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10209600000003

第3章

在威廉·菲普斯时代,人们用当地的潜水员去寻找海底沉宝。现在,人们则是用精密的尖端科学技术装置,其中有通过回声来测量海底地形的声纳,有探测是否有金属物品的质子磁力仪,有挖掘泥浆的水喷管,以及吸扬式挖泥船、海底微型摩托车和微型定位潜水艇。

如今,作为一个海底沉宝寻找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水手,还要善于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资料。为了能够得心应手地翻阅西班牙的航海档案,翻阅英国或荷兰的航海档案,还得花上几年功夫去熟悉古文字学。据说,这些航海档案资料层层叠起来足足有23公尺之厚!还要学会能够在令人讨厌的扁平的小小卵石中间辨认西班牙的皮阿斯特(古银币名称),就像美国人凯普·瓦格纳在佛罗里达海底发现一笔价值2000万美元的古银币那样。凯普·瓦格纳就是在花了两年时间研究了从塞维利亚到牙买加的墨西哥湾四周的航海历史以后,才用一架普通军用地雷探测器在几千公里的海底上找到这笔沉宝的。

按惯例,一般沉船被发现以后,“沉宝发现者”应该在48小时之内去有关国家的航海事业管理局进行申报。沉船之物属于在其领海之内的国家所有。按照传统的办法,“沉宝发现者”可领取自己发现的一份物品。在法国,一般是l/3。有些国家是对开分。在另外一些地方,像佛罗里达,是给发现者25%的物品。有的国家,像希腊和土耳其,是绝对禁止人们私自打捞海底沉宝的。但也有一些国家,像北欧国家,则在寻找潜水人员进行合作以打捞海底沉宝。

英国财政部在1950年曾经同国内一家打捞公司达成协议:打捞一艘沉没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底的英国货轮“帝国庄园”号上的70块金砖,捞到的金砖70%归打捞公司,其余归英国国库。打捞前英国政府预付25万英镑作为工程准备费用。条件虽然很优惠,但打捞公司面临的却是一项艰难复杂的打捞任务,因为这一带海域环境特别恶劣,不仅多雾多风,还有又冷又急的海底暗流和漂来的浮冰。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直到1973年10月才终于从海底捞起全部沉金。

一个为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律方案已经提交给世界海洋法会议。但是,近期看来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因此,在这期间,海底沉宝和其他许多海洋资源一样,仍然都会是你争我夺的对象。例如,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有一艘巡洋舰“纳希莫夫”号在1905年5月28日被日本炮舰击沉在对马海峡琴崎海岸外10公里附近处,舰上据说载有大型白金砖16块,金砖18块,5000镑一箱的金块5500箱,价值估计至少在350亿美元以上。1931年~1937年,日本曾进行过打捞,但只捞起几块铁片。前不久,日本船舶振兴会又以巨资支持打捞作业,到1980年10月已捞出白金砖17块。日本捞出白金以后,苏联驻日代办立即向日本外务省提出要索回“纳希莫夫”号沉船及其所装载的财宝。日本则以打捞与政府无关,要进行“了解”研究为理由答复了苏联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巡逻舰“爱丁堡”号由苏联驶往美国时,在1942年4月下旬被德国舰艇击沉在巴伦支海。这艘巡洋舰上据说也装有5吨多金块。英国、苏联、挪威一直都想打捞这艘沉舰里的黄金,但因没有勘探到沉舰的确切地点,所以无法下手。到80年代初,英国里斯敦·皮士莱斯打捞公司终于传出消息,说它已发现了藏有金块的“爱丁堡”号沉舰。随之而来的是,苏联飞机不断地在打捞作业区上空进行空中侦察,苏联潜艇也不时地光临监督,这表明苏联是不甘心英国独吞“爱丁堡”号沉舰里的财宝的。

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海洋探测、海洋潜水和海洋打捞方面的本领也在突飞猛进。这一方面可以使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各种各样的海底沉宝寻找者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水下技术去找到海底沉宝。一场争夺沉宝之赛已经在静静的海底世界里拉开了序幕,至于人们到底能发现和打捞上来多少海底珍宝,目前还不得而知。

海底的铜像

1972年,意大利人从海里打捞上来两尊铜像,经过有关专家鉴定,这两尊铜像是公元前506年的作品,是两件稀世珍宝。

这两尊铜像是丽亚切武士像,一尊高210米,重250千克;另一尊高198米,略重于前者。铜像的嘴唇、乳头、眉毛和睫毛用紫铜镶贴,牙齿用白银镶嵌,眼珠用琥珀和象牙制成。整个人体造型细腻,线条正确,表现真实,充分体现了当时艺术家的精深造诣。

至于这两尊铜像沉入海底的原因,有人认为,曾经有一艘帆船运载铜像至丽亚切附近海面时,由于火灾或风暴而遭致沉没;也有人认为,铜像被绑在桅杆上,因大风刮断桅杆而跌入海中;还有人认为,可能是在一次海难中,为了减轻载重量而把铜像抛弃海中的。

