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心理调节
10217800000002

第2章 应激障碍中的心理创伤

姓名:狄某,男,17周岁,高中应届毕业生,未婚,外在表现不详,企图自杀。

患者父母均为国家干部,本有一个哥哥,但已殁。狄某的父母工作忙碌、常年出差在外,因此他和他的哥哥都由爷爷奶奶带大。到了狄某上小学二年级时(哥哥上小学三年级),他们才回到父母身边。一家四口团聚一起,关系却并不和谐。不知为什么,母亲对狄某比较喜爱,而对他的哥哥却很不喜欢。哥哥曾私下里对狄某说:“难道我不是妈妈亲生的吗?”他哥哥常遭母亲训斥和责打,丝毫得不到母爱的温暖。哥哥读五年级时,逆反心理加重,常与母亲顶撞,为了抗议母亲的打骂训斥,哥哥竟外出不归,流浪到了外地。

一天,公安局的人找上门来了,通知他的父母说,你们的儿子在某城市遭了车祸,双腿都撞断了。他和父母便前往该市探视他的哥哥。在病房里,狄某搂着哥哥痛哭,父亲也十分痛心,而母亲却大骂哥哥:“你这个小赤佬,从小就是害人精,跑出了家门都还要害我们,你还不如死了的好!我不认你这个孽种!”当时,哥哥一言未发,只是愤怒地注视着母亲,但是当天晚上,哥哥竟凭着两手拖着残损的身躯爬上了窗台,从那里跳了下去!那是九层的高楼,哥哥粉身碎骨……从此,他、他爸爸,都与母亲在感情上产生了很深很深的隔阂。不久,整天郁郁不乐的父亲患上了肝癌,入院数月便去世了。家中只剩下他和母亲二人,他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他在心中对她有着怨恨,表面虽然是尊重她,也听她的话,可是他很不想和她呆在同一个空间里。

母亲是爱他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爱他,可他觉得就是这偏狭的母爱使哥哥丧了命,他不仅觉得妈妈是有罪的,就连他自己也有负罪感。他觉得如果妈妈当初只生了哥哥而不生他,妈妈肯定不会不喜欢哥哥,哥哥当然也就不会死去。还有,妈妈虽然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却并不尊重他的人格,任何事情都要他按她的意愿行事。回想起来,他从小一直都是听她的话的,哥哥则较有主见,可能正是因此,母亲才喜欢他而不喜欢哥哥。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他与母亲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只要能不回家,他就尽量不回家,反正他也有充足理由,因为他是住校生,不是走读生,平常时候学校也不让他们回家。

高中即将毕业时,他与妈妈又发生了激烈冲突,填写高考志愿时她要他全填本市的大学,他一心想远离她,当然尽填外地大学。争执不下,母亲就下了最后通牒:“你若要填那些大学,将来我是不会给你生活费的!看你怎么读书!”他也火了,说:“只要考得上,我不要你的一分钱!也不会再回家!”母亲大哭了一场,当天母子俩没再说一句话。第二天,他回到了学校,埋头于复习之中,一连两周没回家。不料母亲却节外生枝,托人在本市联系了一家独资企业,让他放弃高考到那里去做事。她来到学校,找校长、找班主任、找各科的老师,向他们“宣布”说:“我儿子不参加高考了,高中毕业后就工作。希望老师们不要给他太多的作业,让他多些社会实践倒是可以的。”狄某急坏了,对母亲说:“我年纪还小,应当多读些书,这么早就参加工作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她母亲就说:“你只要报考本市的大学,我就同意你参加高考,否则你就得放弃高考。”

