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65

第65章 肉食性恐龙

所谓肉食性恐龙,在分类学上是指蜥臀目恐龙中的兽脚类恐龙。肉食性恐龙主要以其它恐龙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它们可能是先用有利爪的后肢捕杀猎物,然后再借助利牙和前肢利爪的帮助,把猎物的肉撕扯下来吃掉。

种类

从三叠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都有肉食性恐龙的存在。肉食性恐龙从一开始就演化出两大类:一类是小型的虚骨龙类;另一类是大型的肉食龙类,即兽脚类。小型的肉食性恐龙大小不等,有的还不如一只火鸡大。但不论其大小,都在生活习性上、外观上各有特色。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可达10米,一般来说,它们的大小与现在的大象差不多,比今天最大的熊类重5倍,比狮子或老虎重10倍。

外观

肉食性恐龙都有刀子般的牙齿,牙齿边缘还长有锋利的锯齿。牙齿一般都向后弯曲,以使被咬住的猎物无法逃脱。许多肉食性恐龙的前肢都短于后肢,指上有利爪。后肢粗壮,其上长着1个向后和3个向前弯曲的脚趾,趾上有利爪。它们普遍用两足行走。

骨骼

肉食性恐龙的头骨粗壮,头部与颈部的连结非常灵活,这使头部能随意的转动。位于眼睛前方的泪骨延长到头骨的顶部,使它们有极好的视力。它们有中空的肢骨,在身体前部有充满空气的骨骼。在大腿骨(股骨)的近旁有板状的脊,以便让肌肉附着其上。还有至少由5块骨头组成的荐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