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四肢健美
10218500000021

第21章 有损手美病症的防治

1.冻疮的防治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之一,亦影响美容,因为冻疮常发生在手、脚、耳部位,很容易看到,冻疮一般只有红、肿、痛的症状,个别严重的可能起水疱,甚至坏死。

若发生冻疮者,应立即采用下列措施。

一是按摩法:因为按摩能促进手脚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使血不淤滞,从而加速痊愈。具体做法如下。

手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摩擦15-20次(一左一右为1次)。

脚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脚心相对,左手按右脚心,右手按左脚心,两手同时用力,反复按摩15~20次。

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两手紧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一下一上为1次,共擦15-20次,然后右腿同样做15~20次。

二是用食物外敷法:用生姜15克,辣椒15克,白萝卜30克,水煎洗患处;或用鲜山药捣烂,涂搽于患处,干即更换;或用醋煮热,趁热温敷患处,每日3次,以上办法是用于冻疮初起时。

若是冻疮溃烂,可用鸡蛋黄油外涂,每日2-3次,或用蜂蜜60克,加入猪油15克,调匀成膏,涂敷患处,每日2-3次。

三是热洗患处:把3克黑胡椒研成细末后,加水适量煎煮,然后趁热洗患处。

2.手部外伤的康复

手部外伤非常多见,经过手外科大夫的治疗,大多能够痊愈。但是,有些损伤如果不辅以术后功能锻炼,则手的功能不能完全恢复,甚至导致功能丧失。那么在家里如何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呢?功能锻炼分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两种,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主动活动是不需要外力帮助,伤手就能够自主完成的活动,而被动活动是必须在外力帮助下才能完成的活动。主、被活动相结合,是恢复伤手功能简单易行和非常有效的方法。功能锻炼能够改善手的血运及营养,恢复关节活动,增加肌力,使运动协调灵活。现介绍一些具体方法。

(1)改善手部血液循环

——按摩: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及滑囊,如反复按摩可造成其水肿、增生,影响手指的活动,因此,不宜按摩关节部位。但按摩关节以外部位,可起到松弛软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功能锻炼。如在功能锻炼以后按摩,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热疗:可以消肿,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瘢痕。最简单的热疗方法是温水浸泡:将35-40摄氏度的温水装入脸盆或其他容器中,把手全部浸入水中,浸泡5-10分钟,每日数次。每次热疗后,紧接着做功能锻炼,收效更为显著。如果手上创口尚未愈合,有神经损伤、皮肤感觉减退或丧失,或植皮区感觉未恢复时,不宜热疗,以免造成伤手感染或烫伤。

(2)屈伸功能锻炼

——握拳活动:将伤手握紧,再松开、伸直,如果伤手不能独立完成此项活动,可用健侧帮忙,使伤手在握拳时,各个关节(包括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充分屈曲,松开时,各个关节充分伸直。如此重复数次。握拳练习应先从远端指间关节的屈伸开始,以后按近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顺序进行。此项活动主要锻炼手上各关节的屈伸功能。

——用一宽度适当的木板,反复用伤手抓握。这一活动的优点是便于指间关节做屈曲锻炼,使屈曲更有效。

——先将伤手前臂放在桌面上,然后向下弯手腕,直至桌面边缘以下,或是将肘部放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支撑着前臂,然后使手指尽量地弯向掌侧;或是将伤手前臂固定在桌面上,然后将手尽量抬高离开桌面,这几项活动主要是锻炼腕关节的屈伸功能。另外,还可以两手掌相对练习背伸,两手背相对练习掌屈。

(3)肌力锻炼:手部损伤后肌肉萎缩、无力,可进行手部肌肉力量的锻炼,训练方法可分为两种。

——关节活动度正常时所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可借助于握力器、橡皮圈进行锻炼,每日3次,每次到疲劳为止,以后根据情况,可增加练习次数。还可有目的地抓哑铃、提水、搬运重物等。不要因为手伤,就放弃一切活动,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能进行关节活动时,应进行静力性肌肉锻炼,锻炼包括3种方法:①单纯性主动锻炼法:将伤手伸直,然后用力绷紧手上、肌肉,如此反复数次。②健侧带患侧提示收缩法:当伤手不能用①法进行锻炼时,可采用此法,即将患手与正常手放在同一桌面上,然后正常手用力绷紧到最大程度,这样也就不同程度地暗示了患手进行肌肉收缩。③负重自我提示法(同侧提示法):将患手伸直,然后将一定重量的物品悬挂在患手上,促使手部肌肉收缩。