儿子一言不发,以示对母亲意见的否定。母亲十分恼火,竟当着校长、老师和同学的面狠狠打了儿子一记耳光。儿子当时几乎呆住了,稍顷,爆发出一声哭嚎:“你不是我妈!”母亲也是呆了一呆,然后捂着脸奔出了学校。狄某是一个聪慧、上进、自尊心极强的高中生,已经要毕业要高考了,却当着众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挨母亲的耳光,他感到是蒙受了奇耻大辱!认为她虽然是他的母亲,但对儿子人格的践踏同样令人不能容忍!他怨恨至极,决心以死来表示对母亲粗暴行为的抗议,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他卖掉了饭菜票和手表,买了车票乘车去到了五百公里外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想寻找一个适当的结束生命的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后他又返回了学校,准备绝食而亡。同学发现以后,把情况报告了老师。老师和学校的领导想尽了办法、磨破了嘴唇,也没能说服他放弃绝食。他的母亲也赶来哭劝儿子不要轻生,但他根本不理母亲,始终一言不发。学校只好请来了公安人员,公安人员建议请心理医生帮助,一起来作他的工作。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

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案例,对这一企图自杀同学的挽救,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治疗的范畴,须由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人员、家属和公安人员共同参与救助和施治。

对于已经开始绝食的自杀者,救助的关键是怎样使他开始进食。一日三餐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必须、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于已经开始绝食的自杀者来说,从绝食到进食之间却有一条天河般的界限横亘在其间。进食就意味着停止原有的自杀企图,意味着妥协。迈不迈这一步,在他心理上会发生极为剧烈的冲突,自尊心在这里起着特殊的作用。

对他来说,终止自杀行动是不体面的,是一种“贪生怕死”的怯懦表现,同时他也害怕别人讥笑他,说他“本来就不想死”或“以死作要挟的手段”等等。当然可用强制的手段使他不致脱水而死,但那不是治本的办法,因为只要他思想上未能转过弯来,以后他随时都还可以用其它方法寻死。所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从心理上予以救治。心理上的救治,宜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和疏导疗法,还必须有其家庭、亲友的密切配合。

首先是为他创造一个宣泄内心痛苦体验的机会,诱导他尽情倾吐心中的积郁。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向他指出:

“选择绝食或任何一种形式进行自杀、自戕,都是对社会和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不珍惜自己前途和生命,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辜负了亲人和老师对你的厚爱和期望。国家培养你到了高中毕业阶段,你即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或踏入社会作贡献,此时你却选择死,是一种逃避。”他回答说:“我知道如果死了是很对不起一些人的,但至少可以对得起我的哥哥。”

心理医生说:“你哥哥的死是是非非我们现在不忙讨论。但是你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你的哥哥决不希望你步他的后尘!他是很爱你的吗?”狄某含泪点头。

心理医生又说:“既然他是爱你的,他肯定希望你在人世间有一番作为,或是考上大学学得更多的有用的知识,或是踏上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现在,你母亲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她的过错,你难道就不能原谅母亲的过失,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还有,你妈妈的许多思想行为都表明,她有一定的心理疾病,很可能与你哥哥的死不无关联,很可能是深深的内疚、自责造成了某种病态心理。也就是说,一方面她确实是有着自责的,一方面她是不正常的,这两点都是令人同情和可以原谅的吧?”

这些道理得到了他的认同,但他还是“羞”于开口进食。心理医生在与他深入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最爱戴的人是他的祖父,便建议尽快安排其祖父前来配合救助。最后,当他的祖父从千里之外赶到他的病床前,他在这最具权威的长辈面前,终于停止绝食。开始进食以后,安排他暂时离开了学生宿舍,去到叔父家中暂住。

狄某暂住叔父家中时,心理医生定期前去为他作心理咨询治疗,他的母亲也每周三次前往探望儿子,向儿子诚恳地承认了错误(附带说明一下,其母在此期间内也接受着心理治疗),三个月后,狄某基本恢复了正常心态,度过了心理危机。当年的高考他未能参加,但第二年他顺利地通过了高考,进入了本省的一所师范大学就读。

专家点评或综述:

由于自杀的心理行为过程一般为:挫折→虚无感→对现实的普遍冷淡曲解而心怀报复→绝望→自杀强迫意念产生→自杀行为。因此,要防止自杀的发生,应分别根据患者自杀的心理问题而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治疗的第一步应是消除自杀冲动,也就是解除自杀强迫意念,主要以心理咨询为主,然后进行心理治疗,并可根据患者是否表现出狂躁予以药物处理。这一切都必须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与此同时:

