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
【作者简介】
《三国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共六十五卷。作者为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他在蜀汉做过官,30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在晋朝担任过晋平令、着作郎。《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以前有关于魏、吴的史作,而蜀政权没有史官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便由陈寿采集编次完成。陈寿的时代接近三国,能运用的资料有限,有史料不足的困难。陈寿没有编写志,若想解三国的典章制度,必须借助《晋书》,《三国志》叙事精彩,剪裁得当,文字简洁,与《史记》、《汉书》及《后汉书》并称四史。与陈寿同时代的夏侯湛曾撰写《魏书》,看到《三国志》后,便毁了自己的作品。
到了南朝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搜集引用了许多陈寿未曾使用或避讳不用的史料,例如西晋鱼篆的《魏略》、傅玄的《傅子》、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等超过上百种,为《三国志》作了补充与注解,使三国时期的史料更加完整,更加彰显《三国志》的价值。
【故事】
诸葛亮尽管神机妙算,智慧过人,但并非以文章见长,他的《出师表》之所以流传后世,实因发自肺腑衷心,因此感人至深、《出师表》分为前后两篇,都是在刘备死后,上书后主刘禅而写。《前出师表》作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当时蜀汉驻军汉中,准备北伐曹魏,为了让北伐之举无后顾之忧,诸葛亮藉这篇文章功谏后主“亲贤臣,远小人”,以便巩固国家的根基!字里行间,尤不是忠臣的用心良苦,最后以“临表涕泣,不知所云”作为全文结语。
《后出师表》则写于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当时蜀军北伐受挫,退回汉中准备再战,但因为朝廷中有许多人对这个决策感到怀疑,诸葛亮于是以此文上书后主,解释出师讨伐曹魏的必要。在一番分析表述之后,最后写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表明北伐的成功与否,虽非自己所能事先预料,但无论如何,会付出臣子的才能与生命,尽人事以听天命,大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魄。
后世文人对诸葛亮及《出师表》多所称颂,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杜甫《蜀相》诗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将老臣“鞠躬尽瘁”却无力回天的悲叹,抒发得淋漓尽致。
据说,时隔将近一千年之后,宋朝名将岳飞带兵抗金时,曾经夜宿当年诸葛亮的“茅庐”,读《出师表》而感动落泪,最后以纸墨和泪,提笔书写全文。岳飞当年气势磅礴的书法,至今仍可在四川成都南门外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中,见到翻刻的石碑。
后人(南宋诗人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所言)甚至流传了这样的评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坠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坠泪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坠泪者不慈?”由此不难想见,诸葛亮这种“死而后已”的血泪精神,感动了历史上多少忠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