(4)手指协调功能的训练:揉转健身球可以改善伤手的协调功 能,锻炼手指的屈伸、外展、内收等功能。此外,捏橡皮泥、握皮球、折纸等,都是锻炼手指协调功能的好方法。

3.手足多汗症的防治

从总体上讲,手足多汗症属局限性多汗症的一种,主要和全身性疾病有关,最多见的全身性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帕金森病、脑震荡、交感神经系统的紊乱以及转移性肿瘤产生的脊髓完全性横断等。不过,如果仅仅只有手足多汗,则应从冷热刺激和神经精神状态去考虑,在临床中发现不少病人,在恐惧和紧张时,掌心汗湿漉漉,影响写字、绘画和其他精细的手工劳动;足多汗时,趾间表皮被浸软腐白,甚至糜烂,散发出恶臭的气味。同时,还为真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故而极易招致表皮真菌感染,或者疣赘的滋生。鉴于上述情况,从实践中提示5项防治措施,供试用。

(1)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避免食用激发出汗的食品和饮料,如酒、茶、咖啡、辛辣味等。

(2)外涂止汗药液,可以收到暂时性效果,常用的有0.5%醋酸铝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3%~5%甲醛溶液、20%~30%氯化铝溶液等,任选1种。每日搽1-2次,若对甲醛过敏者,改用10%戊二醛溶液,也有良效。

(3)部分手足多汗较为严重者,可选用穴封法,即手多汗取内关、合谷,足多汗取三阴交、太溪。方法:消毒后取0.2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针刺得气后,每穴缓慢推注1毫升,每日1次,敛汗效果甚好。

(4)在医师指导下,口服镇静药,如溴剂、苯巴比妥、谷维素或抗胆碱能药物等。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5)中药以健脾、清热、化湿为主,安全有效,常用中药有茯苓、山药、茵陈、焦山栀、泽泻、车前子、乌梅、牡蛎、生甘草、蒲公英、莲子心等。

经过其他多种疗法治疗后,效果不满意时,可采用浅层X线放射治疗。

4.汗疱疹的防治

这种皮肤病通常与自主神经的紊乱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当心理上处于焦虑、忧愁、恐惧的状态时,自主神经失去平衡而紊乱,势必影响掌跖区丰富小汗腺的分泌减少,难以维持皮肤表面的柔韧和光滑;再加上秋冬之际的气候较为干燥,因而,在掌跖区出现针帽大小的无炎症性改变的小水疱,继而向四周扩大,随之中央表皮破裂,或者出现撕脱性浅表的细薄屑,这种皮肤损害,往往是一层未好,又有新的剥脱性鳞屑出现,一年之中可数次反复发生。

针对上述病因和临床经过,提示6项防治措施,供您参考。

(1)正确区别本病不同于手足癣、接触性皮炎,虽然有反复呈周期性的脱皮现象,但不是浅表真菌或接触过敏物质而引起。因而,对要脱而未脱的鳞屑,切忌强力撕去鳞屑,防止感染的发生。

(2)平时尽量不用或少用碱性较大的肥皂洗涤手足,以防止掌跖皮肤的干燥和出汗不良的加重。与此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愉快的身心,这对于预防手足脱皮是不可缺少的自我调节的一环。

(3)脱皮较重,并且周期较短时,可选用软坚、滋润和保湿的中药,如陈皮、金毛狗脊各30克,五倍子、黄精、蚕砂各15克,加水800~1200毫升,煎至500-800毫升,待温后浸泡患处,每日2次,1次10~l5分钟,7次为1疗程。泡后外涂2.5%水杨酸软膏,或5%尿素软膏,效果更佳。

(4)部分病人可酌服扶脾、清热、化湿类中药调治,常可获得巩固的佳效。如藿香、生石膏、党参各10~12克,白术、山药、炒扁豆、茯苓皮各6克,陈皮、焦山栀各10克,莲子心4.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5)若煎中药不方便者,可口服谷维素10毫克,每日3次,连续3个月,亦有显著效果。

