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10237000000002

第2章 干是天职——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办事是干部的天职

当年,有位美国记者问毛泽东同志:“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同志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邓小平同志曾说,“领导就是服务”,形象地表明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掌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用权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成员上任伊始,首先前往西柏坡考察学习,并郑重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等观念根深蒂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必须尽快打破这些旧思想、旧观念。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沈浩同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颂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始终把“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18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有人用这句话形容大包干之后的小岗村。还有人用“偏、穷、乱、散”四个字描述小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村里到处是柴垛、垃圾,环境十分差……2004年春节刚过,小岗村妇女主任韩巧兰在街上看见一个身穿深棕色棉夹克、中等个头、白净脸的中年男人正往村民家里走。一打听,他就是新来的村书记——沈浩。

“他恐怕在小岗村待不了两个月。之前下来的干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村民私下议论道。但这个干部有些不同,一到小岗村,沈浩就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村的家底……“是啊!小岗村肯定难搞,可既然来了,还怕吗?要退缩吗?绝不!”沈浩在日记中写道。

修路——沈浩来小岗村干的第一件大事。

村里友谊大道东边二里多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元。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筛石子、扛水泥、拌砂浆。一天傍晚,沈浩和村干部来到工地,看到刚刚运来的水泥浆卸在地上,找不到铁锹,沈浩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全身都是泥,手也被灼伤。行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村里人叹服:这个沈书记人实在,不是来图虚名的。

保护村集体财产——不久,沈浩又干了一件大事。

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占,多年无人敢过问。敢不敢收?村里几百双眼睛瞅着新来的书记。以前有开警车来小岗村挂职的干部,也没敢咋样。沈浩不怕难,敢碰硬,苦口婆心劝说不通,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钉子户终于被拔掉了,村民们对沈浩刮目相看。

沈浩成了全天候“村官”。他习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和村民平起平坐商量事情,从不坐老板椅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坐沙发,和大家交流‘零距离’,这样老百姓才会亲近你。”

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村里的大事小情、百姓疾苦他都知道。“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邱世兰老人,拄着沈浩送的拐杖说道:“沈浩看原来那根拐棍要断了,怕我摔着,说要给买根新的。我以为他随便一说,没想到他专门买了新的给我送过来。这拐杖拄着踏实。”

五保户韩庆江有一天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后来又安排他去当门卫,如今一月能挣500多元;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口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

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沈浩把小岗村当成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服务群众的“主阵地”、磨砺成长的“大熔炉”。经过多年的栉风沐雨、摸爬滚打,沈浩在把小岗村带入发展新天地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炼”成了熠熠闪光的“金子”。“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当干部就是要为人民办事,为人民谋幸福。只有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才有你。沈浩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战争年代,党员干部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直面生死;在新时期,党员干部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带领人民群众致富,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为民办实事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崇尚实干、尊重实干、呼唤实干的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广大人民群众有难事、急事、愁事,有些问题尽管不大,十分琐碎,但对群众来说,却是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只有尽职尽责为民办事,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

人民群众审视党员干部,最终是通过党员干部是否为民干实事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落实在具体的为人民做实事的实践中。

经过90年的发展,随着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环境和任务发生的变化,党的执政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党员和干部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这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然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在新形势下,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不要搞花架子、形象工程、短期行为;二要讲科学决策,集思广益,反复进行论证;三要讲效益,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相结合;四要使利益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就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是干部的优秀品质什么叫干部?最通俗的讲法是: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可以说,每个地区的发展变化背后,都有当地各级干部的率先垂范、埋头苦干。这是干部的一种责任感,更是一种使命感。

我们常讲“发展是第一要务”,这就首先要求各级干部把所有的心智都用在发展上,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我们常讲“抢抓机遇、埋头苦干”,这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干部先干一步是理所当然的。归根结底,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就是要发挥带头引路作用,积极谋划,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

七坝村位于甘肃省永昌县六坝乡,曾是永昌县最贫困的乡村之一,农田产出率低,种植效益差,群众的顺口溜这样形容当时的七坝村:“走路没路、乘凉没树”。

2001年冬天,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成参观学习了周边地区生态日光温室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提出了“兴建生态日光温室”的思路。

