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
10227800000006

第6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毕昇,北宋中期一个普通的平民知识分子,当时有人称“布衣”。在毕昇生活的那个年代,盛行雕版印刷,就是在较坚硬的整块木板上雕刻出反体、凸起的文字,经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文字复制品的方法。

宋朝,雕版印刷达到全盛时期,已经出现了铜版雕印和彩色套印,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但雕版印刷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刻版费时、费工、费料;二是存放不便;三是发现错字不容易更正。

毕昇的家附近就有一个书坊。它常常看到书坊里雕满了字的整块整块的木板堆积成山,书印完后没处存放,只好拿去当柴烧。他觉得很可惜,问书坊里的工人,他们对此也表示无能为力。

毕昇心中渐渐萌发了改进雕版印刷的念头。他常常到书坊向工人学习雕版印刷技术,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还找来历代一些有关印刷方面的资料,不断学习、探索,并反复进行比较。

一天,毕昇正在刻一部书稿。他边刻边想,有很多字在文章中都是经常要用到的,可是每次都要刻,太麻烦了,要是刻一次能反复使用就好了,常用汉字也就那么几千个……对了,如果刻出来的字可以拆开,自由组合,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想到这里毕昇很兴奋,但字怎样才能拆开?拆开后又怎样才能合起来印刷呢?把字分别刻在每一块小木板上或许能行,毕昇立即动手找来工具,把整块的杉木弄成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

他又找出3000来个常用字,试着在小木板上刻了起来。他把每个单字都刻了好几个,有些常用单字像“之”、“也”等,每个单字都刻了20来个,花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他终于把这些字刻完了。

怎样才能把需要的字挑出来呢?为了解决拣字难的问题,毕昇考虑了很久,最后他将这些字按音归成十几类。一个韵部一个类,同一类的放在一个盘子里,每一类都按部首笔画排出顺序。

这天,毕昇提着装满木活字的柳条筐走进字雕刻工场,他笑着请大家帮助他试验一下木活字。雕刻工人们热情地帮助他摆开了字盘,调匀了印墨,捧来了纸张,一个工人递给毕昇一部书稿。

毕昇先把松脂、蜡和纸灰敷在铁板上,再放上铁框,然后依次排进活字,放在火上烤,待松脂稍稍熔化后用平板压一下,满满一框木字就整整齐齐地粘在一起了。他说这框字用完后,再用火把松脂烤化,活字即可取下来,下次还可再用。

毕昇把印墨均匀地涂在木字上,再把纸铺在上面,用刷子轻轻一刷,揭了下来,一张字迹清晰的印刷品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他又继续印了几张,可印到后来纸上的字有的渐渐变大,有的笔画越来越模糊。

在场的一个老工人发现活字是用杉木刻的,就告诉毕昇,杉木木纹粗,质地软,容易吸水和变形,印刷时受墨多了就要膨胀。加上每个活字的木纹不一样,有的胀得快,有的胀得慢,所以笔画也就有粗有细了。

毕昇回到家里冥思苦想,想要找一种既不吸水,又能雕刻成字的材料。一天,他发现妻子用瓦罐烧水,猛然想到,如果先用泥坯刻好字,再进窑烧,不就可以制成像瓦罐那样不吸水的泥活字了吗?

几天后,毕昇来到一个烧砖瓦的窑场。在窑工指点下,他用胶泥做了十几个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刻上字送进大窑烧,可是,烧出来的活字上有的有小孔,有的有裂缝。窑工告诉他,大窑烧出来的东西很粗糙,并指点他去找一个卖泥玩具的老汉。

毕昇终于在一个小村落里找到了老汉,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汉见他很诚恳,就把自己捏泥人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还带他看了屋后一座专门烧制泥玩具的小窑。毕昇认真地听着,看着,还不时向老汉提些问题。

回家后他在院子里搭起一座小窑,又将摔打了无数次的胶泥分制成许多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刻成5000多个字块,然后点火烧窑,日夜守候。两天后,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

他把活字版拼好,试着印了300多张,每一张都一样清晰,大家不禁拍手叫好,活字印刷终于试验成功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块板在印刷,另一块板排字,第一块板刚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做好,这样,速度又加快了。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在1041~1048年(宋仁宗庆历年间)。它与雕版印刷相比,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质量好的特点,这是我国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术整整早了4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