(6)手足多汗者,则按对症处理原则处理之。

国内外有人用小量X线照射,但疗效常不明显;不过,用焦油霜可收到满意效果,不妨试一试。

5.手抖症的防治

一位造诣颇深的老书法家近来连连“出丑”,在几次书法评比会上,他题词时执笔的手总是颤抖不止,好不容易镇静下来,但写的字已是面目全非,失去了以往的风格。老伴听说后犯了嘀咕:几年前就发现老先生有不自主点头的毛病,当时认为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也就没引起注意。现在手又出现颤抖,是不是得了“哆嗦病”?为了解除疑虑,他们去了医院。医师接诊后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化验、颅脑CT等,最后确诊他患了“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以震颤为惟一表现的良性疾患,病程缓慢,以中老年人多见。若在65岁以上发病就称为老年性震颤。这种病呈慢性经过,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之久,但不出现其他的神经病变。

特发性震颤的表现比较单纯,早期常以手部震颤为主,以后可累及同侧上肢、双上肢、头部及下肢等,也有仅限于上肢的。震颤有一定的频率。70岁以后一般为每秒5-6次。震颤的幅度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震颤的特点为活动时出现,尤其是做某种姿势时明显,如写字、拿筷、做针线等。而发生在头部时则以频繁点头为主要特征。开始多以为是不良习惯,用力克制,但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上表现均在安静时减轻,睡眠中消失。精神紧张、兴奋、疲劳、寒冷可使震颤加重,而少量饮酒和愉快的心情可使震颤减轻或消失。

特发性震颤与其他震颤的病因不同,表现特别,一望便知一二,诊断不难。但因本病与许多疾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如不注意识别,容易混淆,使诊疗误人歧途。容易混淆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俗称“哆嗦病”。震颤是其三大表现之一。不同的是震颤是安静状态下出现,手呈特殊的搓丸样动作,此外还有面部缺乏表情及步态异常。

(2)甲亢:震颤在双手向前平伸时特别明显,除此之外还有多食、脾气暴躁、怕热多汗、消瘦、心悸及眼球突出等表现。

(3)药源性震颤:有些药物也可导致震颤,如治疗心律失常的胺碘酮(乙胺碘呋酮)、用于溃疡病的西咪替丁(甲氰咪呱)、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胃复安)、镇静药物奋乃静等。因此,对首发震颤者应调查有无服药史。

目前认为,治疗特发性震颤较有效的药物为普萘洛尔(心得安)。普萘洛尔本是一种治疗心脏病的常用药,怎么能治疗震颤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从治疗上的一个意外发现谈起。1971年,有人用普萘洛尔治疗一位心律失常的病人。该病人除有心脏病外,还患有特发性震颤。治疗的结果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特发性震颤竟意外地消失了。医师们由此得到了启发,开始用普萘洛尔治疗特发性震颤,结果有大批病人的震颤获显著的改善。此后,普萘洛尔被广泛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除普萘洛尔外,它的同族兄弟如吲垛洛尔(心得静)、普拉洛尔(心得宁)、美托洛尔(美多心安)、布非洛尔(丁呋心安)等也有同样的效果。

由于目前无论哪种药物治疗均以减轻震颤为目的,并不能根治,因此对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轻微震颤一般不需应用这类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对因震颤而使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的病人才考虑应用上述药物。但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条件者应多参加些文体活动,以分散对震颤的注意力。

6.腕管综合征的防治

当人们长时间的叩击电脑键盘,可以引起手腕的劳损,从而在手腕里面发生一桩“交通阻塞”事件,医学上称之为腕管综合征。本病由于压迫了正中神经,便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除了手腕疼痛外,手的力量也会减弱,活动笨拙,难示“八字”动作,除小指之外,其余4指均可有蚁行,麻木刺痛感;疼痛往往于夜间发作或加重,使病人更加痛苦。

本病症发生后要及时治疗,轻症病人可以托腕休息,并向腕管内注射醋酸氢化考的松。必要时还可用石膏夹板固定腕部充分休息。对于重症病人,若用上述疗法无效,可考虑手术切断腕横韧带,经此治疗后症状即可得到恢复缓解。