关于铜像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有人根据古希腊作品和脚底连接的铅块有扭断的特点,认为它们出于古希腊某处,由于罗马人征服了古希腊而掠夺至意大利半岛;也有人认为,公元前771年起,意大利半岛南部是希腊的殖民地,拥有十分发达的希腊文化,因此,雕像很可能是当地制造供庙宇或皇帝作装饰的。

关于铜像的作者,也有多种不同说法。一些人根据铜像麻花形卷发和脚向前的姿态等特点,推断作者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着名雕塑家毕达歌拉,他的艺术特点是风格细腻,而且其人正好生活在铜像发现的地区;还有些人认为,两尊铜像的制作时间相差二三代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铜像为何身份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属于奥林匹斯山12神的范畴。有人认为是阿波罗神庙中的神;也有人说是马拉松战役中的英雄,或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不过,多数学者推测铜像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加门农,或名将内斯特之类的人物。

这两尊铜像引起世人的兴趣,它的谜,至今尚未解开。

海底藏宝有多少

据美国学者对近2000年世界发生沉船事件的统计,世界上大约共有沉船约100万艘之多。据专家估计,沉船埋在海底的宝藏价值在数百亿至数万亿美元之间。大家从以下的资料中可见一斑。

1512年,葡萄牙战舰“海上花”号在马六甲海峡北方的苏门答腊水域触礁沉没,该船装载有20吨黄金以及数以百计的宝箱,估计财宝价值不少于90亿美元。

1553年,16艘西班牙大帆船在得克萨斯海域沉没,船上装有大量金块、银块、宝石和珠宝,价值高达30亿马克。

1588年,西班牙66艘“无敌舰队”在对英战争中被击沉,船上装有大量金银首饰、艺术品以及金杜卡特,其价值无法估计。

1614年,西班牙“门多萨舰队”沉没在尤卡坦半岛外海域。船上载有秘鲁黄金、玻利维亚白银和哥伦比亚绿宝石。总价值达15亿马克。

1622年,“我们的阿托查夫人”号帆船,在佛罗里达群岛附近海域沉没。其价值为3亿多美元。

1679年,西班牙“圣克鲁斯”号船在威尔士附近海域沉没,船上装有220箱黄金和25吨白银,估计价值为11亿马克。

1683年,法国海盗船“女骗子”号,被一艘英国战舰的船员强行占领并击沉。

船上装有海盗多年抢夺的大量金银珠宝,价值共计457亿马克。

1711年,西班牙大帆船“桑蒂西马·特里姆达德”号,在航行中遭遇暴风,沉没于古巴以西15海里的海域中,船上装载宝物价值为741亿马克。

1752年,荷兰商船“海尔德玛尔森”号,在南中国海触礁沉没,船上装有约百块金锭、23万多件中国青瓷器等,价值连城。

1782年,英国“格罗斯维纳”号触礁,沉没在南非卢西亚角。船上装有金块、钱币、珠宝和一顶镶有宝石的王冠,总值约为148亿马克。

1792年,西班牙船“普雷西亚多”号沉没在乌拉圭沿海。这条船装有47吨黄金、147吨白银和一尊金圣母像,总值4亿美元。

1799年,英国三桅快战舰“卢提那”号在荷兰须得海沉没。船上装有金条、钱币等,估价约为32亿马克。

1857年,英国巴拿马班轮公司“中美洲”号在卡罗来纳海域因遇飓风沉没。这艘船装有3吨黄金和其他贵重物品,总值45~10亿美元之间。

1911年,美国货船“梅里达”号与一艘汽轮碰撞后,沉在弗吉尼亚海域,该船装有约值9亿马克的金条。

1945年,日本巨轮“阿波丸”号沉没在中国内海。船上满载从中国掠夺的40吨金锭、12吨白金、40箱珍贵工艺品以及几千吨钛、钨、锡等贵重物品,价值连城。

韩国海底基地藏宝有何秘密

据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侵略战争中从中国、朝鲜等处掠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等作为军费之用,并在韩国的釜山市“赤峙湾”的海底建立了一个秘密的潜水艇基地,把掠夺来的财宝都藏在了这个基地中。据说,这批财宝按币值计算,要值现在的韩币好几兆。这件事在韩国引起了广泛专注。

1982年1月,消息一传开,韩国的主要大报用“釜山有日本秘密潜水基地”、“去寻找通往一攫千金仓库的通道”等大标题,对此大肆渲染,更加在民间掀起寻宝热潮。

据说,日本第122特攻部队司令遗留下来4张秘密基地的地图提到,这里匿藏着几百吨金块,150吨白银,还有1600颗钻石,这足够诱人的。

因为通往基地入口处在韩国部队的兵营内,百姓是无法进入的。1982年7月,韩国军方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决定向民间发放发掘埋藏物许可证。当时公众对发掘这批金银财宝持乐观态度,可是发掘了一年却一无所获。

