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心理健康篇(儿童家庭教育系列)
10232200000010

第10章 5·12大地震对四川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一、5.12大地震后给四川儿童心理健康带来哪些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遭受严重精神创伤的人,帮助他们重塑心灵,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在地震期间和震后,对于受到严重精神创伤的灾区孩子们来说,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分为四种情况:

(1)对于灾区的普通儿童青少年来说,主要问题来自安全感的大幅降低。他们在地震期间和震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很关心自己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同时会担心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父母、亲戚、同学、老师等,会表现出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一系列行为。

其中,有些孩子会出现情感休克,其表现是发呆、反应迟钝、精神麻木、记忆丧失,甚至昏迷不醒。处理情感休克的关键是鼓励其宣泄,让他尽量哭出来或说出来;同时,采取接受性和包容性语言,例如:“你的感受我完全可以理解”、“不要怕”等,一边安慰一边引导,引导者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是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可以通过轻抚身体、拥抱等方式来增加其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其情绪体验过程,慢慢抹去心灵的创伤。对此,心情正常的家长也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反之,也许很多儿童青少年目前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身体伤害,但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在他们今后的心理上很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称为“急性应激障碍”,也就是心理危机),有些人甚至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2)针对亲人受伤或去世,尤其是失去多位亲人的青少年,主要问题来自归属和爱的需要。他们往往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有些孩子会出现精神崩溃,其表现是惊恐万状、哭闹不止、行为盲目冲动、伤人或自杀。

处理精神崩溃的方法是先使其安静下来,然后鼓励其宣泄,引导他们转移关注点;例如“如何去帮助受伤的亲人更为重要。”同时,政府、学校和其他家人、朋友等要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重新建立起熟悉的、家庭般的归属感,从心理上填补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大火中,一位学生的所有家人都罹难了,结果这位学生在一个月后也跳楼自杀,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教训。

(3)针对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的青少年。他们很难面对自己受到的伤害和未来的残疾,有的孩子会产生“为什么是我?”之类的痛苦反诘,甚至出现怨恨、敌意和愤怒。很多孩子未来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是一种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几天内,是接受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期。他们也是优先应该得到心理帮助的孩子。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告诉他们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解开其心中一直悬而不决的那些疑问,甚至包括帮助其分析为何发生在自己身上。尽管他们知道真相后的第一反应会很痛苦,但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旁边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错过这一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期,虽然还有远期的补救治疗,但是效果远远不如在应急阶段进行的心理危机干预。

(4)对于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在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物质援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让他们熟悉和信任的人与他们保持对话等方式,让他们及时了解救援工作的进展,树立自己求生的信心。

另外,必须提出的是,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由于人员不足和救援难度问题,常常出现一些非心理专业的人士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他们处理这些问题往往会采取隐瞒真相的方法,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这是不利于心灵康复的。的确,让受伤害的人再去诉说令他伤心的事,这好像很残酷(有人称之为“痛苦工作”)。但研究表明,只有“痛苦工作”才能医治精神创伤。那些没有经过“痛苦工作”的人,往往长期生活在阴影之中,从而导致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当然,“痛苦工作”必须适度,要掌握好分寸,而且必须以同情、理解和关爱为前提。

同时在采取措施方面,我不得不提醒几点注意事项,不要再给孩子痛苦的心灵上继续创造伤痛。

第一,要以满足儿童生活需要为前提。许多儿童举目无亲,身心交瘁。在心理治疗前要首先着眼于满足眼前生活的需要,并且对日后的生活要有所考虑。

第二,要给予社会支持与情感支持。安排少量专人持续照料,可以使用志愿者,定期轮换交接,但切忌让儿童反复讲述自己的受灾经历。

第三,制订长期心理治疗计划。根据评估和服务对象的数量来安排人员,以精神科医师为主,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为辅。一朝一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安慰然后就弃之不顾只会造成更糟的影响,我们这些志愿者、心理康复家一定要规划一个长期计划至少有两三年的康复时间。

