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10213000000068

第68章 西江月

平山堂①——苏轼

【原词】

三过平山堂②下,半生弹指声中③。十年不见④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⑤。

欲吊文章太守⑥,仍歌杨柳春风⑦。休言万事转头空⑧,未转头时皆梦⑨。

【注释】

①平山堂:扬州名胜,在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欧阳修扬州任上时所建。

②三过平山堂:在此之前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离京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由杭移知密州,这次神宗元丰二年(1079),自徐州移知湖州都途经扬州,来平生堂凭吊。

③半生:苏轼时年四十二岁,已到中年,故人的前半生已过去。弹指:佛教名词,喻时间短暂。《翻译名义集》卷五《时分》:“二十念为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④十年不见:苏轼熙宁四年(1071),通判杭州,曾绕道颍州去谒见业已致仕的欧公。师生欢快相聚宴饮于颍州西湖。谁料此次竟成永诀,次年欧公就仙逝了。到作词时,不见恩师也将近十年了。

⑤壁上龙蛇飞动:指平山堂壁上仍刻有欧公亲书手迹。

⑥文章太守:欧阳修自称。

⑦仍歌杨柳春风:说此次置酒高会,使自己能再次听到红妆歌女演唱:“垂柳”、“春风”

。欧公那种以文载道,辅君济民,绝不迎和而升迁的风范亮节,德业文德,就像平山堂前的杨柳春风,化育士林。能给后人带来温暖和力量。

⑧空:梦。白居易《自咏》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人生短暂,死去万事空。

⑨末句意:人活在世上一切就像梦一样。作者以梦作结,无疑是受到佛教的影响,也和他当时反对新法的处境有关。

【译文】

第三次来到平山堂下,那时我的前半生在弹指一挥间已经去了。十年后到此再也看不到恩师了。只见堂壁上仍刻有欧公的亲书手迹。

想要悼念恩师使自己再次听到红妆歌女演唱“杨柳”、“春风”。人活在世上就像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