本病的关键是重在预防,对于从事电脑终端工作的人员,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以每日击键不超过5小时为宜,避免突击性过量劳累,同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技术熟练;初学者更应适当减少每日的操作时间,并定时做些放松手臂、手腕和手指的体操。

7.类丹毒病症的防治

外伤,常常是手部多种继发性感染疾患的诱因,在许多继发性手部感染中,类丹毒最为常见,本病是西医名,原文为:erysipe-loid,所以译为“类丹毒”是因为此病的外观与丹毒(erysipelas)相似,并且有沿皮肤游走的倾向,如同中医所谓赤游丹。

类丹毒是由猪红斑丹毒丝菌所引起的疾病,它的主要带菌者是猪。炎症往往发生在厨师或主妇的手指和手上,常因手指被肉骨、鱼刺、虾刺及菜刀损伤所致。

本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局限型、全身型及败血症型3种,还应增加“慢性迁延型”。

局限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约在受伤后1-3日,患部出现疼痛,进而肿胀,并发生红斑,持续1周或更久,病变逐渐缓慢向周围扩展,红斑呈紫红色,为此症特征之一。边缘清楚有略高于正常皮肤的红晕,中央部有色素减退,患部肿胀发紧而有弹性,似皮内注射有液体;若手指被侵犯,受累手指的关节疼痛活动困难,一般约3-4周可痊愈。

本病的另一种特征,即具有游走性,紫红色斑片可越出旧病灶,而在另一处形成迁移性新病灶,或在其他健康手指上出现,因此,病程缠绵,反复发作。

本病的第三个特征,病损呈高度肿胀但从不化脓,消退也无脱屑。这是鉴别类丹毒与化脓性指头炎的重要标志。

慢性迁延性,指临床上常有一些病例,久治不愈,病程在1个月以上,有长达3-4个月或更长者,全指僵直肿胀粗大,关节严重变形呈杵状。炎症反复发作,此起彼伏,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不见效。这就是所谓“皮肤一关节型”中的“慢性复发性类丹毒”。

局限型的类丹毒,诊断不难,可根据职业、手指外伤史以及游走性红斑等特征来判断。

全身型的诊断也不难,此型的病变与局部相同,但其周围皮疹可扩散为弥漫性或全身性。

败血症型的诊断颇为不易。其症状为发生严重的紫癜样皮疹,亦可出现关节症状,病程与一般败血症相似,常伴有心内膜炎,病人约3个月左右死亡,且往往找不到感染伤口,只在血培养时可以找到病原体。

类丹毒的预后与转归有二重性:轻症时,可不治疗,约3-4周自愈;严重的,可出现致命的败血症。因此,病人不应存侥幸心理,等待其自愈。一旦患上此症,必须立即去医梡治疗。类丹毒的治疗,在早期抗生素很有效,但当转成慢性时,任何广谱抗生素皆无能为力。中医中药对类丹毒有确切疗效。在早期,运用清热解毒中药内服兼外敷,并按“血实者宜决之”的原则砭去毒血,可以加快痊愈。对慢性的,应运用活血化淤中药内服兼外敷,并按“菀陈者除之”的原则砭去恶血,即能很快恢复正常。

类丹毒的预防应先于治疗,有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日后的消极治疗。因此,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不去保护手。所以,预防为主,对养生与保健来说,永远是真理。

8.夏日手脚脱皮的防治

手脚脱皮在医学上称作剥脱性角质松解症,一般认为与手脚有密切关系。

在炎热的夏季,手脚掌上汗腺的排泄比较活跃,由于出汗多,当汗液顺着腺体将要排出皮肤表面时,被致密的角质层所阻挡,使表皮角质层与下方松离,其范围逐渐向四周扩大,形成类似疮液干涸的疮膜。自然破裂,如薄纸样的鳞屑便被撕脱,在角质剥脱的底面,隐现新生的正常皮肤,脱皮严重时,除两手和两脚掌上对称发生外,还能侵犯手脚背上,尤其是手上的脱皮会大大地影响人体的美。

本病防治较为困难,有人主张用滋润性软膏或小剂量X线照射,但效果并不佳。亦有人用软皮敛汗的中药浸泡患处,每日1剂,每次10~15分钟,一般5~10剂可获效。药方是:陈皮、金毛狗脊各30克,麻黄根、细辛各10~15克,枯矾15克。