第四,必须遵循循证实践的原则。对于急性应激障碍的儿童要以认知调整、行为调整和情绪疏导为主,必要时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心理的问题是要把心结打开,可是如果有过度的身体反应,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必须的。

第五,对媒体和公众进行教育,不要过分关注和打扰儿童的治疗和康复生活,保护他们的隐私。适当的给孩子一点自己的空间,我们的帮助不要太过招摇,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六,提供与儿童年龄相仿的玩具或书籍,尽可能提供机会与同龄儿童接触交往。注意儿童心理反应的特殊性,最好由有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师参与照料。

第七,对儿童家长进行教育,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及时处理。切忌让家长的心理反应影响到儿童心理康复。家长过度的悲伤一定会传染到孩子身上,孩子不明所以以为还有后续更大的灾难,那样孩子心理的问题只会坏中加坏!为了孩子,那些父母们一定要坚强地给孩子一个微笑。

安全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安全感是整个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学前期儿童尤为重要。这里所谓的安全感,不仅包括对生理安全的体验,也包括对心理安全的体验。安全,涉及人身安全、活动安全、危险性、威胁与惩罚、尊重、依赖、信任等方面。

(一)安全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安全感有利于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认知探究倾向

人都有认知内驱力,婴幼儿的认知内驱力表现得尤为强烈,婴幼儿总是不知疲倦地探索自己周围的环境,对任何事情都要亲自去尝试和操作。这种好奇好问好动的倾向是极其宝贵的认知品质。这种认知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儿童的安全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一般是在儿童有安全感或者没有意识到危险和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巩固的;反之,如果儿童意识到了危险和威胁,那么他往往就不敢去探究,也可能停止正在进行的探究,使其认知需要得不到满足。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雷诺所做的实验也说明了这一点。实验对象是一个叫艾伯特的11个月的男孩。起初玩白鼠时,他一点也不怕。后来,实验者就在孩子玩白鼠的同时敲打钢棒,发出猛烈的响声。几次以后,这个孩子只要一看到白鼠,即使没有响声伴随,也表现出极度的害怕,以后甚至还害怕与老鼠类似的物体,更不用说抚摸和认识这些动物了。由此可见,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轻松的认知环境是培养其积极的认知探究倾向的重要条件。

2.安全感是学前儿童乐于交往、与人建立积极情感关系的保证

安全感是人与人进行交往、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一般而言,当儿童拥有了安全感,他就敢接近别人,与人交往,并建立信任关系,从中体验到交往的快乐,而这会进一步增强儿童与人交往的意愿,提高他社交的能力;反之,如果儿童对人缺乏安全感,那么他就不敢或不愿与别人进行交往。从另外一种情况看,假如在与别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坏,那么,他的社交意愿也会遭到阻抑。

3.安全感决定儿童对群体的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指出,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产生归属的需要。显然,婴幼儿也有这种需要,而且,他们由于身体弱小,缺乏足够的应付环境的能力,因而其归属需要往往显得更为强烈,他们需要归属于一个或几个群体。在群体中,他与其他人共同活动,一起娱乐,认识自己,也认识别人;体验别人的关爱,也关爱别人。通过群体归属感的满足,儿童的心理得到了发展。但是儿童是否愿意归属于某个群体,在群体中他的归属需要是否能得到切实充分的满足,这主要取决于儿童能否在群体中体验到安全感。如果儿童在群体中感受到安全、稳定、有秩序、民主,受到尊重和关心,免受惊吓、威胁和惩罚,那么,他往往就会乐于参与群体生活;反之,则容易逃避群体,拒绝参与群体活动,甚至封闭自己。如果儿童总是把自己封闭在群体之外,那么这对其心理的正常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正如马斯洛所说:“对于像安全、爱这样的需要来说……它们是可以满足的,它们的满足的确会滋生健康,它们的挫折的确会导致疾病。”

4.安全感会影响儿童的价值评价体系

人既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从出生第一天起,人就开始了其社会化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在需要的基础上,人逐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养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体系。很显然,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个人经验的结果。一个人是否拥有安全感,是否体验到足够的安全感,对其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来自民主和爱的家庭的儿童较之来自充满冲突和暴力家庭的儿童,往往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更乐观,对同样一件事,两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体验。因此,儿童的安全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造成儿童缺乏安全感的常见做法

