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阴阳寒热养生智慧
10245000000018

第18章 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是由于肝的阴分不足,或肾阴亏虚,或由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肝病、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引起的阴分亏损而肝阳偏亢的一组症状。既可表现出阴虚之两目干涩,烦热盗汗,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又有阴不制阳,肝阳亢逆无制而见头痛、眩晕、耳鸣诸症。

肝脏体阴而用阳。说的是肝主藏血,血属阴,故称之为“体阴”;而肝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故又称其“用阳”。肝气郁结,情志不畅,气郁化火,可以灼伤肝阴,形成肝阴虚。又肝肾同居下焦,肾主一身之阴,肾阴可以滋养肝阴,肾阴不足,肝阴亦亏损。由于大病、久病及温热病后期,使肝阴受损,均可形成肝阴虚证,阴阳是一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统一体,阴不足,阳相对偏亢。又由于肝气主升发的特点,即形成肝阳上亢的证候。

肝阴虚的证候

眩晕头痛,耳聋耳鸣,麻木震颤,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1:1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肝阴虚的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当中,如头痛、眩晕、胁痛、月经不调等。

肝阴虚的治疗

治疗肝阴虚的方法为滋阴疏肝。常用一贯煎(((柳洲医话》),其药物组成为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3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5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主治:肝肾阴亏,血燥气郁。症见胸脘胁肋胀痛,口苦吞酸,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

肝主疏泄,喜调达,其中疏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节情志,使之心情愉快,精神正常,另一方面指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肝阴亏损,肝阳偏亢,肝气不顺畅,克制脾土。因肝在五行属木,脾胃属土,脾胃受肝气欺侮,则运化失常发生气机不畅,消化功能亦受到影响,故见胁助胀痛,口苦吐酸水。肝肾亏损,阴津不足,故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弱。肝的经脉循行环绕阴器(外生殖器),肝阴不足,气郁不畅可见到疝气瘕聚之证。这里所说的疝气,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疝气有所不同。这里的疝气指两方面,一是指生殖器、睾丸、阴囊部位肿大疼痛;二是指腹部剧烈疼痛,兼有二便不通的病证。这两种情况均是由于肝气郁滞运行不畅所致。所谓瘕聚,指腹部疼痛或胀,但可上下走动,并非固定不移,仍属气机不畅所致。

肝阴不足既有阴虚燥热的一方面,又有阳亢的一方面。如头痛一症,问:什么是肝喜条达,恶抑郁?

答:肝喜务达,是肝的重要功能,指肝主疏泄。宣泄。畅述,此对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脉通利有重要作用。若肝失条达则肝气郁结,可见情绪低沉,多疑善虑,胃口不佳。

问:什么是疏肝?

答:或称疏肝理气,舒肝,泄肝等用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子。延胡索、厚朴等,疏散肝气郁结的方法。肝气如郁结则有两胁胀痛,胸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肝阳上亢头痛较为常见,其特点是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兼两胁胀痛,1:1苦,两颧发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而有力。可用平肝潜阳法治疗(所谓潜阳,是指用质重的贝壳类药使肝阳下潜)。

肝阴不足还可以导致其他的疾病。如女子可引起痛经,其证见经行后一二小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经色暗淡,量少质稀,或有潮热,或耳鸣,脉细弱,舌苔薄黄。

肝阴不足,肾阴亏损,还可引起闭经。证见经血由少而渐至停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或见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养阴清热调经。

肝阴虚的预防及康复

对于肝气郁结的患者,特别是肝火上炎的情况,应积极给予治疗,疏肝理气,同时在用药时适当选用如当归、白芍、生地黄等养血滋阴柔肝的中药,以防患于未然。对于肝气郁结的患者,也不可过用辛香燥烈之品,以免药物过量耗伤阴液。

在肝阴虚的康复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情志舒畅。肝阴不足之人,肝阳易亢,患者大多烦躁易怒,其亲属应给予理解,多做思想工作,避免其情志过激,保持快乐的情绪,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否则,情志不舒,甚则大怒不已,则必然肝火内旺,阴分更伤,使病情加重,甚则肝火大怒,气血并走于上,可发生中风之证。

二是在饮食调养上,应该以清淡为宜,并可适当喝一些养阴的鱼汤、甲鱼汤,或用海参熬汤,以滋补肝阴。切勿饮酒,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羊肉等易助火之品,平素可常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一类的丸药,以利于调养。如果在中年之后,常感到两目干涩,尤其是在看书学习之后伴有腰酸腿软之症、失眠多梦,或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五心烦热、汗出、腰膝酸软等都是肝阴不足,应及时就诊。同:中年人常常肝火旺,请介绍几种中成药。

答:对于肝火旺的中年人,可常吃龙胆保肝丸,柴胡疏肝散,或服用三黄散。

问:什么是脉弦数?

答:脉弦数是肝病常见脉象。数是指脉跳得快,人一呼吸脉跳超过5次。弦,指弦脉,有如手按在琴弦上的感觉,反映肝病。痛证。

问:请问养肝就是平肝吗?

答:不能说养肝就是平肝,平肝是指祛除肝亢之火,使之不能亢土,养肝是指滋养肝脏,肝血虚、肝阴虚之人即需要养肝。由于肝虚阴火,所以有时平肝需要养肝,即滋肝阴,平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