首先,解除家庭方面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可导致青少年发生情绪危机。如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等。因此,要求父母及家庭成员应经常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及时给予开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稳定情绪或诱导宣泄等,从而排除忧患。还可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

其次,社会各方面要进行危机干预。自杀者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实施自杀通常有一个心理过程,即自杀先兆。因此社会各方面要成立心理咨询小组,帮助有自杀意念的人解除心理矛盾。还应组织人力对自杀行为进行预测,从而加以防范。据统计,从自杀预警到行为实施,历时半年以上者达百分之八十一点三,故有充分的时间来预防。

最后,青少年应提高心理受挫力。青少年自杀多与个体的性格有关。性格严重内向或抑郁者,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易受到事情消极面的影响,从而产生自杀心理;性格执拗者,一旦受挫便易产生轻生念头。因此青少年必须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性格,掌握合理宣泄情感的技巧,建立起良好的自我防御机制。一旦遭受了挫折,可以改善策略,或降低目标,或重新选择手段,再作尝试;可以暂放弃当前目标,从别的方面获得成功来予以补偿;可以采取妥协折衷的办法,找理由进行自我安慰。

应激障碍的人格分析

十五岁的女孩子崔儿,品学兼优,是某学校中师班一年级新生。在入校后第一次上体育课时,因其“报数”声音较小,被教师叫出队外,并让她向同学们说明原因。随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她嘴唇发紫,两腿打颤,边哭边喊:我不想活了,这次我真的不想活了她这一来,把老师吓坏了,赶快让几位学生把她搀扶到办公室,给以湿毛巾敷面、饮水和言语安慰。

五分钟后,她的情绪完全恢复正常。

课后,体育教师找到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一起找到这个学生。通过祥细的询问才知道,她想自杀的念头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有了。

小学一二年级时,教她这个复式班老师学识渊博,教法得当,很受学生欢迎,她的学习成绩比较优秀,性格开朗,并且一直担任班长。可到五年级时,新的任课老师技不如人,教学缺乏艺术,学生作业特多,而且大都是机械重复抄写,导致她的学习兴趣减退,成绩下降,也不大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开始出现厌学情绪和轻度的异常情绪反应,并且觉得她活得太累了。

在一次观看邻居出殡时,忽发奇想:死人躺在棺材里,不用学习,不用做作业,多舒服呀从此,“死”、“自杀”的意识就潜伏到了大脑里。升至初中三年级,来自升学竞争的压力加大,班上留级生增多,而且留级生大多成为老师培养的重点,她这个昔日的班长,威风不再,倍受忽视和冷落,感到考学无望,遂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沮丧情绪,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进而消沉、厌世。

一旦自己的需要受到阻碍和干扰,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消极、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有意无意地就想到了自杀。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行为如果与某种情境、刺激经常联系在一起,经一定的强化后就很容易形成习惯,以后,只要有性质接近的刺激的出现,就会“自然”产生有关情绪和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刺激——反应模式,这种反应的出现,会使人感到宣泄和放松,而要改变这种习惯,则会感到十分的困难和不适。

任何一点小小的刺激和挫折,都可能成为引发王某产生自杀念头的诱因,我们初步推断她患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后经Beck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得分25分,属较为严重的抑郁症。

抑郁症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典型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以及言语动作减少,出现消极意念,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这种病症的产生,与个体心理因素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越是社会层次高,经济条件好,经常处于剧烈竞争状态中的人,其患病率也越高,患者往往伴有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自我评价降低以及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等种种表现。

王某的情况正是如此。她爸爸是搞建筑的,家境宽裕,衣食无忧。从小学到初中基本上是一帆风顺,没有受过大的挫折和磨难,因而,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感情脆弱;同时,她的表现欲很强、自我期望值高,而无情的现实是考试发挥不好,成绩欠佳,在升学竞争中名落孙山,与理想中的学校擦肩而过,上中师又绝非情愿,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加之入校后又不能很快调整角色,适应新的环境,因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人际交往出现障碍;期望与失望反差巨大,自我实现与现实条件冲突剧烈。