1.不能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居住和活动环境会造成儿童安全感的丧失

由于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对儿童安全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因而不同家庭儿童的生存与活动环境也不一样。当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安全时,有的儿童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即使只有成人意识到了这种不安全性,那么,在成人的影响下,儿童也会产生不安全感。在不安全感的干扰下,儿童极易缩手缩脚。在大地震后政府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和活动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对孩子实行过度保护

有的家长唯恐孩子有什么意外,对孩子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强调这儿不能去,那儿不能到;提醒他们这个有危险,那个不安全;警告他们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碰。孩子不听从他们的叮咛,轻则被批评训斥,重则遭到体罚。由于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夸大环境的不安全性,致使孩子不敢面对任何困难情景,即使在没有任何危险和威胁的情况下,孩子也体验到了不安全感,表现为退缩和回避,严重者则出现社会适应困难。这种抚养和教育方式不仅存在于一些家庭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幼儿园中。

尤其是在这场灾难之后,有些父母就限制了孩子的自由,这个不准、那个不让。把孩子当做了囚犯天天严密的监管,这种做法恰恰会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不是一件好事情。

(三)增加儿童安全感的建议

儿童的不安全感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那么采取一些措施可以增加其安全感。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为儿童提供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心理环境。学前儿童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不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一方面,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要为儿童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物质环境,要重视房屋的稳固,房间的设计布置,室内的采光照明,校园的美化,饮食卫生条件,各种器具和设备的安全等。和谐的心理气氛,就家庭而言,家庭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贴,互相关心,夫妻之间更应恩恩爱爱,这会给孩子以极大的安慰和轻松感,同时,也有利于儿童通过耳濡目染养成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优良品德;就幼儿园而言,幼儿教师应真诚地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孩子,同时要教育他们和睦相处,不打架、不欺负人。父母或教师,都不应单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对孩子滥施威胁和惩罚,更不应挖苦、辱骂、体罚孩子。

2.积极关注孩子

父母和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看来,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不求回报,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关注,它是人格健全发展的条件。不论儿童的言行举止是否令人满意,父母和教师都应积极关注孩子,以避免儿童因为担心失去父母和教师的爱而产生焦虑和不安。

3.鼓励儿童的探索性行为

婴幼儿的认知内驱力特别强烈,表现为好奇好问,乐于探究。家长和教师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另一方面还应允许和鼓励他们对一定危险情境的探究,通过对危险情境的适应来培养其冒险精神,增强其安全感。如果仅仅因为怕出危险,就过多地限制儿童的探究行为,那是得不偿失的,势必会压抑儿童的探究倾向,并可能形成退缩的性格。

4.心理辅导

人在生活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不能拥有不安全感。其实,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拥有过多的不安全感,对什么都怕,尤其对不该怕的对象也怕,那就可能影响心理的正常发展。这种儿童有必要通过心理辅导来增强其安全感,这些儿童的父母或教师也有必要向有关专家咨询有关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儿童发生改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

(一)孩子们很坚强但不代表没有创伤,需要对儿童采取干预措施

1.借助纸条让孩子们说出心里话

“我知道这不是一场噩梦,我的家人已经不在了,我会面对这个事实,会面对以后的日子”……当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的心理辅导志愿者接过一摞真心话纸条时,每张纸上都记录着孩子们最真实的心情。