此外,工作中手掌、手指经常接触机油、石块、木料等物品时,最好戴防护手套;同时,平时要少用碱性肥皂洗手。

《健康》杂志曾刊载邹桂枝医师所使用的配方即“甘草浸液”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配方:甘油50克,95%乙醇100毫升,甘草80毫升,蒸馏水80毫升或75%乙醇不加蒸馏水。

制方:将甘草饮片浸入乙醇内24~36小时后滤出浸液,加入甘油(或水)摇匀即可使用。

使用方法:每次洗手后涂搽,每日4-5次;多年反复发作的重症病人为巩固疗效,可于每年的复发期前早春初秋开始使用,连用3年(轻者不用3年)即可痊愈。此溶液不油衣服,无副作用。

原理:甘草内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等具有抗炎、抚菌、抗过敏、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的特殊成分,加之甘油滋润、防腐等作用以及乙醇的抗菌消毒作用,故疗效不错。

9.手脚湿疹的防治

手脚湿疹属常见病,多发病,为过敏性皮肤病。手足湿疹多为对称的,发生在双手或双脚;也可双手双脚结伴而发。病损处潮红,可见丘疹、水疱、渗出。可为块状干裂的硬皮,刮时易出血,剧痒是它的主要特征。

治疗本病要合理用药,避免搔抓,因为搔抓会使病损增厚,增厚又会加重瘙痒,形成恶性循环。用水洗烫会使皮损处毛细血管扩张,造成红肿加重和渗液增多,因此以少洗不烫为好。肥皂、汽油等物质容易刺激皮肤,应避免使用。在饮食方面,应忌食辛辣和海味,因为这些食品容易引起皮肤瘙痒,使湿疹复发。

治疗本病的内服药,一般用抗组胺药,它可以止痒和利眠,如赛庚啶,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可任选1种,每日1-2次,每次1片,晚上睡前服用较好,如果继发化脓感染,可配合内服抗生素,如四环素片等。

治疗本病的外用药则是:用氟轻松(肤轻松)或曲安奈德(醋酸去炎松)软膏10克,黑豆馏油软膏3支,复方苯甲酸软膏10克,3种药全部挤出,混合在一起,简称混合膏。将混合膏一份再加复方苯甲酸软膏一份,两种药混合均匀后,厚涂于病损处,敷上一层纱布,再贴一层塑料薄膜,以固定住药膏,然后用绷带和胶带绕5-6日打开,去除浮起的病皮,再按上法包扎3-4次。停止包扎后,改用混合药膏外搽,每日2次,涂20~30日。

10.接触性皮炎的防治

因手直接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酸、碱、铬等,从而引起手部皮肤红肿,起疱流水,灼痛发痒。这种皮肤病的治疗主要是避免接触某些化学物,停止和这些化学物接触。局部炎症可用6层纱布或口罩蘸3%硼酸水湿敷,也可蘸生理盐水湿敷,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敷后涂上氧化锌油或硼酸氧化锌糊,一般几日后就可以消肿脱皮而痊愈。

11.手癣病的防治

手癣俗称“手气”,是一种寄生在皮肤上的真菌所引起的,多伴有足癣,大多是因抠脚趾引起。多先在一侧手掌大小鱼际及虎口处起病,一般皮肤损害不对称,外界清楚,时间久也可侵犯对侧手掌,初起时为针头至绿豆大小水疱,轻度痒感,水疱过后,可以出现角质层增厚,手掌脱屑,干燥皲裂。随之病变渐扩延,还可侵犯指甲,使指甲变厚、发白、发脆、破碎,即成为指甲癣。

防治手癣,首先要保持手清洁,有脚癣要早治,不要抠脚趾。

治疗手癣可搽益康唑或复方水杨酸软膏,每日2次,最好在睡前厚厚涂一层药膏用塑料薄膜包起来,使药物渗入皮肤。

12.手指麻木的治疗

本病症多因痰、淤、湿热侵淫经脉,脉道不通,或肝肾亏虚,精血不能营于四末所致。另外,如因肝阳亢盛初见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为中风的先兆,应注意鉴别,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如下。

