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肥胖症最佳保健方案
10258600000022

第22章 运动时间及运动量

1.最佳运动时间

减肥运动的时间应该安排在空腹阶段。人在空腹时,体内糖的储备已经很少,机体消耗的热量主要由脂肪氧化供应。如果进餐后运动,机体消耗的热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氧化分解供应,体内脂肪分解很少,无助减肥。

减肥运动锻炼的时间和内容在预防肥胖的问题上十分重要。时间上打破传统的“晨练”,内容上也不是“专门”的锻炼。只要把握住这两点,就可达到长期预防的目的。减肥运动的适宜时间是晚上或晚饭前两小时最佳,因为此时运动可以消耗晚饭摄取的能量,防止吃饱后,睡觉时脂肪的堆积。另外,加上一天多余的热量被消耗掉,长此下去,决不会肥胖。同样的运动,下午与晚间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故晚餐前2小时锻炼比其他时间更能有效地减少脂肪。

锻炼的时间在每天下午的4~5时为宜,黄昏7~8时最佳。傍晚4~6时,此时人体生物钟处于最佳状态,精力较旺盛,运动后即可以从晚饭和睡眠中获得必需的营养和充分的休息,有利于体质的增强。假如这段时间无法利用,也可在饭后进行减肥运动。不过进行饭后运动,最好在饭后休息30~45分钟以后再进行,不可饭后即刻运动,也不可饭后剧烈运动。运动前后应有10~15分钟的准备和整理活动。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青年肥胖者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另外,还应尽量避开温度最高和湿度最大的时刻——中午或半夜。

锻炼的内容以自然化、兴趣化的慢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玩球、跳绳、活动游戏等户外活动。因为慢性运动是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减少皮下脂肪的数目、缩小皮下脂肪的体积,慢运动适合消化和循环特点。

2.最佳运动量

肥胖者运动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运动量大虽然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重,但同时也会增加机体代谢负担、有损健康,甚至祸及生命。多大运动量才算合理呢?合理的运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

(1)测量脉搏:脉搏是反映身体机能状态的灵敏指标,通过测量锻炼前后的脉搏来掌握运动量大小,是比较科学的。测量方法:早晨起床前,测出安静时的脉搏次数,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200-安静时每分钟脉搏次数)×70%十安静时每分钟脉搏次数,得出的结果便是锻炼时每分钟适宜的脉搏次数。5次以上高于或低于所得结果,则说明运动量过大或过小。

小运动量,以运动后5~10分钟脉搏基本恢复正常为宜。

中运动量,以运动后5~10分钟脉搏比运动前快2~5次/10秒钟为宜。

大运动量,以运动后5~10分钟脉搏比运动前快6~9次/10秒钟为宜。

(2)以最高心率的60%来控制。用公式表示:最高心率=220-年龄。如果一位50岁的肥胖者,最高心率为170次/分钟,其运动量(运动后即刻脉搏数)是170×60%=102次/分钟。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单纯以此衡量运动量并不是十分恰当,因为50岁以上的肥胖者平时心率就高于这个数值;另外,有些老年人心脏收缩时间延长,运动时心率不能充分地代偿加快,为增加心脏血液排出量,往往升高血压。因此,运动量的掌握应以运动后的自我感觉为主要指标。若运动后感觉疲劳、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睡眠欠佳,则提示运动量过大。

(3)自我感觉:锻炼后有疲劳感,但是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若感头晕,周身无力,四肢酸软沉重,食欲睡眠欠佳,说明运动量过大了,需要及时调整。若运动后无发热感、脉搏无变化或变化不大,则说明运动量过小,应适当增加;倘若运动后或运动中出现胸闷、上腹痛、胸痛、呼吸困难,或头痛、头晕、恶心、出汗等症状应停止运动,并到医院做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若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既看客观标准,又凭主观感觉来判断运动量大小是否合适,就更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