“好了,现在让我们把每个人的心里话都写在纸条上。”来自重庆的心理辅导志愿者李小红身边围着5个读中学的女孩,5人中最大的只有16岁,在她们的脚边,就是刚刚用就地取材的报纸、石子和简单的塑料玩具摆成的一个新“家”,对于真正的心里话,孩子们是不是能够写得出来,李小红并没有把握。女孩们一个接一个地背过身去,将纸条按在墙上,歪歪斜斜地写下每一段文字。但当所有小纸条传回她手里时,多年从事心理工作的李小红吃惊了。“爸爸妈妈,我会好好地活下去的,带着你们的希望……”;“我相信悲伤总会过去,因为我还活着……”孩子们的心里话如此直面自己内心最脆弱的回忆,让李小红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好。“我本来期待这种状态可以在她们接受5次心理辅导后能够达到,可是这只是第一次啊。”李小红感慨,但是她也表示,虽然孩子们表现出了一些成年人都不具备的坚强,但是并不代表她们没有心理创伤,“我相信大地震给她们心理上带来的伤害是深刻的,她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只是她们的勇气真的让人感动。”李小红随后便给记者看了一张纸条,这张纸条来自一个15岁的女孩:“大地震的震中不在汶川,而在我心里。”

2.不说话、做噩梦都是儿童心理问题表现

卫生部专家组昨晚对来自辽宁省医疗救援队进行紧急培训,培训的题目是灾后儿童的心理救援。“由于儿童可能无法直接表达面对的巨大惊恐,大灾难后有些孩子看上去和从前没什么两样,但如果不关注他们,时间长了就有可能出问题。”

协助卫生部整合绵阳各个心理救援资源的当地医生、心理医学博士黄国平对记者说,灾后儿童的心理问题可能通过转移的方式,比如睡眠不好、神情呆滞、做噩梦、不说话等行为表现出来,“我们一定要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

黄国平说,自己在前天遇到一个正准备做截肢手术的13岁女孩,在旁边痛哭流涕的父母遭到她的呵斥:“我都没哭,你们哭什么。”之后便再也不肯说话了。这个女孩的姐姐在地震中丧生,自己又面临被截肢,在巨大的痛苦前,她所表现的麻木令心理医生心疼不已。

“孩子们回避行为和情感只是为了获得暂时的平衡,但是回避并不能消灭创伤,这时的心理干预一定要打破这种平衡,中断他们的回避。”黄国平说,自己试着触及她内心的东西,从她心爱的姐姐开始问起,“姐姐都跟你说过什么?”

因为害怕她伤心,此前一直没人敢问她的姐姐,听到医生的话,女孩愣了一下说,姐姐答应自己考上高中买个笔记本电脑做奖励。眼泪在这句话说出的时候滑落下来,她开始向医生宣泄自己的情感。在经过长时间的安抚后,女孩慢慢接受了姐姐离开的现实,她说:“姐姐会一直活在我心里。”

3.俄罗斯心理医生尝试“游戏治疗”

画金鱼、捏橡皮泥、拼图……设在四川彭州的俄罗斯野战医院里,俄罗斯心理医生奥莉亚正在和四五个中国小孩玩游戏。她认为,这种互动式游戏最能帮助孩子消除对地震的恐惧心理。

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在这个野战医院里显得充满童话色彩,大大的遮阳伞下挂着一个彩色的小牌子“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女心理医生奥莉亚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玩具、文具,有橡皮泥、水彩笔,有方块拼图。几个小朋友安静地坐在桌子边玩手里的玩具。11岁的彭州小姑娘李梦瑶认真画完五个小朋友手拉手后,还在下面题了一行字:“我们永远在一起。”之后,她又意犹未尽地用橡皮泥和模子做蝴蝶。现场几个小伙伴玩得十分开心,谁也看不出,他们总是被地震的噩梦困扰着。

奥莉亚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对于如何帮助在地震中饱受惊吓的孩子忘记痛苦,她建议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爱,要通过游戏、画画、玩耍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她说:“最好还是要跟孩子沟通,知道他们到底怕什么,心里的感受到底是什么,这样就不会在孩子心中造成阴影。”

4.儿童心理干预越早介入越好

著名心理专家张怡筠曾是台湾9·21地震的幸存者和灾后心理干预师。张怡筠以亲历者谈及自身感受:“地震后的心理创伤会持续很久,心理干预越早介入越好,就像外伤一样,如果第一时间止血,就不会发炎恶化”。