近几年来,韩国陆军本部与发掘业者围绕着发掘许可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现在,经营中小企业的郑灿泳声称,他在第一次发掘许可证有效期一个星期后,在军营某地下10米深处曾发现了秘密基地的入口处,但军方不允许他再继续挖下去。他只好于1990年3月10日又向“青瓦台”军部提出申办发掘许可证的申请。但无人答复,看来这些财宝既便是有,也不知要落入何人之手?又何况财宝的下落尚没有确定呢。那么,要看好戏,只有走着瞧了。

费布斯是最早的海底探宝者吗

1651年,费布斯出生在美国缅因州的乡村,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当过造船工人,也干过海盗及贩卖奴隶的勾当。他想把自学得到的知识有效地用于海底探查。他先制造了一艘小船,自任船长,并作了几次出海航行。在一次去西印度群岛的航行中,他无意中听说在这一带海域曾沉没过装有很多货物的西班牙船只。关于这些沉船并未遗留有确切的记录,但根据传闻,在17世纪中叶,装载有从印加掠夺的财宝的西班牙平底楼帆船在此沉没。他决心探查这些“巴哈马附近的黄金船”上的财宝。

费布斯为寻求支持者来到英国,荣幸的获准拜见国王查尔斯二世,并被允许租借海军的洛兹·欧市·亚兰吉号护卫舰作为探查的工作母船。

1683年,费布斯指挥“洛兹”号在古巴岛北巴哈马群岛海域对沉船进行调查,由于未发现沉船而决定返回英国,以图东山再起。虽然这次没有得到英国皇家方面的支援,但他找到了另外几位赞助者,并设法搞到了两艘200吨的船,配备了特别潜水设备,重新组成了探查队。这时,费布斯从乘船由西印度群岛来的旅客那里了解到,自1642年就杳无音讯的西班牙船队中最大的船沉没在伊斯帕纽拉岛海域。于是,探查船重返巴哈马海域。他让潜水工人们仔细地调查了目的地海底的礁石和裂缝,结果在1687年发现了一只覆盖在珊瑚下面的黑色船体。

这一船体倾斜的甲板有十几米长,深度已到当时潜水作业的极限。当时,仍然使用着水面供氧式潜水设备,长长的呼吸管极大地防碍了潜水员的自由,即使确认了财宝位置,其打捞作业也是十分困难的。为此,在深处利用了潜水球等设备,使作业能够继续下来,并且在几星期以后,成功地打捞上来了金银条。他们用船装载着27吨财宝得意洋洋地返回伦敦。

费布斯探宝成功的消息在欧美广为流传。费布斯不仅是最早的海底探宝者,其行为还大大刺激了海洋探险热和冒险精神,同时,使搜寻海底宝物以发财的愿望形成一股不断高涨的风潮。在伦敦,沉船打捞公司为扩大企业的影响,曾经在泰晤士河由潜水员向市民们展示其技术。

盖特藏宝在哪里

17世纪末,海盗四起,许多商船在海上被抢。

英国女王为使英国的商船队免遭海盗袭击,命令海军将领盖特率领舰队前往印度洋护航。这位身经百战的盖特根本不把海盗放在眼里,他只带上两艘快艇在海上游弋。不料,没过多久便突然受到海盗船的猛烈攻击。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盖特怕回去后被女王杀掉,便独自一人跳海逃生去了。

不到两年,盖特凭借自己的胆略和经验,很快也成为一个杀人放火掠物的大海盗。5年之后,他聚敛了无数金银财宝,并把它们藏在太平洋上一个无人注意的小岛上的山洞之中。

这时,盖特已55岁,他决心与海盗生涯告别,他来到美国,与一个波士顿的孀妇结了婚,并在纽约定居,成为该市惟一可以在银行无限取钱的存户。

他出资修建的舞厅是纽约城最典雅华丽的交际场所,当时,谁能收到他和夫人的一张舞会请柬,就标志着一个人在社交界的极大成功。

谁知,好景不长。不到两年,驻纽约的英国总督逮捕了他。因为他的海盗行径被发现了,并将其送交伦敦法庭审判。

1701年5月23日,一辆黑色囚车驶到伦敦中心广场的刑台前。里面走出伯爵和两名刽子手。伯爵的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海盗盖特”。执行官向他宣读了死刑判决书。

然后,执行官又给他一个最后的机会。只要盖特供出藏宝之地,便可宽恕他一死。盖特摇摇头不答应。执行官一挥手,刽子手将绞索套进了他的头颅。

盖特死了。但是,探索他所藏珍宝的尝试百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各种各样的关于盖特的材料连绵不断。

1867年,加拿大工程师马凯尔的探险队在盖特曾工作过的地方,借助火炬的亮光,发现了一些手提箱,可能是盖特遗物。

1930年,伦敦的古董商赫加金尔特,在一个古旧的海员皮箱中找到一张藏在双层底中的海图,海图上有盖特的姓名缩写K·T。但是,无论是岛的名称,还是它的座标都没有在图上标出。

1971年8月,人们在某海沿岸水下摄影时曾发现类似山洞的地方,里面发现了一些箱子之类的东西,但在爆破山洞时,由于爆破力太大而毁坏了修建的排水系统,以致海水倒灌而淹没了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