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10210500000003

第3章 有针对性地沟通

教师做好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

教师应该从细小的方面观察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他们不同的性格,以便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教师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因人而异的沟通和交流呢?

1.与成绩好的学生沟通要讲究方式

教师在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交流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让这些优秀的学生通过沟通获得收获,得到帮助。

例如,有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出色,总是排在班级的前三名,可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的学习没有以前那样扎实了,考试成绩也明显下降了。此时,教师首先要清楚的是,学生的心里一定会对自己最近的表现感到懊恼,他们很希望老师能够理解自己。

在和这样的学生沟通时,教师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查找成绩下降的原因,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放下思想负担,继续努力,抓紧学习,弥补学习上的欠缺。

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说:“这一次的试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尽管你这次的成绩跟老师实际预想的存在一定的差距,可是你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只要你学习再扎实一点,你的成绩一定会更理想的。”而不能说:“你这段时间不用功,怎么会有好成绩呢?”这种带有批评语气的话语,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但不能让他们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相反还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2.与问题学生沟通时要找准病因

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在沟通时要事前掌握问题的所在,找出原因之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对待。

问题学生的外在表现经常是旷课多、迟到多、上课爱说话,以及爱搞小动作,个别学生还爱与老师顶嘴等等。问题学生的病因是他们经常违纪的关键,我们只要找到病因,与他们沟通时对症下药,他们的这些“脖就能够治好。

比如说有的学生违反纪律,是因为家庭生活中父母出现了问题影响到了孩子,教师在与这样的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就应当要从爱的角度展开;有的学生是受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影响而造成的,我们就应该注意从说服教育的方面来展开。

3.与“特例学生”沟通时要学会“沉默”

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所处的地位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师如果在某些特定的沟通交流环境中保持适时的沉默,会表现出一种自信和力量感,能够令学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也就是说,教师有意识的沉默是一种很有效的批评和暗示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对某些学生来说往往更具有说服力。

这种方法最主要的是针对那些自身有不好的习惯但同时又十分担心遭到教师批评的学生。因为他们从内心里还是知道自己的习惯是不好的。

4.与内向的学生沟通时要耐心询问

教师与那些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沟通的时候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不然就会使交流出现尴尬。这时,我们的耐心询问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这类学生比较害怕与人交流,好像把自己给束缚起来了。如果教师在谈话的时候,能够亲切一些,态度够和蔼,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顾虑,令他们愿意和教师们沟通。

单独地与这类学生沟通交流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可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而有了信任,学生的心扉会自然而然地向老师敞开,愿意和老师倾心而谈。在师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谈的内容及时给予肯定,并且教师要为学生指明其努力的方向,要给学生动力,使他们能够走出束缚。

5.与脾气比较暴躁的学生沟通时要用对比参照法

有的学生脾气比较暴躁、倔犟,还经常犯错误。教师在同这样的学生沟通交流的时候应当注意谈话的技巧,采取一种对比参照的方法。

这类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破罐子破摔。我们对他们可以用“参照式”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引导他们直接剖析问题的实质,深入浅出地进行指导和引导。

教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身上的缺点,深刻认识到自己犯错的原因及错误所造成的危害性。这样可以增强他们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决心。当然,在和他们沟通时,教师的态度应该严肃认真,鼓励与批评都要做到合时宜。

6.与性格外向的学生沟通时要用争论辩答的方法

还有一些学生比较外向并且很健谈。沟通时,我们教师采取争论辩答的方法是容易被他们接受的。在和他们沟通前我们要做一番必要、充分的准备,尽最大可能把他们所要述说的理由都列清楚、理通顺,并做好反驳的充分准备。

当然了,师生之间的争论辩答,并不是要师生如同开辩论会一样激烈,而是应当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在与教师的争论中明白其中的道理,最终达到教师以理服人的目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掌握与不同学生沟通的技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与老师的沟通中获得启发,从而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

(瑞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