(二)震后的心理援助五个阶段同时进行

第一阶段:直面死亡接纳惊恐

当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的时候,无人可以真正做到不惊慌。惊慌其实并不可怕,但惊慌对于每个个体的影响程度却是不一样的。在地震中遇到困境的群众首先就是要接受现实,接纳暂时的恐惧。告诉自己没什么可怕的,最坏的情况不已经面对了吗,我不还是无恙吗;我虽然害怕死亡,但是我不会被死亡吓倒。

第二阶段:积极暗示激发勇气

在危难来临之际,软弱和勇气都是人的本性。刚才提到接纳自己软弱的一面,并非是让自己一直软弱下去,相反是给心灵一个缓冲和压力释放。当我们可以坦然面对现实和接纳惨痛以后,人的勇气随后就有被激活的可能。当我们可以窥探到事情本质后,不再盲目,也不会轻易再被余震吓倒。相反,我们积极学会自救的谋生手段,让勇气充满心间。此时告诉自己,危险很快就会过去,我要用信心来迎接现状。

第三阶段:深度建构爱和归属感

房屋倒塌、财物损失、亲人亡故、通讯中断等等这些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被掐断,无疑带来巨大恐慌。若幸免于难后,我们往往急需确认自己是否被世界抛弃,这就是心理学的“归属感确认”。灾民往往会通过寻找亲朋好友的行踪,尽快联系自己的单位,来确认自己没有被遗弃。此时,沟通联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四阶段:灾区互助重建控制感

一个小小的操场,露天露宿能够容纳上万人。大家在漆黑的夜晚,其实心都是慌慌的。忐忑不安需要被安定下来。心理志愿队深入灾区一线,可以将大家有组织地整编,由心理志愿者为大家安抚,传递信心,讲授自救互救的科学方法。惴惴不安往往是过度关注身边的一举一动而造成的。而当被编制成小团体,大家主动互助,互相安慰,聊天陪伴,就会将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他人。

第五阶段:国家主旋律升华未来

最强有力的一定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表现。我们的空降部队快速出击,省内高速快速恢复,救护和供给不断跟进。再加上媒体的准确快捷地报道,无疑都会给灾区人民以信心。当国家领导人深入一线,当救灾的好消息接连不断,这不仅仅是一条条好消息,灾区人民太需要,当这些好消息被大家口传时,就会聚集力量。

教师如何对地震灾后的儿童作心理辅导

(一)震后惧怕是什么

教师作这项辅导工作,必须对强震或意外灾害的恐惧有所了解。恐惧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灾害来袭时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它直接威胁安全,伤及生命,身心同时受到创痛;致命的重创,恐惧的声音,就像要把人吞蚀一样。其二是周边的人在受灾时的恐惧,尖叫和呼喊,特别是平时被认为能保护全家安全的父母或家人,顿时变得惊恐、哀号和脆弱,给孩子的惧怕更甚,其安全感因而受到破坏。

人类遇到大灾难,无论大人或小孩,都会在这两个因素下,产生强烈的惧怕和惊恐,这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也是人承受的压力极限的表露。所以教师在作辅导时要认识:

(1)把恐惧视为身心自然的反应,要设法纾解而不是压抑。

(2)在辅导时,要避免把自己的害怕和不安的想象,传输给孩子,而加深其惧怕的心理。

(3)引导孩子表达恐惧和不安,对他同理的支持,进而引导孩子认清过度不安的不合理,让惧怕得到缓解。

(4)教孩子面对现实,越能了解真实,越不容易受制于非理性的惧怕。

(5)关怀孩子,愿意聆听他们的忧虑、不安和困扰,并设法解释、厘清和安慰。

(6)正确的行动会带来积极的想法,同时也引发好的情绪反应,把握这一点,辅导就会成功。

遵守这些原则之后,教师要能与孩子同理,站在孩子的立场聆听他的话,看他的遭遇和心情。支持他,爱护他,孩子就能从创伤的心结中走出来。现在,以下提供几个简单易行的班级辅导方式,供教师参考使用。

(二)澄清恐惧情结

第一种方式是澄清地震的恐惧。我们所面对的大灾难,如果一味想逃避或隐讳不说,就不能浮出意识表层,把它看清楚,那会使孩子更害怕。佛教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只兔子在睡梦中,被树上掉落的果子惊醒,大喊着“灾难来了!大灾难来了!世界末日到了!”森林的动物,一片惊恐声中都在奔跑,不断地传开来,结果所有的动物都在惊恐逃难。这时,一位觉者来到森林,逐一追问他们从那里听来“世界末日到了!”终于追问到兔子。觉者问:

“你怎么知道大灾难,世界末日到了?”

