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嘉州美都”买了套二手房,小孩正好到上学年龄,按照有关规定,户口、房产证等都齐全,小孩直接就可以进嘉兴市实验小学读书了,可是当我带着孩子去报名的时候,学校方面告诉我,还是得收赞助费。(《购二手房小孩上学还要交赞助费》2007年9月11日《嘉兴日报》)
教育乱收费,时至今日已经是个老大难问题了,虽然在许多年以前就成为民众抨击的众矢之的,然而教育乱收费还是如雨后春笋——生命力极强——节节拔高,遍地开花。其名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令外人咂舌。从校服费、班费、体检费,到资料费、补课费、水费、英语竞赛费、饭卡费、资料费;从语文资料费、英语资料费、复习资料费、数学资料费,到期末试卷费、选班费、保险费、电影费;从住宿费、代办费、材料费,到照顾班费、艺校费、择校费,到今日的“自愿”“赞助费”,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不下于数十个。
今年9月,200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浙江省像全国其他省一样,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都取消了学杂费,取消了多年一直开办着的照顾班和周六艺校,取消了照顾班费、艺校费,这些乱收费项目的取消,说明了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确实有所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负担确实有所减轻,特别是对农村孩子的家长来说,更是如此。但值得警惕的是,教育乱收费明着不敢了,但暗地里还在搞,如择校费依然在收取,只是许多地方都换了个新名堂新名词,变成了冠冕堂皇的“赞助费”,都是打着家长“自愿”的旗号。他们在孩子入学前,被逼迫着违心地写了“捐资助学”书:“为了支持教育事业,我自愿捐资给×小学××元人民币。捐资人:×××日期:×年×月×日”。这样的“捐款”,这样的“赞助费”,哪里有半点自愿的影子在,家长完全是被学校把刀架在脖子上,狠狠地宰了一刀,出了大血。就像不久前,鼓吹学生向老师“疯狂群跪”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说“所有学员的行为基于自愿”“出于内心真挚的情感和尊重”一样,都是“被逼的”,而不是“出于内心”的自愿。
“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告诉记者,部分“嘉州美都”的住户在孩子进了学校后一两年,就把房子卖给另外一个想凭“嘉州美都”房产证进入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家长,“房子可以不断地卖,这样下去,一张房产证可以让很多孩子进实验小学,这样就有违教育公平。”
像嘉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能作为学校收劝赞助费”的理由。用收劝赞助费”的方法,来解决所谓的“教育公平”,显然是努力错了方向,这是在干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的蠢事。用收劝赞助费”的方法,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更大地破坏教育的公平性。因为,已经是“有名的小学”(“嘉兴市实验小学作为市区有名的小学”报道中有这样的话语)的嘉兴市实验小学,再比别的小学多收劝赞助费”,那么,它的办学条件、办学设施,必将进一步超过别的一般小学。这对不是“有名的小学”来说,不是更大的不公平吗?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绝不能靠收取高昂的“赞助费”,靠这乱收费的“赞助费”,只能进一步打乱教育秩序,增加教育的不公平性。毋庸讳言,今日我们的教育之所以不公平,其真正原因是我们过去的教育思想出了大问题出了大偏差。我们办教育的思想,一直以来是抓重点,办典型,而不是所有学校共同发展。区重点学校,市重点学校,省重点学校,等等名称,我们不是很熟悉吗?实验班,重点班,快班等等名称,我们不是很热意接受吗?这种只抓重点,忽视共同发展的教育思路,是完全错误的,是今日教育不公平的真正内在根源!
办好一所两所所谓的重点学校,是很容易的;而要办好所有的学校,让所有的学校共同发展,是很难的。因此,我们过去的办教育思路,是急功近利的求近思想求易思想懒惰思想在作怪。教育,应该为每一位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急功近利的求近思想求易思想懒惰思想在作怪”的教育思路,而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不再有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之分,不再有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之分,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相同条件的中小学学校里读书受教育,接受人性化的而不是以分数高低为唯一评判标准的人性教育。
“赞助费”是变相的乱收费,毫无疑问,应该坚决取消。为了教育的公平,为了教育的步入正轨,我们只能作这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