回到家里后,杨文成召集自己的11个亲堂兄弟开会,他给每个兄弟的头上硬压了建一座大棚的任务,杨文成说:“要想带领乡亲们致富,自己先得富起来。即使干砸了,也要从我的亲人开始。”兄弟们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谁也不说二话,9座大棚动工了。看到村干部和杨家兄弟们的大棚动工,村民的心头也动了,部分村民也开始建棚。在那段时间里,杨文成一刻也没有闲过,从选址、征地、规划到修建、育苗、定植,他都盯在一线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那一年的夏秋时节,为了给群众省点建棚的材料钱,他只身一人,上银川、下兰州,起早贪黑,饿了就吃点随身带的干馒头,渴了就找自来水管喝一口凉水,累了就拣便宜的旅馆住,或者干脆找附近的农家借宿。

农民们看到种大棚蔬菜的收入可观,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几年来,杨文成带领全村群众先后建成了5个日光温室示范点,全村温室总数达到308座,达到了户均一座的目标,日光温室收入占到全村人均纯收入的1/3.在七坝村的示范带动下,六坝乡建成了全市的反季节陇椒生产基地。如今,反季节辣椒已成为六坝乡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杨文成总说:“群众不动干部动,是干部就要多干,并且要带头干。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不干就是失职。”在杨文成的带领下,七坝村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杨文成还在为七坝村美好的未来奔波和忙碌着。

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但有些党员干部认为:“自己也就是一个小干部,事事不必亲力亲为。”因此他们不认真履行职责,被动服务的多,主动服务的少;事后服务的多,事前服务的少。拨拨动动,不拨就停。领导没交办的、别人没干过的、文件没写明的,就不去做。有些工作,方案上写得很明确,领导也多次强调,仍然像泥牛入海,声息全无。一旦出了问题,上推下卸,不找方法,只找理由,只想解释,不想解决。这样的党员干部难以造福一方,这是失职的干部,是对不起人民群众的干部。

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最核心的是干部作风的变化。干部作风的变化,首先缘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榜样力量。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恪尽职守、殚精竭虑,更要甘于奉献、不辞辛苦。

古谚云: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发展没有局外人,谁也不能、更无权置身事外。发展能不能迈开步子,振兴能不能找到路子,各项工作能不能有新的起色、新的突破,关键看我们的各级干部怎么“干活儿”:是身先士卒、做出表率,还是牢骚满腹、坐而论道;是事无巨细、谋划在先,还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是求真务实、一抓到底,还是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工作作风不同,精神状态迥异,效果自然大相径庭。

万事民为先,百姓才是头上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指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其中包括干部的政绩为谁,树立怎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一个从政人员的必要条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明白,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因此,真正的政绩,说到底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干出成绩,但关键要搞清楚,什么是真正对党和人民有益的实事,什么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科学发展无从谈起,还会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贻害子孙。

牛玉儒是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他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牛玉儒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忠实地为内蒙古各族人民谋利益。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饱满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在其分管和负责的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牛玉儒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的情感是与百姓的苦与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平时为人随和、待人宽厚的牛玉儒从不轻易发火和批评下属,不过在秘书李理的记忆中他有三次是真的发火了。

第一次是在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前夕,他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视察城建,当看到几处路段便道因赶工期而出现问题后,他非常生气地批评几个负责人:“与其让老百姓骂我们, 不如我骂你们。”第二次是他发现盲道中间有几根电线杆,而且无任何提醒标志,当即生气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不是明摆着害人吗!这盲道还不如不铺。”第三次是正值中午下班时间,牛玉儒的车行至闹市区时发生了堵车。下车后看到是因为施工挖开了马路,他当即十分恼火地拨通建设部门的电话:“这不是多大的工程,几个小时就能干完的活儿,为什么不能晚上干?为什么不考虑会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不便?”

“有困难找我!”这是牛玉儒经常对老百姓说的一句话。他的手机号走哪给哪,包括企业、基层单位,以及孤残老人家庭。他说:“事关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呼和浩特市委督查室主任董利群作过统计:从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牛玉儒一共批阅各种群众来信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文函件314件,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件,他还要求督查室必须跟踪解决问题。

“我们抓经济、搞建设,最后目标,就是让群众在更好的环境里过更好的日子。”牛玉儒多次说过这句话,这高度概括了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牛玉儒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为民、爱民,和群众心连心,成为民众的主心骨和奔向致富道路的带头人;他一身正气,带头实干,为人民做出榜样;他办实事,讲真话,真诚待人,成为人民最信任的人。