“我在睡觉时,听到砰的一声,令我惊吓非常,我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你能带我去看看吗?”于是兔子带领觉者去看个究竟。结果却发现原来是树上掉落一个果子。于是,平复了一场恐惧的逃难。

强烈的惧怕总是夹杂着消极和不安的臆测。如果老师能在大地震之后,带领儿童厘清惧怕,认清现实,就能使理性发挥功能,而不会陷入无谓的焦虑,或情绪异常的后遗症。于是,教师可以来一次《班级情绪纾解交谈》活动。它的过程是:

(1)教师引言(五分钟):教师用平静的口语,简单介绍这次大地震的状况,造成的损害和伤亡。并举一个温馨、机智、救人的故事当对比。

(2)引发儿童说出心中的惧怕(三十分钟):例如,“小朋友!你在大地震时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最害怕的是什么?”老师可以简短说一下自己张惶失措、害怕的情形和余悸,引导孩子一起说出来害怕什么?并请注意:

(3)把孩子惧怕的原因或想法,逐项写在黑板上。

逐项检讨它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现实;把不符合的打×,把符合的打〇。老师要引导孩子认清惧怕是由于消极的想法,而非现实,因为现实是可以努力改善的。对于合理惧怕事项,应讨论如何克服它,如何预防它。

(4)整理班级交谈结论(十分钟)。

(5)由老师作结论,区分值得害怕和不值得害怕的事。

值得害怕的事要如何预防,才不会发生危险。

带领孩子作一行动方案一如何做好预防措施,或帮助家人重建家园的要点(以上时间安排可视需要调整)。

情绪纾解交谈活动的主要目的在引导孩子缓解惧怕的心结,它的要领是从发觉到宣泄;从讨论惧怕事件中认清哪些值得担心,哪些不是;并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考,采取预防和安全措施,从而把惧怕转移到理性的积极行动上。

类似的过程,也可用在讨论“如何赈灾”、“如何帮助受灾家庭的儿童”。从引发酝酿气氛,到热心的讨论,找出方法和实践行动,能激发儿童的爱心和生命的活力,让心理得到健康和良好的自我功能。

孩子从宣泄到认知,由认知到正确的行动,是他们在多挫折的现实环境中,最好心智成长的教育。

(三)嘲笑自己的惧怕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一起来嘲笑自己的惧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受到强烈惧怕压力时,可以透过嘲笑自己的害怕来解开心结,例如“啊!我怕得两脚发软,笑了起来,连胆子也被震碎了!”然后哈哈大笑,“当时我怕得魂不守舍,差点把尿都急出来了!”然后哈哈大笑。班级老师可应用自嘲表露,带领儿童自嘲情绪等!比比看谁自嘲得最有趣。大家轮流对自己担忧的事自嘲,有助于孩子澄清惧怕。举办前,教师要先说明:“每一个人都会惧怕,怕是自然的事,正因为有怕,我们才会预防危险,会去思考解决问题。我们把心中的怕说出来,对于不合理的部分,由本人加以嘲笑,可以带来更理性的态度和心理健康。不过,我们绝不嘲笑别人的惧怕。”最后,教师作个结论,说明自嘲是无伤大雅的事,而且有助于情绪纾解和压力的清除。但要特别强调:

