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生)
10260800000077

第77章 父母与中学生沟通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孩子上了中学后,我们说的话他听不进去了”,“为什么孩子一听我说话,就发脾气呢……”家长的苦恼,反映出他们和孩子沟通存在障碍。

无论是语言沟通、眼神沟通,还是肢体沟通,都是家长和中学生交流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沟通是教育子女的基本手段,无法沟通或沟通不畅,就说不上家庭教育。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共同经验区”,就像两个圆相交,重合部分是共同经验区,没有共同经验区,就形不成沟通;完全重合,也没有沟通的必要。由于父母和子女在知识、经验、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才需要沟通。在孩子处于小学阶段,家长和他们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沟通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沟通经验。但孩子进入中学,似乎变得有主见起来,他们对父母的教育有了审视、选择甚至批判能力,沟通的障碍就突显出来。加上中学生处于心理情绪敏感期,对与父母沟通时父母的语气、神情、态度都比较在意,沟通就成了比较困难的事情。

中学生的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常犯的一种错误就是比较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能接受”。忽视了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容量、心理感受、生活经验、社会背景,缺乏在动态中和孩子沟通,是家长沟通不能的关键所在。

要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有人指出要去把握三种不同的视角同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蹲下身来”看孩子

做家长的习惯从自身的角度看待中学生,而成人的眼光和中学生的眼光实际上是两回事。在父母眼中,有些事情是无聊的,但孩子却认为是很有趣的;有些事情是很复杂的,孩子却认为是很简单的。如早恋问题,不少家长就感到很神秘甚至危险,可中学生不以为然,觉得是很单纯很平常的。因此,父母要“蹲下身来”,调整视角,用心去体会孩子在某种情境中会怎样思考、行事。这样就会产生宽容和体谅,父母便能比较多地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子女沟通起来才会多一些共同的语言。

二、用平等的眼光看孩子

沟通是心与心的交融,不是家长高高在上的高压,有些家长从沟通伊始就缺乏平等对待的气度和态度,说起话来呵斥,满口命令式的语言,这实际上不是沟通,而是训话。这样的沟通,中学生不会接受。

三、用未来的眼光看孩子

用未来的眼光看孩子,就是说对待中学生成长中的失误或不足,父母在沟通时应接受孩子的现状,看到他们不完美,不完美才有追求完美的动机。把孩子放在发展的动态之中看待,对他们永远抱有希望,沟通才会有好的效果。切忌在沟通时总提孩子过去的痛苦经验,“揭短式”的沟通让孩子老走不出失败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