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10209600000015

第15章

水下探宝困难重重这次“探宝”代价不菲,每天出海费用达到近万元。而由46人组成的23组水下探摸组进入象山港附近一带的海域后,更是租用了一艘交通艇用于水下考古。但因为海况复杂、能见度差、天寒水冷等原因,“探宝”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接踵而来。

“象山港水中悬沙量多,沉积速度快,海底浮泥厚,水下考古队员进入20多米深的海下,根本看不见东西,全靠两只手来探摸。”禇晓波说。而特殊的海况也导致了旁侧声纳和浅地层扫描仪的探测成效不大,给探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

最重要的是,开展水下考古的理想时间应该是在每年的5月份~9月份,但当年水下考古队延迟至10月份才到宁波象山港开展工作。“天寒水冷,队员都是早上6点钟就开始出海,在水下一待就是半个多小时。”褚晓波说。

海底摸出27件宝物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水下考古,通过探测和探摸,考古队员共采集到27件出水文物,其中23件珍贵的宝物皆出自同一个重要的遗存点。

“1998年,水下考古队已经在这个遗存点进行探摸,先后获得各类文物2162件。其中,瓷器有唐、北宋越窑青瓷,宋、元龙泉窑瓷及福建南宋、元青白瓷等,仅元代芒口青白瓷就达1852件完整瓷器,陶器80余件,铁锚4件。而这次探摸,则主要探明遗存分布的中心地带和外围边缘地带。”禇晓波介绍说。

据介绍,这次在同一遗存点采集的23件出水器物中,青白瓷9件、青瓷9件、陶器5件。9件青白瓷是8只碗和1只小盘。据专家鉴定,9件青白瓷都是元代浙江和福建交界地区的民窑产品。

明年将加大探测力度因为限于时间和气候等因素,2006年水下考古工作就此结束。但有关人士表示,经过这次探摸,已经确定在该范围外还有水下文物点,因此计划于2007年5月起,继续开展浙东沿海其他地方的水下考古探测与探摸工作,如果有必要,还将实施水下考古发掘。据悉,当前相关部门已经将有关调查、探测材料及时整理、汇总,组织编写《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报告》,并争取出版,作为以后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的一个参考。

水下作业险象环生国家考古女队员王玮,国家水下考古队的两名女队员之一,奉化文保所所长。她个子不高,一头利落的短发,脸上带着微笑。这次象山附近海域一带的探摸,王玮勇敢的“水下探宝”行为,让很多男队员都敬佩不已。

看见水就有亲切感1996年,奉化渔民在附近海域打捞出8000多件宋、元时期的青瓷。经确认,宋、元时期曾有一艘船沉于这一带。但因为当时的技术有限,挖掘难度很大。

王玮当时是一名文物工作者,参与了这件事情的研究。出于想要寻找到淤泥下面的沉船,王玮在征求了国家文物局的同意后,在1998年加入了水下考古队员的行列。“8岁时我就开始学游泳,是在水里泡大的。20岁之前因为水性好还曾当过运动员,在省里比赛得过第一名。所以我看见水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就是喜欢下水。”

训练时常潜水50米因为水性较好,在和她同批次训练的同事中,王玮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一开始,我们都是在水库里培训的,每次下水50米,我都是第一个完成任务。”

训练中的艰苦程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水库的水温相差很大,8月份的天气,在50米深的水库底,水温只有2℃,教练都是直接扔一个瓶子到水底,我们就潜水下去找,到水库底的时候最难忍受,实在是太冷了。”

在水库训练了20多天后,教练就开始安排他们下海训练,一些男队员因为紧张,整夜都睡不着觉。

水下随身带着匕首水下,是另外一个世界,充满着未知。“海下和水库有很多不同,很多时候能见度基本为零,探摸要靠双手,这种恐惧感对一名女性来说,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而在克服恐惧感后,水下许多突发状况也是无法预料的。“有一次,我在上浮的过程中碰到了水母,被蜇了好几下,一上船脸上就起泡了。”

除了海洋有毒生物的威胁,其他状况也随时可能发生,比如氧气瓶氧气含量不足,如果队员没有意识到,就有生命危险。如果在海下被鱼网缠住,也是十分糟糕的事情,“为了防止被鱼网缠住,我们队员下水都会随身带一把匕首,以防突发状况。”王玮说。

此外,入水越深,惰性气体就会随着水下的气压被挤压到血液中去,造成“潜水病”,“这种病可能最后会导致骨头坏死、脑血栓等病症。”所以,考古队员下水一次上岸后,除了要补充一定的热量和营养外,还必须到减压舱内把有害气体置换出来。

海底宝藏460年后被唤醒

2009年10月23日,“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艘沉睡了460余年的明代古商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又一座实物例证。

据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产青花瓷,数量应在万件以上,是一个罕见的海底宝库……明代商船沉睡460余年2009年10月22日,广东省南澳县云澳镇附近海面颇不平静。“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工作,已经在此拉开帷幕。