(1)不可互相嘲笑,只可以自我嘲笑。

(2)维持不伤害自尊的气氛,让自己不合理的惧怕情绪宣泄。

(3)教师可以带领先作惧怕的自我嘲笑,引发每一位同学参与。

(4)教师结论时,要说明惧怕的非合理性和自我嘲笑的价值。

(四)生命的关怀

再次是《生命的关怀》,当班上有同学或同学的父母罹难时,老师应将父母罹难的儿童列入个案辅导,并应设计一些团体活动,引导孩子产生水平思考,转移其哀思和伤痛。哀思和伤痛一旦陷入垂直思考,就会不断联想,作白日梦,孩子会更加孤立,受到消极情绪的困扰。如果能转移思考的事件,做点别的事,参与团康、游戏等活动,则能转移原来困扰的思考线路,朝向具有积极意义的思路,这就称做水平思考。

行动会产生想法或信念,想法引发出情绪的结果,心理学上称它为ABC理论,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适当的活动,带领班级活动,帮助孩子转移哀伤,这些活动例如:

(1)把教学活动设计为团体活动,如表演、讨论、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等(对于灾区转来的学生,更需采取合作学习,协助其适应环境和学习活动)。

(2)找时间作团康活动,例如歌唱、游戏、运动等。

(3)在生命关怀的活动中,每个人讲一段祷词,祈求上苍的保佑(可依家庭不同信仰祷告),并祝福罹难者在精神世界安乐。

(4)写一封信给在天之灵的罹难者,请他放心,对于父母罹难的儿童,全班同学都会跟他作朋友、帮助他、跟他一起玩,请他放心,并朗诵出来。

在教室里祷告、祈福、写信给罹难者,目的不是传教,而是要每一个孩子,依其宗教信仰,或想象的精神世界,让他们表露情感,透过写信和口头的祷词,让孩子们纾解情绪。念祷词和写给亡者的信,教师要举例引导儿童的重点是:

(1)诚心的祝福罹难者,并说出自己会珍重自爱,创造光明的人生。

(2)怀念往事的美好,并说出往事已成过去,自己会更努力向上,做个好孩子。

(3)陈述感恩的心情和珍惜生命,并表达同学们会互相友爱、支持和合作;发挥慈悲和爱。

引导学生作《生命的关怀》不免触及宗教,但教师要严守宗教中立,不涉入宗教仪式,而只做情绪和情感的宣泄,并超然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做一个有爱有智慧的人。

班级进行祷词和宗教朗诵的活动,只能在孩子来上课的一周内实施,时间过去就失去价值,教师要特别把握其时效性。

(五)个别辅导

最后是“个别辅导”,当教师发现班上同学,有父母或至亲罹难者,要对孩子做个别辅导,建立彼此的依赖,了解他的心情和遭遇,给予必须的协助和安慰。

所谓个案必有其个别性和隐私性,除了辅导室指定的教师或级任老师之外,其他老师要表示关心或协助,应尽可能与负责个案的老师洽商,避免太多老师都找他个别谈话,否则会造成儿童的压力和困扰。

个案辅导一定要建立师生的信赖关系,教师必须真心关爱孩子。教师与孩子情意沟通中,语词只占7%,语调和语气占38%,表情和态度占55%。教师只有在真心关怀孩子,了解他的创伤和困难,坚定协助意愿时才能传递爱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注意:

(1)自己要学习热爱生命和生活。

(2)懂得处理自己和积极性情绪,保持平稳开朗的心情。

(3)实现自己做为一位教师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

教师有了这个基本的期许和条件,就能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传递生命力和温暖,滋润大地震过后受灾的孩子,教师与孩子谈话时要注意:

(1)适时自然的情境,给孩子信心和安全感。

(2)聆听、接纳、同情、支持、了解孩子的困境。

(3)引导孩子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作成行动计划。

(4)就辅导的情形作适当的评估,修正以达成辅导目标。

教师要多听,多开启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例如,“震灾之后,你住在阿姨家,你想怎样才能配合他们的生活步调呢?”由学生来思考,老师协助作整理,形成行动方案。

此外,教师要把握社会资源,为受灾的儿童申请救助或补助。对于过度惊吓,有较深的身心创伤者,应协助其就医。教师要与受灾的儿童建立信赖,让他觉得教师是他稳定和安全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