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机能实验教程
10239300000010

第10章 实验5 出血时和凝血时的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出血时和凝血时的测定方法,判断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实验原理”

临床上常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血液自流出到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出血时间的长短可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了解小血管及血小板功能是否正常。血液流出体外至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血时(CT)。凝血时只反映血液本身的凝固过程是否正常,有无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

“实验对象”人

“实验用品”消毒棉球或棉签、75%酒精、碘酒、一次性采血针、玻片、滤纸条、大头针等。

“实验准备和步骤”

1.

出血时的测定。用75%酒精、碘酒消毒耳垂或指尖后,将采血针刺入皮肤2~3mm,使血液自然流出。从血液流出时开始计算时间,每隔半分钟用滤纸条吸干流出的血液一次,使滤纸上的血点依次排列,直到血液停止流出为止。记录开始出血至停止出血的时间,或计算滤纸条上的血点数除以2即为出血时,正常为1~3min(纸片法)。

2.凝血时的测定。操作同上,刺破耳垂或指尖后,滴一滴血在玻片上,立即记时,然后每隔半分钟用大头针尖挑血一次,直到挑起细纤维状的血丝为止。从开始流血到挑起细纤维状的血丝所需的时间即为凝血时。正常为2~8min(玻片法)。

“注意事项”

1.以防感染,采血消毒一定要认真。

2.为保证出血时的准确性,采血针刺入的深度要适宜,要让血液自然流出不能挤压,用滤纸条吸血时不能接触伤口。

3.为保证凝血时的准确性,用针尖挑血时玻片要与眼睛平行,应沿一个方向横穿直挑,不能多方向挑动和挑动次数过多,以免破坏纤维蛋白而造成不凝假象。

“思考题”

1.血小板与止血及凝血有关的生理特性是什么?

2.怎样区别出血时和凝血时?其测定有何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