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很多人会说,小孩子对周边的事情感到好奇,爱问问题不是很经常的事情吗?我小时候也是如此啊,的确如此,很多人小时候都有爱问问题的习惯,但当年岁增大,这种习惯也就没有了。当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多人都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对于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成果从来不去探究一下,他们的潜意识里塞满了这些观念:
这种方法是教科书和培训书里面写的啊,我直接用肯定没问题的。
是经理让我这样做的。
我这个月已经把所有工作任务完成了。
这个顾客真麻烦,自己不好好去看产品的说明书。
……
即使在很知名的企业里,持这些观点的人也不少。这些观念是公司最大的敌人,因为这些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无可指责,但是很容易使一个职员安于现状,使自己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说的耸人听闻一点,这些东西就像具有慢性杀伤力的毒药,杀伤的不仅仅是企业,也是员工个人。其实,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问问以下问题:
这种方法虽然是教科书和培训书里面写的,但究竟适不适合我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呢?
经理交待我去做这件事情,我用什么样的方法会做的比较有效率呢?
我这个月已经把任务完成了,可不可以做得更漂亮一点呢?
这个顾客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我们哪些方面的服务没有做到位呢?
……
这些问题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如果真正能够在工作中有这种意识,并且能够把这些问题都回答好,产生的效果可是非常惊人的。我们现在谈起达·芬奇,都会用一种崇敬的、朝拜大师的眼光,都会认为达·芬奇的每件作品都是他来自灵感的创作,其实不然,达·芬奇很多的作品,都是他在为一些当时的贵族们画像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达·芬奇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不把这些工作看作一种差事,简单应付了事,而是在每次作画的时候,经常会问自己一些问题:
在为米兰大公的美女情妇泽慈莉娅画像时,达·芬奇经常会问自己:我怎样利用光与影的效果,才能更好地表现这位美女单纯美妙的笑脸呢?于是达·芬奇把这张肖像设计了一下,让泽慈莉娅那双灵巧的手在抚摸着一只小貂鼠,画中的美女高贵、亲切而且似乎娇喘微微,小貂鼠乖巧、温顺,雪白的皮上,每根银毛都非常清晰,这位少妇如同在聆听天界的音乐,表现出一种如猫儿般的温柔。所以当这幅名叫《抚貂女人》的画问世后,一下子就轰动了整个米兰,达·芬奇成为当地妇女们的偶像,找他画肖像的女人络绎不绝。
在为米兰修道院画教堂壁画《最后的晚餐》时,一直在达·芬奇脑海中闪现的一个问题是:我怎样做才能有一些新意呢?因为在文艺复兴的早期,已经有很多画家为这个故事作过画,在一般的画家笔下,《最后的晚餐》几乎都是这样的结构:一排人坐在桌子后面,每个人姿势相同,而把叛徒犹大分开,安排在桌子的另一面,画面上的人几乎都不相干。但是高明而想有所突破的达·芬奇摒弃了这种结构,他选择了晚餐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瞬间: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一人将出卖我。”他把当时每个人的表情和心理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耶稣无可奈何地把手放在桌子上,眼神里透出失望和愤怒;犹大则紧握着钱包,阴暗的侧面轮廓反映出他的紧张;其他的门徒都透出震惊,都想找出谁是叛徒,但又表情各异;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幅画中,门徒是对称坐在桌子的两旁,每边6人,叛徒犹大没有被单独隔离出来,但是通过画面12门徒表情的对比,很容易就知道谁是叛徒。
……
达·芬奇这种用爱用问题来反思、鞭策自己的习惯,陪伴了他整个艺术和工作生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而平凡人始终都只是平凡人,奥妙也许就在此!
当然,不是说每个工作的人都要成为达·芬奇那样的艺术家,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同样是工作,有些人把他当作任务,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指令,有些人却把他当作一种挑战,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去研究它,不断寻找新的问题,寻求新的突破,其效果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