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叫我们从容点
10260000000156

第156章 以假示人者,必以假害己

“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注释”一壶:此指可浮于水上的救命之壶(“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鹘冠子?学问》)。

三窟:狡兔三窟。

“大意”把灵秀藏在笨拙之下,用表面的糊涂掩饰心里的明白,骨子里清高但表面却与人同流,以适当的退让以实现自己的真实目的……这都是处世之法宝和全身之秘所。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说实话,这样的人怎么说都有点可怕,甚至有点让人讨厌。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

古人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你不藏拙,其下场就如同“直木”与“甘井”。而心里明白了你却不装糊涂,那么就得像三国时的杨修,说出诸多谜底,显示了才华,却得罪了曹操。

至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就更不用说了。“同流而不合污”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而“以屈为伸”、“以退为进”则是亘古不变、屡试不爽的处世绝招。

这些处世之道,其妙处是显而易见的,只是用起来颇费工夫。如果你的修养、能力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往往会弄巧成拙。比如,“藏巧于拙”可能被人指责为装腔作势;“用晦而明”会被人说成是阴险狡猾;“寓清于浊”可能顺势就真的合污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以屈为伸”有的时候就可能因为这一“屈”而丧失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人格、机会。如果就此一“屈”而永远也“伸”不起来,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为人,还是应该圆通一些,可以审时度势,但不要勉强去套用某种并不适合你的为人“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