老百姓对政府的评判是感性的、直观的,那就是有没有帮助他解决切实的问题,有没有使他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有没有实现他美好又合理的愿景。对于一个干部而言,干部的政绩观与百姓的政绩观基本是一致的、吻合的。

有些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愿意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办不好事业,还损害了公务员的形象;这样的“政绩”,不仅对百姓没有益处,还会妨碍国家发展大局。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有可能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要改变损害百姓利益的政绩观,关键是领导干部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尺度。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体说来有以下4点要求。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

可以说,政绩观是发展观的延伸和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绩。判断政绩观是否正确,就要看它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忠诚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个干部是否有政绩,检验标准就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

3.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

4.坚持实践、群众和历史三者检验的有机统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政绩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政绩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历史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进程,用历史的观点看待政绩,就是要把政绩放到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干实事才是真正的称职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郑板桥一生坎坷,50岁才入仕途,一生为官清正。在做地方官时,县衙萧萧的竹声,都能让他联想到人民疾苦和为官吏者的责任。他曾写下一首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实际蕴涵的内容却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就像这衙门外的竹子一样,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江泽民同志经常引用这句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体察民生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种种难题。也就是说要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事实证明,只有心怀百姓的党员干部才能被百姓们铭记。

1990年5月,郑培民被调往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出任州委书记。郑培民一上任就问:“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当地最贫困的村子——叭仁村。“叭仁”是苗语,意思为山顶上。要到达这个三面悬崖一面山的村寨,需要徒步走上4个小时12公里的陡峭山路。由于自然条件所限,百姓们缺衣少食。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郑培民筹集资金打通了450米的引水渠,架设了电线,修通了简易公路,为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998年,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身受长江、澧水和沅水三大水系夹击,临洪大堤长达400公里,是历史悠久的“洪水走廊”。1998年7月24日晚,安乡县安造垸溃垸。这个垸子里,有县城和5个乡镇、一个农场,共18万人,其中3/4的人口和财产集中在安乡县城。如果县城不保,那么汹涌而来的洪水可以一直淹到3楼。当时的安乡县城,电力中断,一片漆黑,老百姓几乎都搬空了,没有离开家园的人,也搬到了相对安全的顶楼上。

在人们惶惶不安中,郑培民来了。此时已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的他不是象征性地点个卯就走,而是安营扎寨,住进了黑洞洞的县委招待所。“指挥抗洪的省委副书记和百姓一起住进了‘水围子’。”消息不胫而走,人们悬着的心都落了地。郑培民在安乡指挥了“三大战役”:赶在洪水扑到之前,抢修了一条11公里的隔堤,保住了安乡县城;指挥堵塞书院洲溃口,用血肉之躯扼住了洪水之喉;湖北省的黄金大垸溃决后,统帅抗洪大军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北大堤保卫战,拒千里洪峰于湖南省重镇常德市之外……就着堤外滚滚洪水,郑培民坐在堤上,吃着盒饭,静静地度过了自己的55岁生日。

凤凰县曾规划了一条从火炉坪乡到和禾镇的道路,全长约14公里,因为缺钱一直没开工。郑培民知道后,亲自察看地形。他见一个40多岁的苗家汉子用木杈扛着两袋化肥过来了,就问苗家汉子:“你扛这么多东西爬山,累不累呀?”苗家汉子说:“习惯了。”看着群众艰难跋涉的背影,郑培民神色凝重了起来,他坚定地说:“这里的群众太艰苦了,我们就是每天少吃一顿饭,也要尽快把这条路修通!”

随后,郑培民召集有关人员商议,决定尽快开工,并连夜与省交通厅、州政府有关领导电话联系,落实了90万元的修路资金,终于在2000年冬天动工了。郑培民来到工地,经常冒着严寒为群众鼓劲。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几个月后,火禾公路修通了。

“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要使群众认可。”郑培民的质朴语言,是对自己职责作出的最好回答。在湘西群众心目中,郑培民“比天还大”,并不是因为郑培民是州委书记,而是因为郑培民为他们修造了公路、接通了自来水、用上了平价电,这种实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

为民办实事,事不在大小,关键要办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温暖。“人民公仆,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干部的职责就为民办实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干实事是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前提,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都需要靠务实努力来获取。各项工作都要扎根于“实”,讲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这样才能扎扎实实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厦,老百姓身边细微之处的需求,就是建成这座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而给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则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员干部也只有尽职尽责地为群众谋福利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群众欢迎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不变的宗旨。作为共产党员,只有想着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为人民办事,才算合格的共产党员。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深怀亲民之心,精办利民之事,注重与群众进行换位思考,共谋发展良策。正因为这样的人言为心声,表里如一,讲真话、办实事,为老百姓尽职、尽责、尽心,自然会被人民铭记。

