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受感动的爱心奉献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10190700000042

第42章 纪晓岚造字

一次,在乾隆南巡的途中,船队驶进一片芦苇荡里。微风吹来,青翠的芦苇起伏翻动,船队就像漂浮在一片碧波之中。乾隆皇帝一时意兴大发,忍不住伏下身来,用手从船旁拔了一根苇尖。苇尖发出“追儿”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乾隆皇帝高兴起来,回转身问众大臣:“诸位爱卿,可知这草鸣之声当是何字?”说罢,他又拔了一根,又是一声“追儿”,响声十分清亮。

众大臣没有料到皇上会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因为这苇尖发出的响声,字典里没有模拟这样一种声音的字,知道乾隆皇帝是在寻开心,一时都不知如何对答。

纪晓岚起初听到这清脆悦耳的声音,也觉得有趣,注意到乾隆皇帝拔芦苇尖的姿势。而现在乾隆皇帝提出这个拟声字的问题,倒却也把他也给难住了。

乾隆皇帝见他不说话,便得意地催促道:“纪昀,难道你也不知?”

这话着实刺痛了纪晓岚,他想,明明字典上没有这个字,叫我如何回答。如果你一定要我回答,我就造一个吧!

因为汉字传统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纪晓岚当时看到乾隆皇帝拔苇尖的姿态,心中突然形成了一个字。于是,他走到乾隆皇帝身旁,一本正经地说道:“启禀圣上,这字是这样写法:左边是‘提手’,右边上为草头,草在水中,下为土,此字乃成也。”

“何以这样写呢?”乾隆皇帝又问。

“很简单,”纪晓岚说,“水在土上,草生水中,以手拔之,‘追儿’有声,就是此字。当年仓颉造字不就是这样造的么?”这话说得不容反驳,因为当年造字,确系由此而来。但现在字典中又没有这个字,乾隆皇帝知道他在自造字。于是又问道:“为何字书中不见此字?”

纪晓岚却不慌不忙地答道:“此正是圣上赐福。许慎《说文解字》当初仅收九千三百余字,后因时、因事、因景、因需新造,增字不少,今圣上再造一字,不正是赐福于万民么?”

乾隆一听,心想:这明明是你的功劳现在全安我头上了!心中乐得不行。所以哈哈大笑说:“爱卿真会说话。”众大臣也都佩服纪晓岚打破僵局的应变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