自己的观念、思想灌输给女孩,两代人之间就好像上级对下级的生硬模式。而实际上,良好的家庭氛围应该是平等的,父母和女孩之间应该是民主、协商的,父母是女孩的老师,但女孩有时候也是父母的老师。女孩需要的是父母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接近她、了解她,这样,女孩才会觉得和父母亲近,愿意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并吸取父母的意见。因此,父母要和女孩沟通,就要从女孩的立场出发,用她的语言、她的心态与她交流。

晚上睡觉前,妞妞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有件伤心的事。”“哦?怎么啦?”妈妈问。妞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午睡起床时,我一个人抱着被子枕头跑了出去……”妈妈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妞妞是不是睡觉睡糊涂了啊?”妞妞有些沮丧地说:“我不知道啊,全班就我一个人抱着被子出去了。”妈妈问:“哦,那老师是不是说你了?”妞妞说:“没有,张老师就说‘妞妞,你怎么抱着被子出去啊’,我还流眼泪了。”妈妈说:“老师又没有批评你,你哭什么?”妞妞没有吭声。

看到妞妞不高兴的样子,妈妈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怎么能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呢?我觉得没什么伤心的,那是因为我不是当事人。我根本没有用换位心理来平等地看待这件事。这会让妞妞产生不被理解的委屈,也许下一次,她就不想再跟我沟通了。想到这,妈妈赶紧抱了抱妞妞,跟她说:“妈妈知道妞妞很伤心,如果是妈妈,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呢。”这样一说,妞妞刚才僵硬的表情一下子就缓和了很多,一股儿脑把心里话都告诉了妈妈,睡觉时嘴角还带着笑意。

生活中,父母要学会体验女孩的感受。当她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她“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女孩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她的感受。相反,如果父母能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她,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