人民满意的党员干部是干实事的党员干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真正地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也就是说,干出来的干部,人民信得过,自己立得起,一路走得稳。

身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两次身患癌症,三次提出辞职,然而乡亲们三次挽留他。因为,苦了几辈子的穷乡亲太需要一个领他们过好日子的当家人。这个一米八高的汉子落泪了,他说:“共产党员的那份责任我不能辞。”他就是江苏省涟水县王嘴村党支部书记王伟章。

王嘴村地处江苏省涟水县的东北角,位置偏僻,曾是一个经济落后、治安混乱、集体负债严重、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苏北贫困村,人称“烂摊子”。王伟章却收拾起了这个烂摊子,因为村民们相信他,村民们认为,“他为人正直、有办法带领大家致富”。

王伟章也确实对得起村里的百姓,王嘴村每年都有新变化。但王伟章觉得,王嘴村发展的步子还应更快些,路子还要更宽些。县里搞乡村建设规划,王伟章一听到消息,马上跑到县里找领导,要求在王嘴村搞试点。专家请来了,图纸出来了。可在实施中,遇到了困难,土地置换和建房位置的安排是两大难题。关于土地置换,王伟章实行的是全村统筹、以地换地、相对集中的方法。

比土地置换更难的是建房位置的安排。谁不想要街边的门面房和中心地段呢?为此,亲戚朋友差不多把王伟章家的门槛踏破了。他与村委会其他同志研究,决定采取农村传统的方法——抓阄定位。王伟章和村干部的举动,让全村人心和气顺,各项建设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村民富裕起来了,王伟章却越来越穷。任村支书前,王伟章是村里最早富起来的人,经过商、办过厂、跑过运输、做过企业负责人,年收入几万元。当村支书后生意做不成了,连自家每年收入几万元的木板厂,也因无暇过问转给别人经营,当村支书每年的收入也就是4000元。

王伟章上任前就因患直肠癌做了手术。后来又查出了早期肺癌,为此,他曾经三次提出辞职,但三次都被乡亲们挽留。2002年,随着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村里人的生活蒸蒸日上。王伟章觉得可以放手了,他想退下来,好戏让别人接着唱。结果,开党员大会时,34名党员无记名投票,海选村支书,全都填了王伟章。王伟章也因此成了“辞不掉的村支书”。

如今,漫步在王嘴村的街道上,两边是一排排的两层楼房,马路宽阔、村容整洁,村中广场和农民公园遥相呼应,孩子们的读书声在弥漫着泥土气息的空气中荡漾。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经济富裕、环境优美的省级文明村。

这时的王伟章感到很欣慰:“光我一家富没用,只有村民的楼房都盖起来,村里的环境好了,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我这个村支书才没白干。”

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像王伟章一样为民干实事的好干部,但也有少部分干部,随着职务提升和地位变化,终日琢磨的不是群众的安危疾苦,而是自己的荣辱得失;整天忙活的不是帮危济困,而是官位升迁。不去珍惜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为老百姓谋幸福,反而想慷国家之慨,热衷于吃请。精力泡在迎来送往之中,脑筋用在建立个人感情关系网,漠视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投资和交流。

这些不正之风,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让群众感受到“寒流坚冰”。懂得包装的,就做成“油炸冰淇淋”。不过,外壳的短暂油温,始终掩饰不了“冰淇淋”内在的冰冷,干群之间始终存在一层隔膜。这种情况不根本扭转,“为人民服务”将无从谈起,听到的只会是老百姓的怨声,背弃人民者也终将被人民所背弃。

干不干实事,实事干得怎么样,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老百姓心目中都铭刻着斤和两。党员干部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从政,把时间、精力、感情用在老百姓身上,就能享受事业成就之乐,享受民心所向之乐,才能在老百姓的心中筑起一座座执政为民的无言丰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有形之碑,固然可以广而告之,昭示天下;而真正弥足珍贵,能够流芳百世的,还是老百姓的口碑。尘埃落定时,真正能够被历史铭记的,是那些利国家、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只有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上,才能真正做出利于百姓的政绩,才能成为群众拍手称颂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