一是气虚痰阻:饮食劳倦,损伤中气,脾虚聚湿生痰,气虚易受邪侵,气虚痰阻血流不畅,四末得不到气血的温煦与滋养,故出现麻木。

二是血虚不荣:素体血虚,或产后病中失血伤津,导致血虚,血虚则经脉气虚四末失养而出现麻木。

三是风湿痹阻:风寒湿邪,容于肌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其始以疼痛为主,久病则因病邪阻遏,气血失运,以麻木不仁为主。四是湿热侵淫:久处湿地,或感受外邪,积渐不去,郁而生热,浸淫经脉,使气血凝滞,出现手指麻木。

根据上述病因,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一是气虚痰阻:病人手指麻木日久,犹如虫行,或不知痛痒,面色咣白,自汗畏风,短气乏力,倦怠嗜卧,食少便溏,舌质淡或有淤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滑腻,脉沉弱治宜补气化痰行淤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桃仁、红花、附子等,药用:黄芪、人参、白术、当归、炙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半夏、桂枝、茯苓、乌梅、桃仁、红花。

二是血虚不荣:证见手足麻木,形瘦色苍、面唇淡白无华、眩晕、心慌、失眠、爪甲不荣、舌质淡、脉细。治宜养血和营为主,方用四物汤加减,药用:川芎、当归、白芍、熟地、丹参、秦艽、红花。

三是风湿痹阻:证见病人长期渐进性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者,遇阴雨天气加重,病久入深,其痛不甚,多为关节不利,手足麻木、舌质淡、苔白腻。治宜祛风通络,补气养血为主,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生地、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花。

四是湿热侵淫:证见手指及足趾麻木,痿软无力,手足觉热,得凉为舒,胸闷烦热,身重困倦,小便少,色黄,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利湿热,活血通络,方用加味二妙散加减,药用:黄柏、苍术、当归、牛膝、防己、萆蘚、龟板、威灵仙、桑枝。

另外,如属肝阳亢盛,阳升风动而见手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为中风先兆。治宜清肝潜阳息风,方用镇肝熄风汤,药用: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川棟子、麦芽、茵陈、甘草。

13.手指胀的治疗

手指胀指手指自觉胀麻或胀痛,可发于多个或某几个手指,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如下。

一是风痰淤阻:由于正气素虚,气虚而血行迟缓,以致寒淤凝滞,阻塞经络、经血不通,故出现手指胀麻或胀痛。

二是风寒痹阻:因风寒湿邪侵袭,或长期劳损,或年高颈椎骨质增生等,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亦可致手指胀麻或胀痛不适。

根据上述病因,本病的主要治疗如下。

一是风痰淤阻:证见一侧或双侧手指胀麻,伴浮肿,活动障碍可同时有半身不遂或言语不清,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活血,逐淤通络,以补阳还伍汤加减,药用:丹参、桑枝、黄芪、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

二是风寒痹阻:证见一侧或双侧手指胀麻或胀痛,阴冷天气或劳累后加重,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桂枝、丹参、桃仁、香附、川芎。

14.手指挛急症的治疗

本病是指手指拘急弯曲难以伸直,主要病因病机如下。

一是血不养筋:素体气血亏虚,或久病,或因亡血,产后,或因淤血内阻等,血少不能营养筋脉,筋脉失其濡养,因而手指挛急。

二是血燥伤津:外感热邪或热甚于里,消灼津液,阴液被伤,筋脉失去濡养而致手指挛急。

三是寒湿外邪侵袭:风寒湿外邪侵袭人体后,壅滞于经脉,久延不愈,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受损,而使手指拘挛不伸。

根据上述病因分析,特采用下列治疗方法。

一是血不养筋:证见手指渐致伸屈不利,持物无力或不能握物,可伴有头目昏眩,神疲短气等,舌淡或紫暗、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治宜益气补血,养筋疏挛,方用八珍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若淤血内阻者,治宜活血化淤,通经疏挛用通窍活血汤。药用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黄酒。

二是血燥伤津:证见发热,口渴饮冷、腹满便结,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清泄阳明,存阴缓急,以增液承气汤为主,药用:羚羊角、钩藤、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三是寒湿外邪侵袭:证见肢体疼痛,阴冷天气加重,手指挛急伸屈不利,或手指关节变形等,舌苔薄白,脉弦细。治宜补气养血,祛风利湿,通经活络,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药用丹参、桃仁、红花、黄芪、桂枝、赤芍、生姜、大枣。

