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10197400000006

第6章 跨越心理的鸿沟(2)

某位感情纤细的女作家,所写文章多为风花雪月类,她这种多愁善感的癖好,也传染给了与之形影相随的儿子,儿子6岁时,便不敢走夜路,关了灯也不敢睡,喜欢积木及“小猫钓鱼”之类女孩子常玩的玩具,喜欢穿绣花衣服,性格也“像个女孩一样乖”。几年后,女作家终于意识到,自己有意把儿子从丈夫身边拉开,已经把孩子引入了心理发展的误区。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人的性格大多是在一生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妈妈的言行和感情,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呱呱坠地后,妈妈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婴儿时期,妈妈的怀抱、缠绵的歌声、轻柔的爱抚,这种种良性的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是极为有利的。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抚如果依旧如故,这样会人为造成孩子的婴儿化心理时期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青少年的“恋母”心理。

“恋母”的主要原因

“恋母”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几种:

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青少年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这些妈妈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只对妈妈一个人亲热,孩子越依恋她,她越高兴,她不愿意孩子对别人有感情,认为这样就会冲淡对她的感情。妈妈的这种心态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孩子在1岁半至3岁时是敏感性和依赖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婴儿化心理期的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婴儿时期,妈妈的怀抱、爱抚等良性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极为有利,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还如小婴儿一般对待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强化青少年的恋母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学龄前的孩子恋母可视为正常,进入学龄期后,青少年在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变得上进、勤勉,开始有独立意识,此时,恋母太过则易造成心理障碍。

常见病态影响如下

1、造成青少年依懒性变态人格,其表现为:执拗,自我为中心,而且生活能力差,易怒。既有幼儿式的感性心理————依恋(被动),又有霸王式的冷酷脾气(侵犯性),形成了矛盾的双重人格。

2、影响家庭关系:青少年不听父母的话,受到小小的责备就觉得委屈,搬来母亲当救兵。夫妻间常因孩子发生争吵。

3、因过分亲昵而丧失孩子气。母亲将业余生活多用在母子之间,使母子关系有时如亲密朋友一般,易与外界隔绝,使青少年变态早熟,感情像大人一样纤细。

4、亲昵刺激过多造成神经质,感情丰富而脆弱。男孩子恋母过重则易失去男性气质和魅力,由于受母性“同化”过多,易对女性进行模仿,长大后甚至可能发展成性变态,且难以适应其他女性。

青少年过分地依恋母亲,整日围着妈妈转,生活圈子过于狭窄,对青少年智能发展、合群行为的养成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还会造成青少年性格孤僻和感情脆弱,不能适应社会。

怎样避免青少年形成“恋母心理”呢

1.青少年同其他亲人多接触,培养广泛的亲情。青少年适当离开妈妈,消除对妈妈的依赖性。

2.青少年要有独立生活和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要一切由父母包办代替。传统的育儿方式,往往是保护过多,总爱包办代替,生怕孩子跌破头、摔伤腿。殊不知,这样教养幼儿容易使下一代养成依赖习惯,性格怯懦,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对日后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有一位美国儿童心理专家,谈到美国儿童教养方式时,举例说明:美国的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游玩,当孩子跌倒在地上时,常常不予理睬,让孩子自己从地上爬起来。而中国的父母在同样情况下,一定会立即奔过去搀扶孩子,当孩子跌痛或受惊吓而哭泣时,做父母的还会装做用手拍打地面,责怪地面不平,使自己孩子绊倒。

在家庭生活中,青少年要与父母较早地分床睡觉,养成自立的习惯。

3.青少年要重视父爱的作用。其实,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的作用,父爱所给予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母爱所不能替代的。如孩子每次考试结束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亲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常常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暂时通过游戏来释放自己沮丧的心理,而后者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再如,跟父亲亲近的孩子一般懂得对别人的隐私敬而远之,认为好孩子从不该“耳朵软”、“嘴巴长”,相反,一些在素质不高的“姨妈”堆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从小就成了“家长里短的传声筒”。这种坏毛病,很可能对他日后的交友及信用产生坏影响。

据一项对儿童的测验表明:从小受父亲影响的孩子,一般都自信、幽默、承受挫折力强。可见,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亲的教育方式虽各有风格,但却不能否认在儿女成长中的巨大作用。

“恋母症”有一定的“粘合力”,母子难分难解,在实际生活中要因人而异,青少年要形成独立的新习惯。

4.离家出走,故意和父母赌气

所谓离家出走是指青少年在没有得到父母或其他亲人允许的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离开家庭故意隐瞒其去向的行为。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开始从心理上依赖父母,并逐渐发展为强烈的独立意识。随着他们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其心理会迫切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此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精力旺盛、求知欲特别强,然而,他们的实际知识水平却不高,由于缺乏各种社会经验,容易接受社会上某些人和事的不良影响,并在其引诱下可能会走上邪路。因此,青少年离家出走不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而且还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伤残。据调查,各国离家出走的青少年,有不少被非法分子割去了生殖器或肾脏等器官,造成他们终生残疾,使其终生痛苦不堪,最终把自己逼上绝路。还有些青少年离家出走后四处流浪,在生活上无依无靠,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有部分回家之后,谈起这段刻苦难忘的经历,就会泣不成声、痛苦万分。

