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69

第69章 恐龙化石的探寻者

目前,人类在恐龙研究上之所以有那么多可喜的成果,应归功于那些对恐龙化石孜孜不倦的探寻者,是他们在恐龙研究的艰难道路上披荆斩棘,为人类了解恐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每一个发现都潜移默化地推动着恐龙研究的发展进程。

威廉·巴克兰

威廉·巴克兰是第一位科学地描述恐龙并正式给恐龙命名的人,它是英国牛津大学古生物学教授。1824年,在伦敦地质学会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他根据挖掘到的动物牙齿和上下颌骨,正式提出应该把这种动物叫做巨齿龙。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给恐龙命名。

吉迪恩·曼特尔

在恐龙发现史上最被人称道的应该属英国的乡村医生吉迪恩·曼特尔,他业余时间喜欢采集化石。1822年3月,吉迪恩·曼特尔发现了禽龙的化石;1832年他又发现了林龙的化石。他的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他发现的化石。后来他放弃了医生的职业,移居到伦敦,终生都在采集化石。有趣的是他的夫人玛丽·安宁也是一个采集化石的能手。

查德·欧文

巨齿龙、禽龙和林龙被发现以后,在英国自然史博物馆工作的古生物学家查德·欧文认为,这三种动物既然都属于爬行动物,它们既有差别,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应该在动物分类上有一个专门的名称,于是他在1842年提出了“恐龙”这一名称。1854年,在欧文的指导下,画家复原了巨齿龙、禽龙和林龙的塑像,使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些恐龙活着时的模样,轰动了整个欧洲。

马什和科普

很多恐龙化石都是于19世纪70年代~80年代由奥斯尼尔·查尔斯·马什和爱德华·德林克·科普在美国发现的。马什和科普是两个激烈的竞争对手,他们每个人都想比另一个人找到更大、更好以及更多的化石,再加上两个人在性格上各有怪僻之处,曾几次在同一化石地点争夺化石,互相警戒、互派侦探,甚至偷挖对方正在挖掘的化石地点。另外,两人都想抢在对方前面发表论文,于是经常在鉴定上产生错误,但很快会被对方严厉地指出。其结果在客观上深化了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他们不仅研究恐龙的外貌,也研究恐龙的生活习性。在1877年~1897年间,科普和马什发现了140多种新的恐龙,并对这些恐龙加以描绘和说明。

其他

1884年,约瑟夫·提雷尔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的雷德迪尔河地区发现了艾伯塔龙化石;1904年,劳伦斯·兰伯发现了许多北美洲恐龙化石并对它们加以描绘说明,其中包括尖角龙;1908年~1912年间,德国化石专家沃纳·杰内希和埃德文·海宁率领远征队到达东非,发现了钉状龙和腕龙;从1993年起,我国的杨钟健院士率领一批专家,在国内进行过多次恐龙化石探寻之旅;1985年,约瑟·波拿巴特在阿根廷境内发现了很多化石,其中包括食肉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