15.指尖淡白症的治疗

此指手指尖部苍白无华,惨无血色而言。主要病因病机如下。

一是气血亏虚:气血亏虚、经脉空虚。四末失养,因而手指淡白无华。

二是脾肾阳虚:素体阳虚,复感寒冷,寒湿侵袭,痹阻络道。血运不畅,故指末苍白。

根据上述病因,采取的治法如下。

一是气血亏虚:证见手指徠白无华,爪甲不荣,伴手足麻木,面唇淡白无泽,眩晕、心悸、失眠、舌质淡、脉弱细。治宜补气养血为主,方用四物汤。药用当归、白芍、川芎、丹参、桑枝、秦艽、红花、鸡血藤。

二是脾肾阳虚:证见手指淡白、遇冷加重,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泄,舌质淡、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活血通经,方用真武汤。药用鸡血藤、桂枝、川芎、附子、白芍、白术、茯苓、生姜。

16.指尖发绀症的治疗

此指手指尖部色泽紫绀面言。主要病因病机如下。

一是阴寒型:寒冷外袭,脾肾阳虚,不能温煦,脉道滞涩不畅,故指端发绀。

二是郁滞型:情志抑郁,怒气伤肝,肝失条达,疏泄失常,筋脉失养,疏泄太过,血不归藏,淤留四末,皆可见指尖紫绀。

根据上述病因,方采用下述治疗方法。

一是阴寒型:证见指端紫绀,手指发凉,伴麻木疼痛,喜暖怕冷,遇冷则紫绀加重,得温则缓解,舌质淡,苔白脉细迟。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用当归四逆汤。药用桑枝、附子、炮姜、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二是郁滞型:证见情绪激动,即见指尖紫绀或是阵发性,或是持续性,舌质有淤血斑点,脉象弦涩。治宜疏肝解郁,活血通脉。方用血府逐淤汤或逍遥散,药用桂枝、白芍、桃仁、红花、鸡血藤、当归、生地、川芎、柴胡、枳壳、牛膝、桔梗、炙甘草。

17.指甲枯厚的治疗

此指甲板较正常指甲厚,且干枯无光泽,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如下。

一是肝胆蕴热:情志不舒,气机怫郁,郁久化火,肝胆蕴热,肝阴灼伤,爪甲失去濡润,故指甲枯厚少泽。

二是肝肾阴虚:肝肾阴亏,阴血亏乏,血运不畅,爪甲失于濡养,渐成枯厚之状。

通过上述对病因的分析,提出下列治疗方法。

一是肝胆蕴热:证见指甲枯厚少泽,兼见胁痛,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糙,脉弦细数。治宜清泄肝胆,方用龙胆泻肝汤,药用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二是肝肾阴虚:证见指甲枯厚萎瘪,兼见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用熟地、山药、柴胡、芍药、骨碎补、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

18.指头肿痛的治疗

此指一个或多个手指端肿胀而疼痛,主要病因病机如下。

一是火毒凝结:血分热盛,或心脾积热,注于指端,一旦为锐器损伤,则毒邪伏结继而化脓而发疔疮。

二是风寒痹阻:营卫失调,或手指劳伤过度,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发指端肿瘤。

三是外伤:劳作中不慎指头受伤,经络气血淤阻不通,亦可致指头肿痛。

根据上述病因分析,采取如下治疗措施。

一是火毒凝结:证见初期指头麻痒,隐隐作痛,次现红肿灼热,疼痛加剧;发于指甲缘者红肿明显,发于指腹者疼痛明显。治宜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活血通络,方用五味清毒饮加减。药用当归尾、赤芍、丝瓜络、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二是风寒痹阻:证见多为双手或单手多指发病,指端肿胀疼痛,阴冷天气加重,遇暖则舒,邪恋日久,指关节可变形,伸屈不利,舌苔薄白,脉弦紧。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方用舒筋除痹汤,药用黄芪、桂枝、附子、当归、赤芍、羌活、川芎。

三是外伤:证见一个或几个手指伤后肿痛,活动受限,拍照X线片排除骨折,为软组织损伤者,治宜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止痛,可服用跌打丸。药用酒军、酒郁金、土三七、红花、土鳖虫、自然铜、酒当归、赤芍、苏木、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