某市初三的一名学生,平时也不学习,在家里一有空就学打坐,还经常让爸爸妈妈帮他看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冒火,掌下是否有生风。时间长了他见自己的功夫不见长进,于是,趁父母不在家,他就偷拿了家里2000多元钱,离家出走独自去少林寺学武。因为他不知道路,费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一所武校。但是他身的钱已经花完了,当父母找到他时,他已经因为饥饿过度而躺在医院里了。

从以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行为是各有差异的,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校环境和不同的性格特征等都是有可能离家出走的。总体来说,青少年离家出走对其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心理学专家认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在于本人。人格异常的青少年会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怀疑的心态,与家庭的成员闹矛盾而突然出走。还有些青少年有一种喜欢到处走动、游荡的心理是一种喜好,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具有大胆冒险的精神,但又缺乏家庭意识和家庭亲密感等,出走现象是他们消极性格的表现。

青少年离家出走是为了逃避一种令自己恐惧、处处受制约的学校环境。他们感到学习负担过重,随着厌学情绪的产生某种逆反心理也随之而形成。近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体制却始终未变,考试成绩的好坏仍然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的惟一标准,当老师和父母们拿着他们的学习成绩来论长论短之时,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遭到歧视和冷淡,这些现象都让他们产生不自信,不受重视的感觉,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不少青少年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选择了离家出走来逃避负担。

有些青少年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因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一些学生压力太大而离家出走的消息后,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有的青少年就会加以模仿,以为是找到了寻求解脱的好办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青少年通过各种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有些青少年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而热衷于学习以外的东西,比如迷恋网络游戏或早恋等。另外,拜金主义严重的青少年,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现象,进而逃学出去挣钱或学某些明星离家外出闯天下等。

一封父亲写给离家出走的女儿的信

囡囡:回来吧!作为父亲,生活的艰辛算不了什么,而失去了你——-囡囡,我才真的不能坚强了。我们在思念中反省,如果我们给了你失望的感受,那么你已经在近两个月的消失里惩罚了我们……爸爸不该打你……

女儿,自从离家的那一瞬起,爸爸的心里就没有安生过,不敢看你用过的东西、照片……梦中总因梦到你而被惊醒,以致再不能入睡……

青少年时期处于成长的困难期和危险期,其中15~18岁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会表现出渴望独立的反叛一面,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度敏感和脆弱的,此时,青少年会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当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时,在学业的巨大压力下,就会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来释放心中的抑郁和不快。比如:离家出走。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给家庭、社会及本人都带来巨大危害。一般孩子离家出走后,其家庭成员和老师所承受的精神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在被人误解的时候,不要随便地不负责任地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抗争,而应该耐心地向学校老师、父母亲人说明,争取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青少年不要随便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会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要让家人知道你的去向。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好不容易把你抚养大,他们灌注了全部的爱在你身上。如果你还有他们的话,就不要随便离家出走。

5.用心感受母亲的爱

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母爱是所有的爱里面最伟大的一种。那是母亲无偿的付出,也是无怨的行为。儿女是母亲用自己的爱浇灌而成的花草,儿女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每一滴爱。母亲,一生为儿女护航,默默在儿女背后为儿女指引方向。

中学时代是每个人心理形成的阶段,母爱的伴随就是最为有力的防护罩,为每个中学生们阻挡着一切“病毒”的干扰。母爱是深沉的,蕴藏着丰富的感情,不尽的情思;母爱是无穷的,它形成花朵的海洋,飘荡着诱人的花香;母爱是伟大的,它饱含着深厚的意义,酝酿着你我。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无论你多么的渴望爱与被爱,在你学习爱的过程中,用感恩的心体会母爱的伟大是我们必修的课程。

感受母爱,提醒自己感恩

有比邻而居的两户贫苦人家,由于要抚养四五个孩子,两家都很穷困。有一天,两家最小的孩子在门口玩,来了一辆豪华轿车,从车上下来一个有钱的妇人,她对两个孩子说:“我观察你们好几天了,你们真可爱。我没有孩子,你们谁愿意做我的孩子,我保证像亲妈妈一样爱你们,还会给你的妈妈许多钱。”这时两个孩子的母亲跑过来。其中一个抱过孩子大声说:“我就是穷死,也不卖孩子!”而另一个母亲却在想了很久后,眼泪汪汪的接受了妇人的钱,让她带走了自己的孩子,而那个母亲因为有了钱日子好过了许多,但却时常受到周围邻居的唾骂。前者却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她的日子依然潦倒。

二十年过去了,潦倒的家庭依然重复着他的潦倒。有一天,他们的门口又来了一辆豪华轿车,从车上走出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他就是那个当年被抱走的孩子,因为继承了养父母的公司,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所以回来接他的全家。那个与他一同面对当年那个选择题的孩子看着眼前这位与他天地悬隔的贵人,看着母亲的眼光反而带着恨意:本来我也可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