明万历年间,一艘满载着瓷器的商船,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至南澳岛三点金附近海域时突遇风暴,沉没于南澳岛东南乌屿与半潮礁之间27米深海底,距南澳岛最近距离约2海里。

2007年5月的一个早上,云澳镇武警边防支队战士在此海域抓获偷偷潜水打捞文物的可疑人员,至此撩开了“南澳Ⅰ号”的神秘面纱。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打捞船已经抵达指定海域,专业水下考古队员已经进行了试探性水下发掘,已有部分文物出水。

但由于受海风海况影响,整个发掘工作进展缓慢。沉睡海底460余年的“南澳Ⅰ号”古商船,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据本次水下挖掘任务的考古队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崔勇介绍说,广州打捞局参与本次工作的专业潜水员有十多人,考古所也从广东省内抽调了十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共同完成此次水下考古发掘。

崔勇说,“原计划考古人员希望在东北季风到来之前完成水下清理和文物打捞工作,但由于受海况影响,发掘进度将随具体情况调整。”

拟用常规打捞方式与“南海Ⅰ号”打捞状况不同,“南澳Ⅰ号”难以适用整体打捞。

当时,考古队员已经详尽掌握了“南澳Ⅰ号”沉船附近海底地貌的平面、剖面图。

根据“南澳Ⅰ号”沉船的特点和环境状况,考古队已在船体上部及船体附近区域布设水下探方,接下来将按照水下考古作业流程,逐层进行考古清理、测绘、摄影和文物提取工作。

根据“南澳Ⅰ号”沉船的特点和环境状况,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南澳Ⅰ号”的考古采用传统打捞方式,先在水下打捞“南澳Ⅰ号”所搭载的全部文物,再视情况打捞船体。

与此同时,文物部门需要对文物出水后作淡水浸泡脱盐处理,以防瓷器龟裂。对此,文物部门修建了三个脱盐水池,每个水池可浸泡72箱瓷器。

大家至今对两年前“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记忆犹新,一个巨大的沉箱将古沉船及船上所有货物、覆盖古沉船的沙石及附属物共5000吨整体打捞出水,移入“水晶宫”保存,待日后慢慢发掘。

关于本次“南澳Ⅰ号”的发掘,崔勇介绍说,“南澳Ⅰ号”与“南海Ⅰ号”尽管都是装载瓷器的古商船,但“南海Ⅰ号”被淤泥完全覆盖,可以采用沉井的方式逐步下压,将古船及附属物整体装载进沉箱整体打捞;“南澳Ⅰ号”沉船位置在礁石区,沉井无法下压到位,难用沉箱吊拉。

另外,“南海Ⅰ号”采取沉井打捞的最大意义在于这艘南宋古商船结构保存完好,具有非凡的考古价值;而“南澳Ⅰ号”沉船暴露在海床之上的船体上层结构已不存在,常规打捞比较合适。

对于大家关心的“南澳Ⅰ号”发掘打捞是否沉船也能一起出水,崔勇表示,这要视发掘进度,如果沉船确实不具备打捞出水条件,他们将在文物打捞完成后,对古沉船进行回填覆盖,以留待下一次发掘。

明代文物万件以上根据公安人员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查扣的138件文物和之后当地渔民上缴的124件文物,以及之后有关部门组织在沉船外围采集到的800余件文物分析,考古人员初步断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产青花瓷,数量应在万件以上,是一个罕见的海底宝库。

据考古人员连日来水下勘测,初步判断“南澳Ⅰ号”长度不小于255米,宽度不小于7米,古船处于正沉状态,方向接近正南北向,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隔舱和船舷保存状况较好,船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由于船体表面覆盖有泥沙和大块凝结物,船体和文物受腐蚀和人为因素破坏较小。

大家都将“南海Ⅰ号”比作“海上敦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第一座实物例证。考古学家认为,“南澳Ⅰ号”上所发现的青花瓷在国内陆上考古鲜有大批量发现,对远销国外民窑青花瓷的生产、贸易线路等一系列考古课题也少有实物印证,而本次“南澳Ⅰ号”上载有的大量民窑青花瓷,将给考古界许多信息:古代民窑专供出口到外国的瓷器,它们是如何贸易的,将运输到哪些国家和地区……从这方面讲,“南澳Ⅰ号”的考古意义丝毫不逊于“南海Ⅰ号”。

边防官兵护宝据承担“南澳Ⅰ号”警戒保卫任务的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反映,在发现“南澳Ⅰ号”消息公布后,其27名官兵都接到过陌生电话骚扰,许诺只要边防官兵大开方便之门,捞上来的文物所得可以“五五分账”,官兵们均予以坚决回绝。

“南澳Ⅰ号”从2007年5月25日发现至2009年10月22日,历时882天,边防派出所驱赶可疑船只2132艘。

为确保“南澳Ⅰ号”的安然无恙和国家文物的万无一失,派出所租用地方渔船,派官兵在乌屿、关屿、三点金之间海域长期停泊守护。

派出所在自身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筹资购买了一套卫星定位监控系统,每天安排2名官兵对沉船海域实行24小时全天候的严密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