凡此种种,均成了压抑王某情绪暴发的潜在诱因,而体育老师让她出列,她觉得丢人现眼,无地自容,从而直接导致了王某剧烈的情绪反应。心病还须心药医。对于王某的抑郁症,我们选用了下述心理方法进行治疗:

第一,消除自卑心理。

抑郁症患者一般都有较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源于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智力水平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别人”的确信。王某曾说,中师毕业我肯定不能成为一名好的老师,我就去打小工,干力气活,等到挣够了钱,还清父母为我上学所付出的费用,我就去死。

她断言自己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其自卑心理昭然若揭。我们又用社会距离量表在班上对她进行测试。具体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态度等级:关系最好、关系较好、关系一般、关系不好和关系最不好,分别计以1、2、3、4、5分,然后让包括被试在内的全班学生在量表上划圈,划圈的号码表示被试的选择(统计时将选项赋以相应的分值)。

经过具体的统计运算,集体的社会距离分数为2.4,个人的社会距离分数为3.5,由此表明,集体并没有排斥该生的倾向,但该生主动远离集体,很自卑。

治疗方法是:

1.引导王某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育她只有这样才能找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认清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

2.我们和王某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她经常产生自杀念头的根本原因,同时,为她提供了大量的心理治疗书籍和有关抑郁症的资料,促使她从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相信她的病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只不过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

3.学做“白日梦”进行自我治疗。做“自日梦”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它不仅对人的精神健康有重要影响,而且有助于改善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和自我克制力,它可以在脑子里建立起新的“记忆”,这些新的“记忆”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形象。

我们要求她每天做一次,时间为10~15分钟,并定期向我们汇报。选择一个她能一人独处不受打扰的时间,闭目静坐,肌肉放松,调整呼吸至平稳、缓慢,想象自己已经进入舒适的催眠状态,并且是坐在一个大屏幕前,尽可能生动的按你所希望的那样想象一下自己,并把这个形象放映到这个大屏幕上:

我是一个有文化,有理智,情趣高尚的人,正值青春年华,我是有自制力的,我完全能够控制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都不去想自杀,因为那毫无意义,而且只会带来痛苦。从而将自己引入一个虚无飘渺的境界,以致于神经系统无法区别“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这时,现实的自我就会向那个理想的自我形象靠拢,自我成了一个成功者和胜利者,这将对她日后的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利用了正惩罚的原理,当对方的不适应行为出现时,则给以使对方感到厌恶的刺激,以此来消除不适行为。当她产生自杀念头时,联想到“父母将自己养大成人,尚未报答养育之恩,怎么能去想自杀呢?就是自杀了,不仅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说不定会招致别人的鄙视和唾弃呢?”从而加深她对自杀意念的憎恨和厌恶,以期有效的扼制自杀意念的产生。

第三,创设情境。

我们抓住她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又缺乏特长的心理特点,在班集体中有意识地为她创造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她由小到大,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她先是勇敢的打破了寝室的界限,把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分给其他寝室的同学吃,看到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她说开始有了一种自豪感,初步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和满足,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继而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如校广播站播音员的评选、军乐队、绘画兴趣小组等。

同学们都反应她确实比刚入校时开朗、活泼多了,她自己也说现在只是偶尔想到过自杀,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控制自己。为稳定和巩固她的进步,渐次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有意的为她设置了一些挫折,如:同学向她借钱、数学老师故意让她上讲台做较难的数学题、星期天安排其他活动不让回家等。结果她的反应平平,简直和开学时判若两人。这说明,先前形成的“不良刺激一想到自杀”这个神经联系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正常的神经联系的建立。

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治疗,王某的以“自杀”为突出特征的抑郁症反复的周期越来越长,症状也越来越轻微。

她已顺利通过了期中考试,成绩还比较理想,这说明她的病症已基本治愈。我们为她的心理状况的改善和学习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