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可思议的发现(走进科学丛书)
10177200000015

第15章 鳄口脱险

关于鳄鱼这种狰狞可怕的爬行动物,古今中外都有着不少传奇般的故事。

唐代元和十四年(819),文学家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那时,潮州地区活跃着许多鳄鱼。它们吞食家畜,伤害人类,总之,作恶多端。韩愈决心为民除掉这一害。

这书呆子的措施也颇有趣,只见他派人将一头猪、一只羊投入鳄鱼出没的江中,同时肃立江边,口念《祭鳄鱼文》,命令众鳄鱼在三天之内迁徙到南海去。“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天还不走,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能不能奏效呢?奇了,据说就在当晚,鳄鱼趁着一阵大雷雨,全都搬走了。

1945年2月29日夜间,由山本太郎大佐率领的1000多名日本陆军官兵,被英军追击得走投无路,逃入缅甸兰里岛上的一处沼泽地中。这触怒了沼泽地老住户——鳄鱼。于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开始了。天亮后,沼泽地里满是被鳄鱼撕扯得七零八落的日军碎尸,仅20余人幸存下来。

那些鳄鱼,按当地华侨的说法,就是当年韩愈驱赶过去的鳄鱼的后代。实际上,按现在科学的说法,鳄鱼之所以在潮州绝迹,是由于人为捕杀,以及天气变冷的缘故。

鳄鱼性情凶猛,人若受到攻击,几乎就是死路一条。可说来真是难以让人相信,在非洲的马拉维,有个人被鳄鱼拖进水里,而且还被拖进了鳄鱼洞里,居然能死里逃生。

奇事的开头并无奇特之处:有几个人站在河边,突然,从河里钻出一条大鳄鱼来,咬住了其中的一个人,把他拖下水去。这事情来得这样突然,待河边上的人清醒过来,想去救他时,人早没影儿了。

这伙人唯一能做的,便是跑回去报信;遇难者的家属能做的,也只是站在河岸上嚎啕大哭而已。大伙心里都明白,这个人算是完啦,连尸首也不会留下。

事情发展到夜间才有了“奇”的色彩。

半夜里,遇难者的家属听到了敲门声,开门一看,吓坏了:“死者”浑身是泥地站在门外呢。真是活见鬼了,他是怎样复活的呢?后来,由于“死者”的说明,才知道他不是复活的,而是——原来就没有死。

“死者”是这样叙述的:不幸的是,鳄鱼在岸边站着的许多人中选中了他,把他拖入水中。

幸运的是,这鳄鱼的巢穴离出事地点不远,还未等他淹死,便被拖入了这畜生的老窝里。这个鳄鱼洞和其他鳄鱼洞一样,洞口在水下,有一条通道斜着往岸上而去。他被拖入水洞后,接着就进入了陆洞,所以不会被淹死了。当时他一下水就昏了过去。

当他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身边便躺着那条鳄鱼。他吓得一动也不动,心惊肉跳地卧在鳄鱼边上装死。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鳄鱼动身离开了他,大概是到河里去了吧。他如获大赦,赶紧往上爬到通气孔那边去——作为当地的居民,他熟知洞的上端必定有一个露在地面上的通气孔,那是鳄鱼用来维持呼吸用的。他拼命地扒通气孔,将它扩大,最后终于钻了出去,带着一身泥泞,丧魂落魄地跑回家去。

一般人对这种奇事听过就算了,可动物学家还要学究气十足地探讨说:这个遇难者的死里逃生,与鳄鱼的取食特点有关。

鳄鱼的齿叫槽生齿,别看它那么锋利,可只能咬断骨和肉,却不能咀嚼。所以,这牙齿主要起“夹子”的作用,无法当“磨子”使用。为了使吞下的食物消化掉,鳄鱼会分泌高度酸性的消化液,还常吃一些沙子、石头之类的东西,通过强有力的胃肌有规律地收缩,将食物搅拌、磨碎。

鳄鱼的咽喉比较狭窄,它不像蛇,颌骨可以脱开,能吞下大于自己头部的食物。这就决定了鳄鱼只能吞下小块的食物。所以如果野兽太大,它就咬住食物,在水中急速甩动,将它撕裂;或者在树干或岩石上将它摔碎,再零吞下去。

当捕获到较大的动物时,一般体型稍小的鳄鱼就无法将它们撕碎了。它们采取的方法就是:将动物弄死先拖回洞里,待动物尸体开始腐烂,变得较易撕碎时,再慢慢享用。那个非洲人之所以能从鳄鱼口中生还,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