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军事上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是化学武器的基本组成部分。装填于各种弹药、布洒器内,弹头爆炸或布洒分散成液滴、蒸气、气溶胶或粉末等状态,使空气、地面、水源和物体染毒,经人、畜呼吸道、皮肤、眼和口腔,引起中毒,造成伤亡。
化学物质用作毒剂,必须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并符合以下要求:毒性大,作用快,能多途径中毒;具有一定的杀伤浓度和密度;难以发现、防护和救治;性质稳定,便于储存;能大量生产,价格低廉。
分类
毒剂通常按毒理作用和杀伤作用持续时间分类。按毒理作用可分为六类:神经性毒剂,如沙林、梭曼、维埃克斯;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路易氏气;窒息性毒剂,如光气;全身中毒性毒剂,如氢氰酸、氯化氰;刺激性毒剂,如苯氯乙酮、亚当氏气、西埃斯、西阿尔;失能性毒剂,如毕兹。
按杀伤作用持续时间,可分为持久性毒剂和暂时性毒剂。前者一般是高沸点、挥发度小的液体毒剂,主要呈液滴状态,用于地面染毒,其杀伤作用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十天,如芥子气、维埃克斯等。
后者一般是低沸点、易挥发的毒剂或常温时的固体毒剂,主要呈蒸气、气溶胶等状态,用于空气染毒,产生随风移动和迅速扩散的云团,其杀伤作用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如沙林、氢氰酸、西埃斯、苯氯乙酮等。
毒剂的杀伤作用持续时间,还决定于使用方法。如芥子气完全分散成气溶胶则为暂时性毒剂,西埃斯以粉末态大量布洒则为持久性毒剂。
此外,还有其他分类方法:按基本杀伤类型,可分为致死性毒剂(如维埃克斯、沙林、光气、氢氰酸等)和非致死性毒剂(如毕兹、西埃斯等);按中毒症状出现快慢,可分为速效性毒剂(无潜伏期或潜伏期极短)和非速效性毒剂(潜伏期较长)。
毒剂引起肌体的中毒是一个复杂过程。毒剂侵入肌体后与重要的生命物质如酶、受体、核酸等发生作用,破坏肌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引起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毒害剂量是毒剂毒性大小的量度,一般以毒剂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乘积或以每公斤体重所接受的毒剂量表示。使50%人员死亡的剂量,称半致死剂量;使50%人员失能的剂量称半失能剂量。刺激性毒剂的毒害剂量,用最低刺激浓度和不可耐浓度表示。
简史和现状
毒剂在战场上的大规模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伊珀尔地区向英法联军突然使用了大量氯气,英法联军缺乏防护器材,伤亡严重。后来,英法联军采用了简易口罩和面罩,使氯气的威力大大削弱。以后,交战双方使用了毒性比氯气更大的光气。
在装备防毒面具和加强防毒训练后,中毒人数从原来的50%~70%下降到10%~20%。1917年7月12日,德军又首先使用了主要对皮肤、粘膜等产生糜烂作用的芥子气,导致了防毒衣的出现。
部队穿着防毒衣,严重影响战斗行动和增加后勤负担。当时芥子气被称为“毒气之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45种以上毒剂,约12.5万吨,伤亡100多万人。造成伤亡最大的是芥子气、氯气、光气,以及氯气与光气的混合毒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对毒剂进行了研究,由于有机磷化学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德国研究成功了塔崩、沙林和梭曼,美军称其为G类神经性毒剂,其特点是剧毒、速杀和中毒途径多样。
G类毒剂的出现,促进了防护、侦检、消毒和救治的发展。50年代,出现了V类神经性毒剂,美军筛选出维埃克斯作为制式毒剂。维埃克斯比G类神经性毒剂具有更大的毒性和更强的皮肤渗透能力,对防护、侦检、消毒和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又相继出现了失能性毒剂毕兹、刺激性毒剂西埃斯和西阿尔。现有的防护器材,对这些毒剂均能有效地防护。此外,美军在侵略越南的战争中,还大量使用了植物杀伤剂。
70年代,有些国家的军队装备的毒剂,主要是沙林、梭曼、维埃克斯、芥子气、氢氰酸和西埃斯等,其中神经性毒剂是主体。为了增强毒性和改进其使用性能,有些国家还研究了毒剂的混合使用、胶粘化和微包胶等技术。
随着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还广泛研究天然毒素、合成毒物、高效药物等高毒性、高活性物质的军事应用,研究范围包括致死、麻痹、瘫痪、皮肤伤害、失能等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