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16

第16章 美颌龙

美颌龙是闻名已久的最小的恐龙之一,最早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附近的细粒状石灰岩中,与有名的始祖鸟化石产于同一石灰岩层位。1861年最早发现的只是一具幼年个体化石,估计成年个体长约70厘米。1972年,第二具美颌龙的化石在法国南部发现。1978年,美国研究兽脚类恐龙的权威奥斯特罗姆教授作了深入研究,出版了一本专著,使人们对美颌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美颌龙的外观

恐龙家族的成员们并不都是些大个子,美颌龙就是很小的一种。它的头骨轻巧,头骨中有空洞。它的目光极其敏锐,这增强了它的捕猎能力。美颌龙嘴巴里的68颗牙齿小巧玲珑,既弯曲又非常尖锐,下颌的牙齿都长在眼窝之前,上下颌都有铰合关节,所以才有美颌龙的美名。美颌龙有较长的脖子和尾巴。前肢略显粗壮,其上有3个指头,第一指和第二指能够弯曲,有利爪便于抓捕猎物,而第三指已退化成一个指节。美颌龙后肢纤细,有似鸟足的脚,有3个脚趾能起作用。

美颌龙的生活习性

美颌龙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型肉食性恐龙。美颌龙的后肢强健修长,这使它能够突然加速去捕捉奔跑中的小动物,速度非常惊人。当美颌龙捕捉猎物时,连那些飞行的昆虫都有危险。美颌龙伸出它长长的脖颈就可以抓住昆虫,并用牙齿将它们碾碎。在欧洲发现的美颌龙化石的肋笼内曾经发现过一只很小的爬行类动物——布拉瓦利蜥蜴的遗骸,当时古生物学家曾错误地认为是美颌龙的幼崽,以为它是卵胎生的(受精卵在体内发育,经过一段时间后产出体外)。美国研究兽脚类恐龙的权威奥斯特罗姆教授经过潜心研究,才知道那条蜥蜴只不过是美颌龙最后的一顿美餐。

美颌龙与鸟类

由于美颌龙最初与始祖鸟发现在同一石灰岩层位,时代均为侏罗纪晚期,有些画恐龙复原图的艺术家试图把其绘成是带毛的恐龙,曾经引起一场争论,后来奥斯特罗姆教授研究完美颌龙以后又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在古生物学界引发了长时间的争论。1996年在我国辽宁省北票市四合屯发现了一个带毛的既像恐龙又像鸟的动物化石,有的中国古生物学家把它定名为中华龙鸟,说它是像恐龙的鸟,立即在国内古生物学家中间引起了争论。经过中外恐龙专家和鸟类专家的多次研究和讨论,现在绝大多数专家都承认中华龙鸟是属于美颌龙一类的恐龙而绝不是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