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10190900000046

第46章 田汉

田汉189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靠亲友抚养成人。田汉从小就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最早接触的曲艺形式便是家乡流行的一种木偶戏。

在他的家乡,每逢年节、吉庆,或是酬神还愿,总有戏班子进村来表演。当田汉看到那些由幕后艺人操纵的活灵活现的彩人,伴着喧天的锣鼓和悦耳的丝竹载歌载舞,心里十分高兴。看完戏回家的路上,他嘴里还不停地唱着,甚至拿着棍棒当枪,模仿剧中人物的姿态。

木偶戏是一种由艺人在幕后操纵木偶表演的民间戏剧形式。幼年的田汉最喜欢看这种戏。几十年后,田汉还清楚地记得许多剧目的情节,他说:“《下河东》等戏,我至今还能唱。”随着年龄的增长,田汉迷恋的戏剧世界越来越宽广,湘剧、花鼓戏,都是他喜欢看的剧种。祖父和外祖父家里的人都是湘剧爱好者,所以每当城里的戏班子来演戏,他们总爱带田汉去看。

1910年,田汉离开家乡,到长沙选升学校读初中。这里老师和同学们大多接受过新思想,对腐败的清政府十分不满,热切希望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不久,辛亥革命爆发,13岁的田汉和同学们怀着救国的热忱一起参加了学生军。可是,后来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学生军也被解散了。1916年,田汉赴日本留学。“五四”时期参加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后经宗白华介绍,与郭沫若相识,三人长期保持通信。1921年,他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创办“创造社”,1922年,创办《南国》半月刊。

1930年3月,田汉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执行委员。1932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4年初,党的电影小组为开辟电影阵地,组建了电通影片公司。“电通”拍的第一部影片是《桃李劫》,其中的主题歌《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歌曲,受到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喜爱,并被广泛传唱。

1934年冬,日本帝国主义向平津逼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电通影片公司决定拍摄一部反映以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为背景的抗日救亡影片,并把编写剧本的任务交给了田汉。

经过几天的酝酿,田汉编写了电影《风云儿女》的故事梗概。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青年诗人辛白华和他的好友梁质夫都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上海,一个以写作谋生,一个在大学读法科。在他们的楼上,住着从华北流落到上海的农村少女阿凤和她的母亲。不久,梁质夫因为和革命有牵连被捕入狱,辛白华在躲避敌人追捕时与一个贵妇人相会而坠入“情网”,几乎忘了天下大事。阿凤在母亲去世后,参加了歌舞班,到各地演出。梁质夫出狱后北上抗日,在古北口血战中壮烈牺牲,这时,辛白华正陪着贵妇人在青岛避暑,遇到了阿凤。阿凤主演的一曲《铁蹄下的歌女》,唤起了辛白华的爱国热情。当他听到梁质夫英勇牺牲的消息后,受到震动,他向亡友发誓:“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一个长城上的鬼雄!”他毅然参加了抗日义勇军,奔赴前线……

大家看过田汉的剧本后认为,最好有一首高昂的主题歌,这样才能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爱国思想和力量。

回到家中,田汉百感交集,浮想联翩。他越想越激动,奋笔疾书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短短的几行歌词,把中华民族危急的情形和中国人民奋力抗争的决心和勇气,真切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剧本写成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年轻的音乐家聂耳读了歌词后,深受感染,热情地为歌词谱了曲。随着影片的公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祖国大地,成为一首民族解放的战歌。

抗战期间,田汉投入抗战戏剧运动,创作了《卢沟桥》、《秋声赋》、《丽人行》等剧本。

1968年,田汉逝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