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阴阳寒热养生智慧
10245000000012

第12章 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因而产生火热内扰,功能亢奋之病理状态。又称“内火”或“内热”。

火热内生,多由于阳气亢盛,气有余便是火;或外邪及痰湿、瘀血等郁久从阳而化火;或精神情志刺激,五志过极从阳而化热化火;或久病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而虚热、虚火内生等所致。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火较甚于热而已。火热内生,其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阳气过盛化火

即机体阳盛有余,功能亢奋,转化为火热病变。人身之阳气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本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促进生理功能活动之作用,中医学称之为“少火”。但在病理情况下,由于阳气过盛,功能亢奋,使阴液等物质的消耗增加,甚至伤阴耗液,因此便失去其正常生理作用,而成为病理损伤之因素,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中医学则称为“壮火”,即“气有余便是火”。此气之有余,即指阳气的亢盛有余而言。

邪郁化火

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在其病理过程中皆能入里郁滞,并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湿、瘀血等)和食积、虫积等,亦均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制,实质上也是因为这些因素易于导致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致使实热内结。

五志过极化火

又称为“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惰志的刺激,影响及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生理的平衡,导致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而火热内生。如临床常见的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则常能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则化火,发为“肝火”病证。

以上几类多属实火为病。

阴虚火旺(此属虚火)

多由于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则阳亢,使虚热、虚火内生。一般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功能虚性亢奋之虚热征象。阴虚火旺,其火热征象则往往多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升火颧红等,即为虚火上炎所致。

总之,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实火多源于阳气有余,或邪郁化火,或五志过极化火等。其病势急速,病程亦较短,临床多见壮热面赤、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口舌糜烂生疮,或舌红目赤,甚则神昏、狂躁、舌苔黄燥、脉洪数等症。

虚火多源于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其病势一般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多见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问:中医通常把感冒分为几种类型?应如何用药?

答:中医把感冒分为四种类型,其用药原理也各不相同。

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冷,头痛,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应选用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嗽丸或参苏理肺丸。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灵片等。

风热感冒:症状为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痛,咽喉肿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黄痰,舌虹赤,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应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维生素C银翘片,复方感冒灵片等。忌用羌活丸、理肺(参苏、通宣)丸等。

表里两感(风寒和风热混合型感冒):症状为高热,恶寒,头痛眩晕,四肢酸痛,咽喉肿痛,大便干爆,小便发黄,舌红赤,苔薄黄。应选用表里双解。解表治里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散)、重感片等。注意不宜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若属流行性感冒可服用复方大青叶冲剂,感冒冲剂等。

胃肠型感冒与暑热感冒:症状为恶寒发热,热度不高,恶心呕吐,腹痛泻下,或头重头痛,无汗,四肢倦怠,苔白,脉浮。应选用藿香正气水、午时茶、香霍散等。胃肠型感冒者不能连用保和丸。山植丸。香砂养胃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